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54|回复: 12

恭城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1-25 1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 电信
莫纪德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年第18号),要求“地方各级人民ZF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移动的有形文物,具有直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无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研究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振奋民族精神必不可少的财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弱势族群所创造的,隐没于山野民间,长期不为人们所发现或重视,更谈不上保护和利用,它稍稍而来,又悄然散失,因此,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恭城处桂东北湘桂交界之地,是广西六个瑶族自治县之一,有瑶族人口15.2万,占总人口的54%,堪称瑶族大县。本文欲以该县为例,以调查所得资料,略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其消失的原因,以粗浅的理论知识和感悟,刍议其保护对策。??
一、存留状况
国务院《通知》把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
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艺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为便于表述,笔者将其概括为语言,技艺,风俗三类,初略介绍恭城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留情况。?
1、语言类?
语言是民族识别特征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没有语言,非物质文化的存活将会受到影响而变异和消失。恭城瑶族语言有平地瑶语和过山瑶的勉语。平地瑶语分布区为观音乡和栗木镇,能操其语言者约3万人。勉语分布区为西岭、嘉会、莲花、三江四个乡(镇),能操勉语者已不足2万人。也就是说,在恭城能说瑶话的人仅只5万,不足瑶族总人口的1/3。栗木以上坚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语言传承能得到延续,在栗木圩场,平地瑶语仍是其交际语言之一。西岭乡新合村是一个仅有1300人口的瑶族聚居村,在其90%的瑶族人口中,仍全部操勉语。嘉会唐黄瑶瑶语已全部消失,桂柳官话为其主要语言。地处边远深山的三江乡属于湖南江永县“千家垌”瑶族移民的主要聚居区,操5种瑶语方言,现已是“老年人多讲,中年人能讲,小孩子少讲”现象。瑶族非物质文化主要靠言传身教去传承,其中的言传有的用瑶语相传,有的用汉语口授。瑶族是一个在历史上没有创造文字的民族之一,许多已创造的精神文化既没有文字记载,又限于语言传授范围的狭小,很多东西都存在着产生—消失—再产生—又消失的状况。用汉语口耳相传的,一部分显得十分丰富,如生产知识、风俗伦理,习惯法则等,有的还编成歌瑶和谚语,以便承受者好懂易记。有关历史和神话故事,多收录到师公《还盘王愿》、《游乐歌》等经书中,传播范围已经很小。?
2、技艺类?
技艺是瑶族非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瑶族特色和特征展示的外观形态。它的传承方式是代代口授身教。技艺类包括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能。表演艺术是靠师公传授的,属于瑶师文化。吹笙、挞鼓,跳长鼓等舞蹈艺术主要在祭庙、还愿和悼念亡故师公时,为娱神才得以表演,其表演者大都属于入教弟子。另一种表演艺术是上刀梯、下油锅、过火海,它的传播者是顶级师公,受教者是挂九星灯的三戒弟子,在度戒时传播,在打醮时表演,传承人数寥寥无几。栗木本地瑶除以“本地人”的身份保留语言外,其它方面是移风易俗最早的,清末以后已经师无传人,各族姓祭神还愿,都请五排瑶(观音乡)师公主持,至今还流传着“瑶人无事爱挞鼓”的俚语。观音乡上下五排10个瑶族单位,过去各自都有自己的祭庙日和还愿活动,各自都有自己的师公队伍和娱神歌舞,现在只有水滨村保留一个吹笙挞鼓队和一个瑶族特技表演队(表演上刀梯、下火海)。新合盘瑶的冲鼓舞,原来有五个套路,传承到现在只有3个。三江乡原来5个瑶族支系就有多种歌舞类型,存活到现在能推上舞台的只有石口村的羊角舞,金龙山的长鼓舞,色彩斑斓的演艺文化已是今不如昔。演艺文化属于师公文化的一部分,师公就是这一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或媒介人。目前,全县过山瑶中度过二戒可以“挂牌”执业的师公仅剩下七八人,其它的师公多属于“白衣秀士”(未度过戒的)。瑶族手工技能主要体现在刺绣、建筑和竹木加工等方面。目前,只有新合村“尚著瑶服”,约有600套。在400多成年妇女中,约有一半的妇女能挑花刺绣。观音和栗木两个区域,已经没有一套瑶服。在势江源区域也稀有保存,都属祖遗“文物”。笔者最近采访三江乡洗脚岭黄元旺(83岁),他说:“在祖父一代就已只讲瑶话不穿瑶服了”。由此可以追溯到势江源瑶区“改装易服”的大概时间了。瑶族其它手工技艺大多数都是“舶来品”〖CD2〗由湘楚艺人传入。?
3、风俗类?
风俗是由人们的心理趋向和行为习惯而形成的,古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反映出民间风俗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恭城瑶族民间风俗,可谓是异彩纷呈丰富多姿的。信仰风俗,恭城瑶族信仰属多神崇拜,都公认盘瓠为始祖,尊称为盘王、苟王、祖公。也有信奉婆王的,有“唐王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区菜婆婆流鼻涕”的传说。还说“大姐在唐黄(嘉会),二姐在高宅源(湖南江永),三姐在平川源”。这些都反映出瑶族中女性崇拜的状况。还有敬奉李王(哪咤)和周王(周谓)的,由明未清初起,逐渐演变成风靡全县的统一性宗教,至今在瑶族师公经书中,都能找到李王周王“出世歌章”。栗木平地瑶在抬神出巡时,将盘王放在第三乘轿中,并改称盘王为苟(狗)王。信仰的载体就是庙社,表现形式就是还愿。?
各瑶区还愿情况统计表?
区 域 愿称 届期 愿月 地点 血 注
观音水滨 盘王愿 三年 10月16日 以水滨周姓为主
观音狮塘 盘王愿 五年 8月15日 近水庙 以李孟姓为主
观音杨梅 婆王愿 三年 10月15日 高龙庙
嘉会唐黄瑶 婆王愿 两年 6月23日 婆王行宫 抬神出游
三江伸家瑶 祖公愿 五年 9月9日 高楼庙
西岭新合盘瑶 盘王愿 一年 10月10日 盘古庙
西岭八岩卢姓 婆王愿 三年 10月 瓦庙 6月23游神
以上列举了观音、嘉会、三江、西岭四个乡还愿的小部分情况,还有各区域各族姓的“小愿”不再多列。这些由宗教信仰而衍生的还愿活动,解放初期已基本停止,到1980年代以后,有嘉会的九板桥,观音乡的水滨村恢复还愿活动,但其名称已改变为婆王节和盘王节。西岭乡新合盘瑶于每年三月三许愿,六月六收虫保苗(抬神出游),九月九日重阳会,十月十日盘王愿(又称太平愿),现仍乐此不彼。三江乡洗脚岭过山瑶以户为主在家堂中还盘王愿,为数稀少。节日风俗,瑶族节日大多数与宗教信仰有关。正月春节,调龙(青草龙)舞狮(青草狮)为求吉祥平安,二月一(二)日为鸟节、做鸟仔粑,社日祭社王,三月清明扫墓祭祖,扎火把送祖先;四月八牛王节,敬牛喂黑饭;六月六尝新节,采新米敬狗敬神。六月二十三抬神周游耕作(辖)区;七月敬祖节,祭期祭礼祭仪各不相同;八月中秋节,举行歌会或举行还愿活动;九月重阳节,祭庙勾愿;十月节敬愿神还愿。这些节期从外观上反映出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共性,在具体内容上体现出各族支的特殊性。现在节期仍继续延承,但其文化内涵已由精神转变为物质的需求。各瑶区的还愿日,实际上是各自大大小小的民间“会期”。解放前三江乡的九月九日还祖公愿活动,上垌五寨和下垌五姓人集中各户主汇聚高楼庙,杀牛祭盘王,进行三天两夜。一些小商贩趁机摆摊设点,进行交易,场面显得较为热闹,但是没有形成瑶圩。真正冠瑶圩之名的,全县计有四个:嘉会乡西南村的八月十五日瑶圩,西岭乡杨溪村双溪寨二月二日瑶圩,嘉会乡九板桥六月廿三至廿五日的“婆王圩”,西岭乡八岩村的二月二日、六月廿三日、十二月廿八日瑶圩。前两个瑶圩于解放后的1956年渐次萧条而消亡,九板桥瑶圩于1984年恢复,两年一届至今不缀。唯八岩瑶圩除六月廿三日仅存其名外,余两个瑶圩延续不衰,尤以十二月廿八日为盛。?
瑶族是一支勤劳而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并编成歌谣和谚语代代传唱,使之沉淀为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以及习惯法则等。这些宝贵的文化,仍大量存活于民间之中。?
二、变迁原因 ?
瑶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和消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1、政治压力?
由唐而清,历朝统治阶级为开疆拓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总是采取恩威并重,剿抚兼施的政策和手段,迫使少数民族臣服为民,编户入籍。然后“以儒为教”,诱导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固有文化而“与民同类”。元朝大德年间,居于“千家垌”的瑶民,因为天旱歉收,连续三年欠缴皇粮国税,官府便以抗税造反为名,派兵围剿,迫使千家瑶族举垌外逃。恭城的伸家瑶、唐黄瑶就是在大德9年(1305年)最先迁徙到恭城东乡里的瑶族。平川瑶和海洋山过山瑶,虽是在明初分别从湖南、广东两地招募而来的瑶族,但他们仍有“千家垌”的记忆故事。迁徙的结果是原有的物质文化大量的丢失,非物质文化保存残缺不齐。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他们必须产生并整合一套新的文化。明初,自恭城先后发生梁朝天,雷虎子叛乱后,官府加强军事力量,强化对瑶族区域的统治,以壮人为兵,屯驻各山源谷口,以防瑶人作乱。明永乐年间,桂林卫所在恭城设立了18个兵堡(现仍存不少地名),军事布局更为周密,军事力量加大。在势江设立巡检司署,下设土练1人管理瑶务。在伸家瑶境内设黄坪、石口两个兵堡,各置堡兵10人。这样,各区域瑶族,更被封闭在深山僻地,互不相联。明万历年间,莲花寨面李宗保、容弗麻等叛乱,官府派兵并调南平江势江民壮联合镇压,将寨面夷为平地。李宗保被杀,诛连九族。事后不久,官府增设凤凰堡募征72兵驻守其间。清康熙3年(1664),伸家瑶松木寨黄天贵造反,官府从江永、富川、钟山等地出兵合剿,使整个伸家瑶遭受不同程度劫难。松木寨因战争而人口减少,因洗劫而使资产空荡,为延续人口只能招郎入赘,但本地人不敢来,只好招外地人,遂被戏称为“灌阳村”。原有的瑶族文化,逐渐地因人口的变异而不断变化。据该村已83岁的盘丙贵说:“在我懂事以后,只有还愿或祭庙时,师公穿瑶服做法事,平时就没人穿了。至于讲瑶话,已经没人和我讲了。”由此我们初步可以判断,由于战争和政治压力,该区域的“本地人”起码在清中期已经开始“化瑶改俗”了。由于地域的封闭性,显得极为缓慢罢了。?
民国期间,国民党ZF一直奉行对少数民族的“开化”政策,1933年广西省ZF颁布《广西苗瑶民户编制通则》要求,“凡苗瑶民户之正副村长甲长须一律改著普通服装并须剪发”,每年发给“灰布对襟灰服裤子一套”。在这样的政治压力和改造之下,各瑶区“汉化”程度进一步加速。解放以后,历经各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瑶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遭受到历史以来最惨烈的清扫和洗涤,瑶族的传统文化活动消声匿迹,瑶族的文化古籍被焚之一炬,瑶族文化传承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些都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实情,记忆犹新的历史。?
2、教育开化?
汉武帝以后,中国儒释道三教并行,统治者通过反复的崇抑比较,最终确立儒教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体系。统治者将儒家的德教理论编著成《书》、《诗经》、《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等经典文章,并设馆办学,招纳学子,传授这些儒学教材。同时,通过科举制,选拔封建统治人才。唐代,贡举设进士,诸科和明经;另外还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科。宋代设诗赋进士、经义进士以及贤良方正等科。明代设立了更为完备的学校制度和科举制度,以培养封建政权的候补官僚。学校分设县学州学府学和国子学(国子监)。在农村则由各地自组设立蒙(私)馆和经馆。通过选拔和考试,书童才能进入县学深造。取得“秀才”功名以后再通过乡(省)试考取举人,再通过殿试考取进士,中举以后才能做官。读书求学,考试登科即成为官绅和民家子弟求取功名升官发财的必由之路。
恭城瑶族地区学校教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地瑶教育,自唐代起他们即以“土著”的身份编户入籍,成为“民人”而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宋初即有周谓得授“同进士出身”的事例,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设县治于北乡(栗木)龙渚市,当地殷富子弟入学者较多,成为恭城瑶族教育开发较早,获取功名较多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说,平地瑶教育并不亚于汉族教育。另一种是过山瑶教育,明未恭城县府在东乡势江开办“势江源社学”,以“开化瑶民”。清乾隆年间,俸希贤考取举人,出仕为兴业县教谕。离任还乡后,又力兴办学,为该地培育了不少瑶族子弟。其它瑶族区域办学显然较迟。据西岭乡《韦氏族谱》记载,其族经申请报批,才于清乾隆初得到设馆办学的机会。该壮族支系在明初已作为屯垦军户,早已入籍为“民”尚且如此,那么人微言轻风俗殊异的山区瑶族,其教育状况可想而知。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既以学校为栏栅排斥少数民族特别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又以学校教育为诱饵吸引他们。封建社会以姓氏家族为单位,一旦其族人考取功名,或晋升为官,即在当地名声显赫,成为名门望族,受乡人崇拜和景仰。瑶族是一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民族,他们要求得进步,必须学习汉文,同时也企望通过读书应试,出仕为官,跻身入上流社会。嘉会太平村唐姓为读书入仕,将本支祖籍改为江南,编造祖先南下入居恭城的历史,把自己伪装成汉姓家族,后来唐勋臣考中举人,民国年间曾出住过恭城县长。瑶族人才一旦出仕为官,不但极力改造自己的瑶色瑶味,而且对其本族和周邻民族极具影响使之汉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快。因此,在清末时,唐黄瑶已放弃瑶服,改讲官话。到解放初期,能说几句瑶语单词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失去语言这一基本的文化载体,其非物质文化的保存也就极其有限。?
综而言之,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与消失,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因素,但是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生活的提高变化,这是任何一个群体都无法抗拒的潮流。作为强势民族的汉族,他们也会变,也要顺应潮流,瑶族的变也是大势所趋理所必然。??
三、保护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珍贵的文化和旅游开发资源。保护和利用好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瑶族之魂,对实现瑶县经济社会全面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通知》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以及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5年4月1日颁布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6年1月13日桂林市人民ZF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市政〔2006〕3号)。这些文件和法规的颁布,体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ZF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我们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结合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笔者不避寡陋,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ZF行为与民间保护相结合?
民族非物质文化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如前所叙,恭城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迅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使遗产变异和消亡提速,给抢救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二是整个社会对遗产认识不足,缺乏价值意识和保护意识,使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教育理念的淡化,产生“追新崇洋”思潮,使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等等。为此,作为县级地方人民ZF必须利用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手段,推动和加强遗产保护工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ZF行为”。一要出台文件,使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方针对路,操作办法可行。二要组建班子,使决策有人订,事情有人管。三要投入资金,通过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群众集(捐)一点的办法融入资金,同时设立“非物质遗产保护基金会”,以使保护工作长期稳定运转。四要搭建队伍,抽调文史、文物、文艺等部们单位的专业人才,组成遗产保护工作队开展工作,其人员选配至关重要,业务要专,事业心要强,作风要扎实过硬。在年龄结构上还要注意老中青三结合,使保护工作得以延续。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于瑶族民间,人们依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需求,用自己的口传的方式生产自己的文化,形成一种植根于民的活态文化。因此,仅靠ZF的操作行为去抢救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唤醒瑶族民众,提高意识,变ZF意识为民众意识,化ZF行为为民众的自觉行为,才能使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宏扬。过去,我们不少脱离群众的“ZF行为”是值得借签的。我认为,要民间抓好保护工作,首先要利用村屯中的“民间精英”配合我们的工作,这种人为数不多,但是号召力和影响力极大。在提高“精英”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口传身带,就能把遗产保护工作鼓动起来,搞活起来。二要动员“文化传人”,传播文化。这些人“身怀绝技”;而又性格特别,需要做好细致的工作,让他们“开口”,把记忆内容记载下来,让他们“动心”,把他们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三要让每个家庭认识自己的文化的珍贵性,而“床上教妻,席前教子”,从细微处使民族文化代代传承。民间文化植根于民,活态文化活于民间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2、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结合?
如果把文化遗产分列成物质的和精神的,非物质文化应当等质于精神文化,但又不能作为同一概念进行解释。非物质文化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必须以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展示出来延承下去。举例说明,嘉会乡的九板婆王节,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属于申报保护之列,但如果不从物质的角度保护婆王庙和戏台,那么保护就缺失了载体,其存活的意义就大成问题。因此,物质和非物质是互相牵动,互为关联和影响的文化,应当有机结合,实施双重保护。就恭城瑶族文化遗产而言,长期以来受到的是岐视,根本没有作为文化纳入保护之列。人们往往从恭城瑶族“汉化”的外象,而否定其文化的代表性和内涵性。从物质文化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件属于县级保护单位的瑶族文物,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和问题。为此建议:其一,建立瑶族文化遗产博物馆。利用实物陈列、音像展示、书画表现等多种方式方法,将全县最有代表性的瑶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精华部分集于一处,让游客观一馆而知全貌,知全貌而余兴未止,留连忘返。其二,建立三个瑶族文化遗产保护区。即在观音乡建立“平川源宗教文化保护区”,在西岭乡新合村建立“盘瑶活态文化保护区”,在三江乡建立“千家垌原型文化保护区”。观音乡的神亭和梅山图,在世界瑶族文化中可堪称一绝;新合村的瑶语、瑶服和盘王节(庙会)是瑶族文化的“活化石”;三江伸家瑶是湖南千家垌主要“移民区”,存活着瑶族梦盼以求的千家垌文化。这三个瑶族文化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都被保护和恢复起来,谁还能说恭城瑶族没有特点。在建立保护区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点”的保护,嘉会的婆王节、西岭乡的八岩瑶圩、栗木街的(新村)挞鼓坪和渍头的李王亭等,与外省外县瑶族相比较都有奇绝之处应当予以申报和
重点保护。其三,要允许瑶族讲一点“迷信”。瑶族的非物质文化有些与“迷信”有关,例如瑶族舞蹈是祭神时才跳的,盘王歌是还盘王愿时才唱的,一年四季过节日都与敬鬼敬神有关。如果不允许他们“迷信”,保护就是一句空话。恭城“三庙一馆”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塑孔丘、关羽、周渭神像,瑶族也可以适当建一两个盘王庙,塑伏羲、盘王神像。瑶族的庙宇就是一个信仰辖区,一年均有从许愿到还愿等几个节期,通过节期活动,可以将一定范围的瑶族文化带活起来。势江源有个河口盘王庙(锁水庙),其信仰范围可容纳“五姓瑶”、“五冲瑶”和伸家瑶一部分,如果允许该区域瑶族适当举办庙会活动,将会带动整个势江源瑶族文化的复兴。?
3、文化保护与创新相结合?
瑶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大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默化性,主要体现在语言传授和风俗延承方面。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最小单位,也是社区文化的一个基础点。通过老一代对下一代自觉或不自觉的传授与影响,使这种祖传的文化得到延承。如丧葬风俗,人死后为什么要用柑子叶烧水沐浴,棺底为什么放草灰、垫钱纸等等,人们并不知所以然,但是人们却默默地、一丝不苟地一代代延承下来。二是师传性,主要体现在手工技艺知识方面。如建筑技术、编织技术、医药知识等,都要通过拜师,才能学到这些技艺知识。这些技艺是瑶区艺(技)人们谋生的手段和经济生活门道。师傅活动于一定区域,一般授徒不多,生怕“教出徒弟打师傅”,抢了自己的“饭碗”。作为独门生意师傅们的经济收入较一般百姓要高一些,生活也较宽裕一些,因此成为人们崇拜的职业。俗言“为人不学艺,挑担出力气”,就是说,学不到手艺,就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越是手艺精湛,知识丰富的师傅越是受到人们的尊重,争取拜师学艺的人越多,越是这样,师傅们越“保守”,对待徒弟他们往往把最精要、最关键部分保留下来,直到自己老了不能再操持这一技术,才选一个最满意的徒弟“戒卦”。即许是父传子,也多是如此。我曾向一位瑶族蛇医求教,三次都讲给我听,表面看是毫无保留的,但我把三次记录进行对照,每次都有二、三样药不同。三是多元性,瑶族文化不可能是绝对的纯文化,在慢长的历史中,瑶族不断地学习外族文化以更新自己的文化,迁移越多,包容越多。所显特殊的是当外族文化已经消失了,他们还保留着。并呈现出“独特性”。道教是向汉族学来的,如今在汉族地区失传了,在瑶族山区仍有师公存话。新合盘瑶姑娘出嫁前要用麻线沾灰绞眉(汗)毛称为“修眉”,我问她们是否祖传的,她们说是“向民人学来的
”。四是区域性,我们曾把恭城瑶族分布划为六大瑶族聚居区,即许使用同一语(系)种,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都有差异。各区域瑶族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其文化都受到周邻民族的影响。各圩场既是物质交流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同赶一个圩场的不同区域的瑶族,其文化必然有相同点。五是扬弃性,瑶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随其价值的变化而兴衰,依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现象尤以生产,生活风俗为著,如传统的稻米加工技术,随着动力机的出现和发展,已经逐渐消亡。谷磨、石碓等器械已经成为历史“文物”。随着交通的方便,经济的提高,市场的活跃,如今在保庆瑶中再也见不到“礼信肉”、“包谷礼”风俗现象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瑶族文化的扬弃性。以上列举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几个特点,目的在于使瑶族非物质文化能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保护。作为ZF和民族文化部门;只有把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做好了,才能达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瑶族非物质文化快速消失的严峻局面,也正遭遇到如何利
用瑶族特色文化为现实服务的难题。我们不能因循过去老一套方式方法来进行“保护”,也不能让珍贵的瑶族文化自生自灭而顺其自然。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延承手段、创新保护思路。笔者认为:
①瑶区学校是瑶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瑶族学生是瑶族文化的继承者,也是瑶族文化复兴的希望。在学校中传播瑶族文化,其优势在于,一是学校人多面广,易于形成氛围,可以大面积传播;二是学生头脑灵活,能快速接受;三是易于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影响,形成反推动。特别是在语言和歌舞方面,学校的传播作用是巨大的。笔者曾在西岭乡新合小学做过两个试验:1992年至1994年,正处恭城县委、ZF对新合经济、教育扶贫时机,针对瑶族低年级学生操瑶语而难学汉语的现状,开展了“一文三语”的教学研究,采取以瑶话为拐杖,以桂林官话为桥梁,过渡学习汉语汉文的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篇论文,后经广西瑶学会推荐、获得过广西社科院的优秀科研成果奖。新合的长鼓舞蹈,在12个村寨中,只有高界瑶和斋公坪2个屯3位老人能够表演,为挽救这一瑶区的珍贵而濒危的文化,我又做了一件常人不愿干的事。2003年9月亲自到新合小学找盘金龙校长洽商,我出工钱请师付下山到学校教学生,他出钱供午饭并组织师生学跳长(冲)鼓舞。教学时把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分成两批,每批每天学习半天。经过一个星期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舞蹈动作要领,达到“结业”成绩。此后两个多月,学校用早操时间,以舞代操,反复演练,使舞蹈文化得到大面积传承。2004年桂林市艺术学校组织师生到新合考察,看了学生的舞蹈表演,颇为赞赏,先后特招了6名免费生2名自费生到该校深造。通过亲身实践和时间检验,我认为瑶族地区学校的确是传承瑶族语言和歌舞等文化的主阵地。如果意识到位的话,我们的瑶族校长和老师不防试一试,它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还可提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不防抓一抓,每年定期举行一次诸如瑶语诵读比赛,瑶锦刺绣比赛,瑶舞瑶歌比赛活动,或许政绩的彰显度和功德的营造量会更深更大些。?
②民俗旅游是推动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
民俗旅游是当前旅游的热点,是推动瑶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契机,也是复兴瑶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自2003年3月起,恭城县委、ZF以富裕生态家园为切入点,以办两节为载体,分别在西岭乡和莲花镇成功地举办了四届桃花节和三届月柿节,使恭城旅游步入新的里程,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县城和乡镇所在地还缺少民族标饰和文化气氛,在民俗风情旅游方面还没有真正的发掘与利用,更谈不上生态与风情的有效组合和展示。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有效地推进民俗(非物质)文化的复兴。一是自我兴办,各乡村可以利用自己的特色文化,自主办节或开展旅游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参与性,提高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如新合村委会自2004年起,连续2年举办三月三盘王节活动,前往观光的县内外人士逐次增加。尽管作为村级单位自主自办的活动还谈不上旅游收入,但起码拉动了该村民俗文化的复兴,让人们知道了讲瑶语,穿瑶服,唱瑶歌,跳瑶舞是瑶族的特色文化,其价值今非昔比,新合村的做法是值得推而广之的。二是特色开发,搞旅游需要前期投资,靠ZF的投入和群众的集资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民俗资源招商的办法,让商家与地方联手,共同开发旅游,外省外县已不乏其例。但作为商人往往唯利是图,有其利也有其弊,我们应该有备而行。一忌过度开发,注意资源的节约利用;二忌随意营造,将原有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的文化,打造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三忌张冠李戴,瑶是瑶汉是汉,不能搞挂羊头卖狗肉的“文化移植”。三是纳入“两节”,恭城的桃花节、月柿节,其影响已经穿州过省,名声在外,应该有计划地将各瑶区的民俗游纳入桃花节,月柿节旅游范畴,有意识地逐步推出自己的民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瑶族干部和群众,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老认为“已经汉化、没有特色”而否定自己,原因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如,在三江乡瑶族中,就有五种不同瑶族方(语)言,多种瑶族舞蹈,这足以说明其文化的差异性即特色性。假如将其纳入“两节”旅游范围,三江的民俗特色将更为凸显。四是开设专线,即根据恭城各瑶区的文化特点和时令特点,开发民俗专线旅游,以拉动该区域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的复兴及保护利用。开展民俗专线游,可以使游客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嘴巴吃到,切身体验到,心灵感受到恭城瑶色、瑶音、瑶味是和谐而又颇具特色的。同时也使恭城瑶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土壤注入生机,孕育出更丰硕的成果。??
2006年7月10日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