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22|回复: 8

恭城桐、茶生产史况及其意义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1-25 1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 电信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方、北与湖南省交界、南与平乐县相连,总面积2148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6乡117个村委会,1999年总人口27.7万。瑶族人口共14.64万人。恭城各族人民在县委、ZF的领导下,经过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未的近20年的奋斗,大力发展以种果为重点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果种植面积达28.23万亩,水果产量24.64万吨,获中国农业部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光荣称号。“恭城农业模式”的成果,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了农民小康致富的步伐,水果正成为恭城瑶乡农民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1999年底达到2800元。回顾恭城近代农业发展史,也曾出现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宗特产——油桐和油茶。然而,这一时近200年的特殊产品的辉煌历史却被人们逐渐忽略或淡忘。笔者为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特对恭城近代历史上这一不可抹杀的产业作一肤浅的研究,以求通过历史的镜子反射昔日风貌,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一、恭城桐、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桐油是重要的工业、工艺原料,用途较广;茶油是我国南方主要食用油之一。茶油外用可护肤杀菌,擦发增色,食用可清肝明目,活血减肥,降低胆固醇,很受人们青睐。油桐,油茶树种植自古有之,自清代中叶的19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型开发种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进入生产高峰时期。据民国26年《恭城县志》载:“恭城土产最盛者莫如黄糖、生油、茶油、桐油、月柿、黄豆、红瓜籽七种,行销境外。”“宣统二年(19lO年)曾产桐油1050吨。”
油桐、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具体情况虽无史料可查、但在解放初期,由东到西,由北到南,由山区到平原,目之所及漫山遍野都是桐、茶林,1970年全县茶林普查时,仍有7.8万亩。另据个案调查,西岭乡新合村路口屯解放初共12户,人口55人,种植桐树80亩,茶树13l亩,人均达到3.8亩。由此可见当年油桐、茶生产盛况之一斑。油榨的数量也是佐证油量的重要资料。据业内行家估算,全县解放初期所开油榨不少于150条,其中观音为10条,西岭为8l条,这些油榨有的一年开榨3—6个月,有的一年四季不停榨,榨了茶籽榨桐籽,榨完桐籽榨花生。以每榨每天出油100斤,平均开榨6个月估算,其油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建国后,党和ZF对恭城油桐茶生产较为重视,一是成立油脂公司(1951年成立,1957年并入粮食局成立油脂股),专职负责油脂购销及其生产管理,并在各乡和重点产油区设立油脂收购站。西岭乡成立油脂收购站,另设八岩、澄江2个收购点。二是制定政策,发展桐油茶生产。1963年设立六岭、建安、澄江、八岩、龙岗、新合、德良、岛坪、桃花江、东面10个村(当时叫公杜)为油茶生产基地。该10村辖154 个生产队8035人。有茶山20715亩。50年代最高年产茶籽12l万斤,茶油19万斤。岛坪村的田厂生产队每人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油100斤。1963年该基地油脂
任务90130斤,占全县总任务的36%。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按牌价收购任务油,加价收购超产油,并按量奖励化肥,布票和粮票。对油茶基地实施粮食补助(273069斤)。三是引进优良品种。1970年曾引进过软技茶、葡萄茶、八角桐等品种,建立示范区进行推广。四是对油榨实行严格管理。1980年,全县共设立124条油榨,其中栗木24条,观音4条,加会2l条,三江7条,城厢15条,平安24条,莲花11条,西岭22条。
解放后,茶油产量(收购数)有起有落。1952年7023担,1958年11470担,1970年5346担,1980年5848担,1985年313担。出现油脂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问题,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缺粮国家,粮食问题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故解放后提出“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先后经历了水稻稀改密,单改双,高改矮,常规品种改杂优品种等一系列改造推优增产过程,使粮食单产逐步上升,最终在20世纪未,解决了中国这一农业国12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油桐茶的生产却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二是几个阶段的冲击和影响。1958年大炼钢铁,和1959年的峻山水库修建,抽掉了60%的劳力上工,使大片茶果掉落地上无人捡拾更无力修理茶山桐林。1972年一1978年的“农业学大寨”,砍茶山造田地,以及峻山水库的投工投劳,使原有桐茶山失去管护而荒芜,桐茶面积大幅度减少。三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水果的大面积开发种植,丘陵土坡地带桐茶林大部分变成了果树林。荒废加砍伐,恭城桐茶生产的风光不在。据估计,全县现存桐茶林3万亩,不足解放初期的三分之一。
二、清末至民国初期恭城桐茶生产迅猛发展的成因
(一)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刺激
明朝中晚期,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屡屡掠夺和侵扰。迫使沿海居民抛弃家园、向内陆方向转移。清初,南明政权以广西为抗清根据地,大批军队集结于广西、加之长江流域大批汉族不甘受清军的压迫而选往广西,从而使恭城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促进了恭城物产的开发和利用。到清嘉庆道光以后,清王朝逐渐从强盛走向衰落,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进入到末期,与此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却正是蓬勃发展,疯狂地向外寻找殖民地,掠夺物资,倾销商品,中国则成了列强唾诞欲滴的“肥肉。”道光20年(1840)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向中国倾销大量鸦片,遭到清ZF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于是使用武力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腐败无能的清ZF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工商口岸。其它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来,步步擢取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使东南沿海不少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大量涌入广西各地另谋生机。故此,清乾嘉时期,恭城即有江西、福建、浙江、广东以及湖南宝庆人等的入居。这些外来居民有的在县城和乡镇从事手工和商贩活动,有的徙居农村、务农求生,给恭城商贸业和农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治11年 (1872)湖南会馆建成,随后江西、福建、广东会馆也相继落成,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并缓缓发展,东来西往的商贸活动日见活跃。据《恭城县志》载:“清光绪32年(1906年)成立商会时,登记私商1 18户。民国22年商铺274家,资金银毫3.94万元,当年输入棉纱150包,煤油5000瓶,布匹3700米,火柴2000箱,总值银毫17.6万元。输出红瓜籽100吨,月柿150吨,桐油75吨,茶油25吨,花生油50吨,黄糖150吨,黄豆100吨,总值19.4万元。民国30年有商户350户,从业1750人。”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对恭城大宗土特产品的需求,以及价格不菲的经济效益,刺激了油桐茶生产的
日愈发展。
(二)桐茶树的生殖特性适合于当时的生产条件
油桐树种有对岁桐,三年桐、八角桐等,喜阳、耐旱易成长。油茶树有大包茶、小包茶、葡萄茶、软枝茶等类,一般在霜降后采籽,阴干窖藏,发芽后于第二年春点播,5年挂果,10年一40年为丰产期,树龄可延时百年。丰产期年亩产在30一50斤油。桐、茶可同时套种。对岁桐产量虽低、但是第二年可挂果,5年后衰老砍桐留茶,茶籽登场。三年桐三年挂果。5年后树高丈许,可桐茶相长,相得益彰。八角桐树形高大,产量亦高,可单项种植。恭城山地坡度不高,多是红、黄壤、适合于桐茶生殖。同时,桐茶树管理要求粗放,传统生产只要用柴刀、镰刀砍出荒地,用锄垦种,即能生长。无需浇水,施肥、杀虫。每年修一次山,砍去杂木藤蔓,或者三五年粗垦一次,油茶可葆旺盛不衰。立冬前后进行采摘,凉晒、筛选,然后入库进榨。
由于桐、茶树这种易生易管的特性适应了当时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广大农民特别山区农民在市场经济和效益的刺激下,便逐渐地、大面积地垦地造林,在清末期间已形成蔚为壮观的桐茶风景线。
(三)综合型的地力利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恭城人民在长期的土地利用实践中,创造了可书可载的种植经验。土地开垦后,采取多种轮种模式,头年种红薯、山芋、高梁、玉米等粮食作物,或者种植花生、生姜、红瓜子等油料和经济作物,第二年套种桐茶树;也可当年套种桐茶,再在其间套种其它作物,这样既能解决当年的粮食和经济,立竿见影出成效,而且使地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尽管物价不是一个衡定的数字,但这种垦植的结果是一定的经济价值。据民国22年恭城物价(以
银元为单位)统计,谷子5元/担、米7元/担、玉米6元/担、生油30元/担、盐13元/担、黄糖13元/担、茶叶68元/担、猪肉35元/担、茶油40元/担、桐油30元/担。由此可知每百斤茶油可换取大米570斤,这对于当时长年“种粮而缺粮”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效益驱动。
由于大宗特产的应时而生,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商业贸易和物资交流。民国初年以后,相继有栗木、加会、西岭、莲花、龙虎、秧家、八岩、六岭、常家、马路桥、平安、鸡婆坪(泳塘)、势江等乡村设圩开市。装运商品的水路埠头主要有县城、嘉会、栗木的六岭、西岭的双溪、莲花的势江。适销外地的主要有木材,厘竹、红瓜子、月柿、桐油、茶油、花生油、黄片糖等。
三、桐茶生产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物质是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恭城桐茶等大宗特产的问世,对恭城的经济社会和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文将以西岭乡新合瑶村为例,论证这一观点。
(一)促进了物质生活的改善。
新合村这支过山瑶,自明朝初年受招抚入恭征剿梁朝天起义后,由广东封开县徙居恭城,然后于明景泰元年(1450)游居海洋山境内的新合村,他们靠着简单的生产工具,刀耕火种、垦山而食,经济贫乏,物质生活简陋。清道光以后,桐茶畅销的经济讯息传入,激发了种植热情。同时这种桐茶种植方式正与他们垦山种粮的生产习惯相吻合。由此,各家各户开垦的山地在种植了粮食作物以后不再废弃,而是种上了桐茶和杉木,如此月积年累,便形成了大面积的经济林木、形成物质生活的支柱产业。笔者曾亲临其各地山岭,凡能开垦种植的,到处都留下了开发创业的痕迹。直到1963统计,该村仍有茶林1400亩,人均将近2亩。正
是由于这种桐茶经济的推动,使之物质生活得以改善。首先是住宅,有了固定的山地产业,他们不再搬来迁去,游历不定。过去新合村有瓮圹源、大源、小源、芹菜源等四源之称而无村名,后来才出现瓮圹瑶、小源瑶、高界瑶等以村命名,聚族而居的12个村落。房舍也由“个”字形成的茅屋变成板壁和泥墙结构的木皮屋或瓦房。其次是粮食问题,尽管是以山地杂粮为食,但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油料换取一定的大米,改善了饮食生活而不再以野生物质补充饥肠。
(二)推进了瑶族社会的发展进程。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由明初到清朝后期的500多年中,新合过山瑶由于游耕不定,居无常室,其生产力低下,尽管其社会群体已处在封建社会的重重氛围之中,但其社会性质仍未走出原始状态的底谷。由于桐茶经济的推动作用,才使之社会性质发生深刻的转变。
其一、由游耕不定到山地园圃农业的转变。现居田厂的邓姓、原居大源河口的老屋场一带,自清咸丰年间,为谋求经济发展,举族迁移13公里到河源独角龙,垦山种植桐茶,并且于民国20年间开设了一条油榨,8户人家都建起了瓦房。其后又于民国30年间在白石村一带购置水田20亩,并在现在村委会附近的山岭上搭棚盖厂种植水稻。1958年以后为集体耕作需要迁居田厂,由深山走向山林外围,由林居生活迈向现代生活。
其二、由师公文化到私熟文化。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源泉。早期的新合村是原始教育与师公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形态。自清末以村而居后,人们开始延请先生进山开馆启蒙,据说,老村、路口、小源、高界都曾多次开设过私熟。民国32年和37年国民党ZF曾先后在老村和小源办过初级小学“靖化瑶民”,在这
一瑶区开启了现代教育的先河。
其三、婚姻由“摘柳避人”到媒约之言。婚姻是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现象之一。恭城旧县志曾描述新合瑶族婚配形式为:“十月朔祭都贝大王,男女各成列、连袂相携而舞,谓之踏瑶。意相得,男女咿鸣跳跃,负所爱者去。奔入岩洞,摘柳避人,遂为夫妇。” “成婚不论同姓,不用花轿,亦无茶会,极其自由。”虽不免有污蔑夸张之辞,但可以肯定其婚姻是为原始或简陋的。自清末以后,他们逐渐接受周邻的汉族婚姻文化,“合八字”请媒说亲,过礼行聘。,这也是瑶区婚俗迈向文明的体现。由此而蕴育了两种婚姻形式,一种是娶亲婚,一种是入赘婚。但前者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因此80%的婚龄青年只能采用后一种形式。入赘上门要从女姓,改名号,因此于解放前各村都是单一姓氏的族群体系,其婚姻组合特点被掩埋了。尽管封建婚姻与当代婚姻相比是一种陈规陋习,但却体现了新合婚姻形态的明显进步。
其四、由林农到粮农的过渡。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封建体制下,粮食(水稻)是人们生活的命根子,有田就有粮,水田的多少是富裕的商标。清末期间,老村人在曾经住过的地方购置了水田,搭盖了厂棚或房屋,由瓮圹瑶又回到旧居,故有其名。高界瑶也是较早的村落,他们先是在村落周围开辟水田,种植水稻,所以出现了最早的为种田需要而迁居的聚合村落斋公坪,其后在民国30年前后部分家庭又在下宋村一带购买水田,又逐步发展成新合村最大的树落(现有人口190人)——新村瑶。据调查,高界村原有居民33户150人,民国初年移居斋公坪的6户28人,解放前迁居新村瑶12户53人。1953年该三屯共有桐山265亩,茶山380亩,年产桐油50担,茶油140担。人均油脂达190斤。解放初新合村有人口530人,有水田410亩,人均近0.8亩;有桐茶林1890亩,人均达到3.6亩。
封建制农村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租佣剥削。民国30年间黄腊界村赵明富最高年产桐油60担,茶油100担,请有长短工2人,还在龙岗、白石等地购置水田4.5亩,成为新合村土改划分阶级时的三个富农家庭之一。富裕和贫困总是依时而言,大部分瑶民还处在衣不蔽体,食难裹腹的生活中,各户虽有一定的茶籽出产,但在春荒时节,为借到粮食,早巳把青果当掉,入冬只是帮别人捡茶子而已,成了变相打工族。临解放时桐油价下跌,一担桐油只价值一担谷子,一瑶民向白石村陈康借谷一担,借契写成借桐油一担。第二年桐油涨价,一担油值五担谷,该瑶民只好典卖茶山顶债。尽管如此,在桐茶经济的推动下,瑶族社会迅速向前迈步的史实是毋容置疑的。 。
 四、关于恭城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的思考
恭城东南为花山,西北为海洋山,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地交错,有着丰富的矿产、石材、水利、森林资源。全县1990年有森林面积174万亩,总蓄量422万立米,主要分布在三江、观音、西岭三个乡境内。进入90年代,由于无证砍伐,滥砍乱伐严重,大量松林、杂木林遭到破坏,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受到影响。1998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同年10月自治区也下发通知“立即停止采伐天然水源防护林”。此后,三大林区的瑶族人民面临着如何摆脱困境,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找准经济发展突破口的严峻问题,据此,笔者略抒管见。
(一)面向市场,迅速恢复和加大油桐茶生产
如前,叙述了油桐茶大面积生产及其经济社会效益,目的之一在于提出油桐茶生产仍是当前和今后各产油区经济发展和产业
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它有几个有利的条件:第一、面临机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WT0)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市场开大、商贸量加大。目前,桐茶油市场价看好,桐油每吨9000元,茶油每吨14000一16000元。最近获悉,在桂陕广西农副产品展销会上,田东县与西安市签定了800万元的茶油销售合同。说明茶油销售在我国西部就有较大的市场。商机难得,必须尽快恢复和开发油桐茶这一传统产品。第二、山区现有茶林多,易恢复。据1978年资料记录:茶林面积西岭9000亩,观音5138亩,三江2678亩,合计16825亩。加上80年代初的茶林种植,是具相当的开发资本。茶林管理要求粗放、只要今冬修好山,明年即可有可观的效益。第三、土地资源丰富。西岭境内山区300平方公里,观音152平方公里,三江321平方公里,合计7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而人口只有全县的1/9。开发桐茶林的基础是坚实而丰厚的,前景是广阔的。
山区乡在恢复和开发桐茶林生产时,必须重视如下问题:首先是实施集约性开发,形成连片连村经营态势,不干则已,干则成规模,以利管护、经营、加工、推销。二是提高科技含量,对老茶林提纯复壮、松土施肥、剪修杀虫,提高产量。引进种植优良品种、改良低质品种、增质增效。三是包装推销、恭城桐茶油是传统名优产品,如果进行精心包装,定能创出品牌远销世界各地。四是要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杜绝广种薄收和借机毁林现象。五是建立新的农业公社体制,使分散的封闭式经营走向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