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桂林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成效,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典型案例和作案手法。
上千人被抓!桂林打掉多个犯罪团伙!
今年以来,桂林公安机关紧紧依靠“警情日研判”和“创人民满意公安”两大抓手,推动打防管治宣建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实现了电诈立案数同比下降23.1%,损失数同比下降30.3%,破案数同比上升19.1%,抓获数同比上升66.2%的“两降两升”局面,为受害人追回被骗损失1270余万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近年来最好成效,最大突破。 在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击方面,桂林有效提升现发案件侦办质效。市公安局扎实开展“每日警情研判”,全量调度重大电诈案件,健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创新运行“121”侦办模式对现行案件快速侦破,坚决斩断涉诈技术链、网络链和资金链,今年以来,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50起,在全国各地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920余人,打掉境内引流、洗钱等环节窝点、团伙50余个,打击成效全区最好,形成了强大震慑。
上千人被抓!桂林打掉多个犯罪团伙!
两卡、涉诈打击治理。 桂林严厉打击本地黑灰产业。严厉打击非法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接连发动全市“断卡”、“断流”专项打击行动,挖幕后、打团伙、断通道、摧网络,今年以来,共抓获本地“两卡”违法犯罪人员1950余人,打掉本地黑灰产团伙65个,缴获各类作案设备328套,惩戒“两卡”失信人员332名,从源头上全力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桂林持续强化境外打击力度。扎实开展专案攻坚,强化公、检、法沟通协作,形成强大执法合力,成功侦办菲律宾电诈窝点专案,从菲律宾抓获遣返111人,批捕、判决80余人;侦办缅北电诈窝点专案,从缅北抓获遣返200人,批准逮捕170余人;侦办阿联酋电诈窝点专案,成功在全国各地抓获阿联酋窝点回流人员62人,已经批准逮捕22人,取得了跨境打击和立足境内打境外的历史性突破。
上千人被抓!桂林打掉多个犯罪团伙!
一批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被押解回桂。梁汗青 摄
在电信网络诈骗预警防范方面,依托96110预警劝阻平台,按照中危低危短信电话全覆盖,紧急高危见面劝阻全覆盖的原则,分级分类落实预警劝阻措施,共处置各类预警线索109.8万余条,成功避免2万名群众受骗。同时,推动全市各基层所、队熟练运用资金查止冻操作,第一时间为被骗群众开展资金紧急止付,成功止付冻结避免群众损失3273万余元。此外,创建银行柜台取现、转账“三必问”工作机制,拦截阻断电诈案件163起,阻断被骗总金额925万余元。 在构建全民反诈格局方面,推动全市各地建立健全反诈宣传防范体系,引领反诈宣传从“口号传播型”、“大水漫灌型”向“知识普及型”、“精准滴灌型”转变。今年以来,共开展反诈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屯等现场活动150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21万份,利用新媒体公众号发布推文358篇,新增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0.7万人。市公安局会同教育局、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局等联席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督导下属单位20余轮次,各部门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全民反诈格局日趋完善。 在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方面,建立常态化的约谈、问责问效工作措施,不断夯实金融机构、运营商主体责任,实现本地“两卡”减存控增目标。建立警银警讯会商协作机制,制定涉诈线索快打、涉诈用户关停封堵和涉案银行账户联合处置等机制,发现和管控涉诈高危风险人员5380余人,封停高危账户1.5万余个,全市“两卡”问题已得到有效根治。 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不断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全力遏制案件多发高发态势,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 会议还通报了4起 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刷单返利类电诈案件约占全部电诈案件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发案最多的类型。4月初,桂林居民葛某收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快递,里面有一张中奖卡片,葛某扫描卡片上的微信二维码领取奖金,后被客服拉进一个微信群,葛某按照群内发布的广告指引开始充值刷单,最初几单小额任务,都收回了本金和报酬,葛某逐渐放松警惕,为赚更多的钱,开始领取大额任务进行充值刷单,提现时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继续充值才可提现,葛某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7万元。 作案手法解剖。刷单返利类电诈案件常见的引流方式还有街面小卡片、短视频平台、论坛、网页发布兼职广告等,主要的受骗群体是一些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年、大学生和家庭妇女。诈骗分子以小额利益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受害人领取更大金额的任务,当受害人大额充值后,对方就以“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等各种借口拒绝提现和返还本金,不断诱导受害人加大充值实施诈骗。
案例二: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这类案件主要是犯罪分子搭建虚假的网络投资平台,告诉受害人有高人指点或内幕消息,用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人投资,发案占比虽然不是最高(约13%左右),但是被骗金额却是最大的。2024年1月,桂林居民邹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介绍投资理财知识,并推荐优质股票。邹某添加对方微信好友后,被拉入股票交流群,按照群内“投资大师”推荐的虚假平台购买股票,开始投资了25万元,试着提现8万元,可以马上到账,邹某又继续追加充值投资了17万元,最后无法提现,微信好友也将其拉黑,邹某共计被骗33万余元。作案手法解剖。这类案件,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添加受害人好友,或者在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发帖或直播间讲理财课,吸引受害人关注,随后拉受害人进群,组织“水军”在群内扮演投资者,通过高收益投资项目等诱导受害人到虚假平台投资,后以“登录异常”“服务器维护”“银行账户冻结”等各种理由拒绝提现,再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现、盲从的心理,以收取“保证金”“解冻金”等再次诱惑受害人转钱,直至将受害人“榨干”。
案例三: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电信网络诈骗这类案件主要针对喜欢网购的消费者。2024年1月,桂林居民成某接到一个苹果“FaceTime”视频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银联的工作人员,称成某在微信里面开通了“百万保障”,如果不及时取消,每年将会被扣9000元。成某担心被扣钱,就按照对方指导下下载了会议APP,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然后把自己银行卡内的钱都转到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共计被骗5.2万余元。作案手法解剖。这类案件,犯罪分子冒充网络购物平台卖家、客服、快递员或者相关金融部门工作人员,可以详细说出受害人的身份和订单信息,以受害人订单异常、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开通收费会员等理由,诱骗扫描不明二维码或者下载会议软件,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或通过会议软件“屏幕共享”功能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
案例四:航班退改签类电信网络诈骗这类案件主要是针对购买机票的旅客实施的精准诈骗,目前在全国各地呈现高发态势。2024年4月,桂林居民吴某接到了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告知其订购的航班因天气原因取消,可以给他办理机票退票或者改签,并补偿300元理赔金。吴先生为获得理赔金,按照对方指引,登录对方提供的网站,输入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信息,最后账户内余额被全部转走,共计被骗9000余元。作案手法解剖。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受害人网络订票信息,拨打旅客电话,可以准确报出姓名、航班号等信息,并且专挑临行前下手,利用时间紧迫等理由,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引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PP或小众聊天软件,并诱骗受害人开通屏幕共享等功能,从而窃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等,最终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走账户内余额。人民警察为人民,为他们点赞!同时,提醒大家警惕各种诱饵,谨防电信诈骗,如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得到提醒的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消息来源:桂林晚报、桂林生活网、桂林政法(版权归原作者)
综合编辑:桂林夜屎佬扯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