查看: 3732|回复: 1

[科普]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36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中国人的一生,离不开喝水。


家长最爱唠叨的事情,“多喝水”一定排前三,一旦身体不舒服,那就是喝水少了。


在社交媒体中,甚至有了“喝水博主”这一赛道,几个杯子一字排开,调制不同口味后吨吨开喝;健身博主们巨型保温杯不离手,也成了一种时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喝水这件事自然而然地也讲究起来,产生了一系列“规范”:一天要喝八杯水、不能等口渴时才需要喝水、喝水多了容易水肿......


五花八门的规范里,哪些有依据,哪些是误区?



在一天里,

如何安排自己的“饮水日程”



喝水是一门学问:如果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脱水,近则全身无力、血压下降,远则可能引起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反之,如果饮水过量超过了排出能力,则会出现水中毒等疾病 [1]。


因此,养成好的饮水习惯,能让人终身受益。


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是最重要的问题。“喝满八杯”的建议深入人心,但有科学依据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饮水 1500~1700ml,以 200ml 的杯子来计,确实约为八杯。同时,该指南还建议学会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补水,无论是口渴、排尿次数或尿量减少,还是尿液颜色加深,都可能是脱水的表现,需要及时喝水。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735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我们每天的饮水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活动水平、环境温度等 [2],大可以按照这个参考量进行灵活地调整。


实际上,我们每天还有许多“隐形”的水摄入来自食物。奶、汤、粥等自不用说,很多食物的含水量可能远高于人们的预期,比如含水量达 82.8% 的豆腐,70.9% 的米饭,甚至连看起来“干巴”的面包,也含有三成左右的水 [3]。


根据 2011 年中国疾控中心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展开的调查,这四地的成年居民在夏季平均每天有 40.8% 的水分摄入来自食物 [4]。无论哪种形式的水,都可以被人体消化系统吸收。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739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要重视水的摄入。这项调查也显示,有约三成中国人的每日饮水量达不到 1500ml 的最低推荐标准 [4]。同时,为了健康,更应当与指南中说的那样,更多地用白水、茶水替换含糖饮料。


除了喝多少,在什么时候喝,也大有讲究。比如,在运动后,我们总是迫切想要大口大口喝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曾建议,要在高温或高身体活动水平的条件下增加饮水量。


但要注意的是,过量快速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即低钠血症):在大量出汗、电解质流失的情况下,大量喝水而不及时补充盐分会导致血钠水平下降,容易引起细胞水肿,出现乏力、恶心等情况,尤其是对心功能、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危险 [5]。


良好的饮水习惯不仅能促进健康,甚至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喝水这件事,

运动员更需要专业



大众在运动中的补水尚且需要注意,对运动员而言,补水这件事更为“苛刻”,有更多的讲究和禁忌。


在运动的过程中,机体的新陈代谢可增加 5~15 倍,当核心体温升高,身体主要会通过出汗来加强散热,防止过热造成损伤 [2]。


据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的一项研究,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团队、技巧型的运动员,平均每小时出汗 1.10±0.58L,也就是说,最多一小时可能会出汗 1.68L——约三瓶多矿泉水的量。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44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身体里的水分在运动中高速流失,正确地补液至关重要。高水平竞技不仅是技术、力量的较量,更是科学的较量。


在一些大型赛事的中场休息时,我们总是看见运动员们喝水后立刻吐出来。这不是水不好喝,而是他们喝的大概率是碳水化合物溶液。这是一种被证实科学的策略:让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溶液在口中转一圈,大脑会以为得到了补充,身体便会更加卖力 [6]。


”只是策略的一种,运动中的补水必不可少。


美国国家运动训练员协会(NATA)建议,运动员应该在运动前 2-3 小时喝大约 500-600 毫升的水或运动饮料,并在运动前 10-20 分钟再喝 200-300 毫升,以保证运动的水分充足。在运动过程中,也需要每 10 至 20 分钟补充 200-300 毫升液体,来弥补水合状态的损耗 [7]。


一旦补水不及时,运动性脱水会损害认知能力,在温度、湿度的催化之下,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运动协调的功能。因此,保证水分的补给,对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8]。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926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特别是在世界级的体育赛事中,运动员喝什么水,大有讲究。最近,世界排球联赛(VNL)如火如荼,这是由排球世界(VW)主办的一项国际性排球赛事,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排球赛事之一。而”水中贵族“百岁山作为 2024 年世界排球联赛的全球合作伙伴及官方指定饮用水,占据了整个赛事的 C 位。


在中国香港站的第三场比赛,女排姑娘们连追三局上演逆风翻盘,3 比 2 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土耳其队。如果按照 NATA 的建议粗略估计,那么这场耗时近 2 个小时的比赛,一名运动员至少应该喝 3-8 瓶百岁山 570ml 矿泉水。


世界排球联赛时间长、节奏紧,极其考验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中贵族百岁山,富含偏硅酸、钙、镁、钾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致力于用贵族好水,助力每位健儿维系最佳状态,轻松上场。



世界级别的赛事中,

为什么总有它的身影



6 月 16 日,女排姑娘们战胜波兰女排,一时冲上多平台热搜。至此,2024 年 VNL 中国香港站,女排姑娘们以四连胜完美收官,凭借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名次锁定通往巴黎奥运的门票。令人激动的时刻,百岁山一一见证。


事实上,百岁山的体育版图,远远不止于此。多年来,这一抹标志性的蓝紫色活跃于国内外顶尖的体育赛事中:国际篮联世界杯、上海网球大师赛、汤尤杯、苏迪曼杯……并与 FIBA 国际篮联、国际排联、BWF 世界羽联、意大利尤文图斯俱乐部、CBA 等都进行了深度合作。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614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为什么在世界级别的赛事中,总能看到百岁山?频繁的看见,其实是好几场“双向奔赴”同时发生了。


现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喝够水,更要喝好水。百岁山矿泉水“水中贵族”的称号背后,是在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上的话语权:目前,百岁山拥有广东罗浮百岁山、成都蒲江、江西宜春、意大利加尔达湖畔等多个天然矿泉水生产基地。富含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无疑是消费者的“贵族之选”。


百岁山积极布局世界顶尖赛事,一方面,它作为运动员们的“苛刻之选”,百岁山的品质值得信赖;并且也为普通消费者作出一种健康的示范。


另一方面,选择体育赛事,更能看出百岁山品牌的高端定位和市场追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运动员,在竞技中书写着一种真正的贵族精神:


当女排姑娘们在落后时顶住压力、精诚配合;当网球落地得分,同时划出优美的弧线;当篮球运动员在倒数读秒时依旧目光坚定、呼吸平稳,投出最后的三分……这些力量与优雅交织、人类文明闪耀的时刻,正是对贵族精神的完美诠释。


顶尖的赛事选择百岁山,是对运动员健康饮水负责,也是对品牌的认可与信任。


百岁山凭借其卓越的水源品质、独特的品牌理念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首选。无论是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的挥洒汗水,还是都市白领在繁忙工作中的小憩片刻,百岁山都能带来清新、健康的饮水体验。


喝水,是一件重要的小事。良好的喝水习惯,能让身体更轻盈、终身受益。夏日炎炎,随时随地来一瓶水中贵族百岁山,让喝水成为一件自然的事、优雅的事。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

喝了这么多年水,你可能都喝错了191 / 作者:儿时的回忆 / 帖子ID:315879

[1] 严翊, 马冠生, & 史小才. (2020). 重视运动人群补液行为的研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9(6), 423-424.

[2] 严翊, 安楠, 史小才, & 马冠生. (2021). 精英运动员的补液、排尿知信行与运动表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1), 857-858.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国营养学会.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平台. Retrieved 23 June 2024 from https://nlc.chinanutri.cn/fq/foo ... 5%90_0_0_0_0_1.htm.

[4] 左娇蕾, & 马冠生. (2011). 我国四城市成年居民夏季饮水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2), 59-62.

[5] 郑伟. (2022). 女子2小时狂饮3升水险丧命!警惕!喝水太多也会中毒. 江苏新闻. Retrieved 23 June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Z5Ra5fU4FpsDseoiuqzLBg.

[6] Chambers, E. S., Bridge, M. W., & Jones, D. (2009). Carbohydrate sensing in the human mouth: effects on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brain activity.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87(8), 1779-1794.

[7] Judge, L. W., Bellar, D. M., Popp, J. K., Craig, B. W., Schoeff, M. A., Hoover, D. L., ... & Al-Nawaiseh, A. M. (2021). Hydration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and recovery: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collegiate track and field throwers.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79(1), 111-122.

[8] Nuccio, R. P., Barnes, K. A., Carter, J. M., & Baker, L. B. (2017). Fluid balance in team sport athletes and the effect of hypohydration on cognitive, technical,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Sports Medicine, 47, 1951-1982.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贵港市 电信
好的学到了,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