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相聚、友人言欢的假期,聚会聚餐在所难免,饮食、生活节奏常在此时出现急剧变化,急诊科里因为「心血管」出问题的人也会骤增。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欢乐气氛下,心脏也想过个平安好年。采访心内科专家,送给大家一些嘱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 刘芳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暴饮”有清晰的界定:
即短时间内,男性连续喝5杯以上、女性连喝4杯以上的酒,一杯酒约含10克酒精,相当于半瓶啤酒、100毫升葡萄酒、40毫升白酒。
适度饮酒是指男性每天最多喝2杯,女性喝1杯。喝多了,难免会“伤心”。
“过量饮酒的后果是让心脏加班。”张海澄表示,酒精会毒害心肌细胞,影响细胞舒张功能,加重心脏负担,让心脏耗氧量增加,干扰心脏搏动的正常生理过程,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室颤甚至猝死。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在节假日,急诊室内因过量饮酒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并不少见,甚至是激增,医学界为此专门设置了专属名词“假日心脏综合征”,其中不少患者是因饮酒诱发了房颤。
亲友聚餐要摒弃“无酒不成席”的想法,能不喝就不喝,能少喝就少喝,最好以茶代酒,喝些无糖饮料也无妨。
1.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切记不要空腹饮酒,可先喝杯牛奶或酸奶。
2. 饭桌上要相互提醒,啤酒别超过一瓶,白酒别超过2两,红酒不超过一杯。
3. 不要一饮而尽,而是小口慢品,也不建议3种酒混着喝。
4. 饮酒后宜多喝水,加速机体代谢酒精,避免同时喝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也可吃一小碗面条帮助解酒。
如果饮酒后出现心慌、头晕、头痛、胸闷、气促、胸痛等症状,务必尽快就医。
聚餐时东吃一口、西挑一筷,不知不觉就吃撑了,甚至还没消化完,下一顿聚餐又来了。刘芳表示,健康人群偶尔吃撑影响不大,但心脏的负担并不小。
胃能扩张数十倍,但腹腔内部空间有限,只能去侵占心脏等内脏的空间,引发不适。为了尽快消化食物,机体会将大部分血液调至胃部,心脏也要加速跳动泵出更多血液,导致正常心率被打乱。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而且,一顿大餐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往往都会超标,血液中糖分、脂质、盐分飙升,可升高血压、引发冠脉痉挛,甚至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每天钠摄入量超过6克时,每多摄入1克钠,房颤风险就会增加10%。
越是频繁吃大餐,越要摄入护心食物,比如糙米、燕麦等全谷物,菠菜、紫甘蓝、蓝莓、桑葚等深色果蔬。
尽量少食多餐,谨记“三少吃”或“三不吃”:
1. 少吃或不吃油条、炸鸡、肥肉等高油食物,吃肉首选鱼、虾等水产品,禽类去皮吃,适量吃瘦肉。
2. 少吃或不吃咸菜、腌制品、腊肉等高盐食物。
3. 少吃或不吃蛋糕、点心、奶茶等高糖食物。
一到假期,大家卸下压力,第二天也不用早起,不少人便开启“夜猫子模式”,熬夜玩游戏、刷视频、看小说、打麻将等,甚至昼夜颠倒。
这种突然的生活节奏变化,往往让心脏措手不及。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心脏是人体发动机,在一刻不停地跳动,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能慢下来,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张海澄强调,熬夜睡觉少,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貌似心情畅快了,心脏却是加倍疲劳,轻则引发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甚至心绞痛,严重时可引发猝死。
对于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来说,熬夜还不利于血糖、血脂水平的稳定。
假日开始前,最好制定一个计划,尽量保持与平时相似的作息,确保6~8小时的睡眠,让心脏得到充足休息。
尤其老年人,不要因小辈都回家了,高兴得不想入睡。
1. 设一个入睡闹钟,避免过度沉迷于刷手机、聊天等。
2. 卧室要营造安静、黑暗、凉爽的睡眠环境,睡前不饱食或喝咖啡、酒类。
3. 如果熬夜了,次日起床时间与平时相比最晚别超1小时,多吃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全谷物、橙黄色蔬果,中午可安排半小时以内的午休,以免影响晚间睡眠。
每年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操办饭菜、迎来送往、走亲访友,额外的“日程”一多,身累心也累。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过度疲劳会使机体分泌更多应激激素,使心脏超负荷运转。
对于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心脏本身就处于代偿或失代偿的边缘,过度劳累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诱发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
1. 过年一定要休息好,除了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外,老年人要把节日当成平日过。
2.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人群,切莫忘记服药,一旦出现严重胸前区沉重感、紧缩感、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不适,要高度警惕,尽快去医院就诊。
假期难免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不少人容易漏服药物,甚至忌讳“初一吃药整一年”的说法而刻意停药。“无论何时,服药决不能懈怠。”张海澄强调。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切记按时、按量服用,突然停药对病情稳定十分不利,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患者,易使疾病加重或复发,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为避免漏服药物,慢病患者可采取“两步走”:
1. 分装药物随身携带 准备一个带标记的分药盒(可以周为单位),将药物按早、中、晚、睡前的顺序放入其中,随身携带或摆放在显眼位置,是否漏服一目了然。
2. 设置服药专属闹钟 用钟表、手机设定每天固定的服药闹钟,将铃声音量调大,响铃时立刻停下手中的所有事,按照药盒的顺序服用药物。
还需强调的是,病情监测不能“放假”,按时测血糖、血压,出现异常波动或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春节期间,情绪往往处于高涨状态,心脏也非常亢奋,如果加上熬夜、饮酒,心脏累过劲了,也会“闹脾气”。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刘芳介绍,机体在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或失落等情绪中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心跳频率增加、血管强烈收缩,易诱发血管痉挛,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发生应激性心肌病。
张海澄强调,春节要开心,但需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1. 聊天时,避免讨论刺激性较大的话题,比如一个月赚多少钱、买房买车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多分享近期的愉快经历,少攀比、少埋怨,或做一个安静的听众。
2. 少参与刺激的娱乐活动,比如通宵打牌打麻将、拼手速抢红包等,以免情绪大起大落。
当下气温较低,早晚温差仍较大,且人员大规模流动,易让病毒趁虚而入,老年人、免疫系统较弱人群,以及心血管病患者尤需注意。
月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发布提醒,全国流感高发,主要为甲型流感。
心脏也想过个好年,心内科医生嘱咐了7句话
张海澄表示,流感病毒有一定可能会侵犯心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等。
1. 返乡途中、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都要戴好口罩,归家后及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不把病毒带回家。
2. 室内保持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及时增减衣物。
3. 如已出现发烧、咳嗽、咽痛、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尽量避免与亲友会面。
需提醒的是,成年人体温超39℃,或出现发热、浑身酸痛、气短等情况;儿童发烧超3天,或体温超40℃,出现脸色苍白、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哭闹时无泪等症状,均需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