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医学里,皮、肉、筋、骨、脉被称为“五体”,它们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互相为用,就像楼房一样,一层层盖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的身体。同时,“五体”对应着身体的不同脏腑,肺主皮,脾主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如果能养护好“五脏”,“五体”也会得到滋养,疾病自然没有容身之地。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刘承“皮”泛指人体皮肤,还包括汗毛、眉毛、胡须、头发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能把脾胃生成的水谷精气输送到皮表,使皮肤滋润、毛发光泽。而皮肤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起到护卫肌体、调节津液和体温等作用,五脏六腑的状态都会在“皮”上有所体现。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现代人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会对皮毛产生影响。例如,吸烟饮酒、过度暴晒、常年化浓妆、熬夜。若皮肤腠理不够致密,就容易感受外邪,出现皮肤干燥、粗糙、松弛、皲裂等问题,还易患上荨麻疹、湿疹、痤疮等疾病。养“皮”重在养肺。肺为娇脏,与外界相通,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肺俞穴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中医所说的“肉”指肌肉,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中医认为,肌肉健康与多个脏器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脾。脾主肌肉,其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肌肉状态。脾运化正常,肌肉便能得以滋养,丰满有力;脾运化失常,则可导致肌肉变得无力、萎缩。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部分人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失衡,从而影响肌肉健康。久坐不动或缺乏锻炼,同样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长时间进行高强度工作或过度运动引发劳累,可能让肌肉劳损。当肌肉出现问题时,人体会有疼痛、僵硬、无力和震颤等症状。想要“肉”丰盈饱满,就要护好“后天之本”,注重健脾养胃。
-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平时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山药、红豆等健脾养胃、祛湿驱寒的食物。
- 同时要“以肉养肉”,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奶、豆类等。
- 日常可将手掌搓热,用掌根在神阙穴(肚脐中央)轻轻画圆,顺时针50圈,逆时针50圈,有助养脏腑、活经络、通气血。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说文解字》中提到,筋是“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指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筋,像竹子一样坚韧,能让关节屈伸有力。遍布全身的筋膜组织,包括肌腱、韧带等结构,都属于筋。中医理论中,筋与肝脏的关系最密切,肝血充盈才能使筋得到滋养。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筋就像皮筋,反复抻拉或拉扯过长过紧,都会损伤弹性,因此久坐不动、过度劳损、不良姿势等都可能伤筋。肢体僵硬、疼痛、牵拉感明显、关节活动困难是筋功能衰退的表现。肝主筋,养好肝,筋的功能自然会得到改善。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阳陵泉穴 中医理论中,“骨”不仅指骨骼,还涵盖与骨骼相关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功能与骨骼健康息息相关。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骨髓的作用是滋养骨骼,当骨髓不够充足或肾功能不足时,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问题。《黄帝内经》中有“不妄作劳”的说法,即不要违背常规过度劳动。肾中藏有先天精气,因此要避免过度运动、过度思虑、过度房事,否则会损伤肾精、肾气,进而伤骨。养骨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涌泉穴
“脉”主要指血脉,通俗讲就是血管,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切脉(即把脉)诊病,就是通过脉象来判断气血盛衰、脏腑病变。脉与心的关系最密切,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因此,心功能直接影响脉的通畅。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 长期情绪不稳定,会干扰气血运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瘀血滞、脉象细弱无力、心脏功能受损,脉道不利,血行不畅,会导致全身脏腑功能失调。调脉护心,要养好血。
中医常说的“五脏五体”,各有最佳调养方法
内关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