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让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最低气温接近或跌破同期极值,南方多地也遭遇蹦极式降温,一夜入冬。
据某购物平台数据显示,羽绒服市场交易量迅速上升,整体日环比增长超过100%。冲锋衣、保暖内衣、雪地靴、帽子、围巾等保暖衣物也销量倍增。
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了!不同温度如何穿更保暖
目前,这场大面积降温仍在持续,许多南方市民表示“翻出了许久未穿的羽绒服”“不得不向羽绒服低头了”……
不同温度下,羽绒服应该怎么选、怎么穿?邀请专家,给你一份今冬必备的穿衣指南。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传播专家、苏州市纤维检验院高级工程师 丁力进羽绒由“羽”(鸭或鹅背部和尾部带羽杆的小羽毛)和“绒”(鸭或鹅的腹部绒毛)组成。和棉花、化纤等线性纤维相比,是当之无愧的“保暖界王者”。我国于202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羽绒服装标准(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在考核“含绒量”的同时,增加了“绒子含量”这一指标。
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了!不同温度如何穿更保暖
含绒量是羽绒羽毛中绒子和绒丝所占的质量比,绒子含量指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比。根据规定,羽绒服成品中绒子占绒子绒丝总量的比例应大于90%。绒子包含朵绒、未成熟绒、损伤绒、类似绒。
朵绒是羽绒中最主要的成分。朵绒越大,绒枝越长,羽绒蓬松度更好,避免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未成熟绒是尚未长全的绒,呈伞状;损伤绒是从羽绒上脱落下来的;类似绒呈丝状,且凌乱。
绒丝则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在一定羽绒重量下,绒子含量越高,蓬松度越好,保温效果越好。采用“绒子含量”有利于识别羽绒产品质量优劣,避免不法商贩以次充好。多厚的羽绒服才能抗住各类寒潮?除了含绒量之外,一件羽绒服的保暖程度,还和蓬松度、充绒量有关。
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了!不同温度如何穿更保暖
蓬松度指一定质量的羽绒在规定压力和容器中的体积。蓬松度越高,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保温空气层,保暖性越好。 羽绒的蓬松度一般以12.5厘米起步,16厘米为较好,20厘米为很好,对应部分羽绒服标注的国际标准蓬松度数值分别为500、650、800。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总重量。一般来说,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保暖越好。广东省消委会发布的消费提示中提到,一般初冬季节选择的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在40~90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绒服充绒量为130克左右,中等厚度的为180克左右,适合北方户外穿着的羽绒服充绒量至少要在180克以上。羽绒服的厚度选择,应该根据使用地的气温和体感决定。南方地区(-5℃~5℃):可选面料较为轻薄,含绒量70%+,重量60克+,蓬松度400+的羽绒服。南北方过渡地区(-15℃~-5℃):可选防风面料,含绒量80%+,重量150克+,蓬松度500+的羽绒服。北方地区(-25℃~-15℃):可选防风防水面料,含绒量90%+,重量200克+,蓬松度600+的羽绒服。 极寒地区(-30℃):应选防风防水面料,含绒量90%+,重量250克+,蓬松度800+的羽绒服。选购时要注意买采用新版标准的羽绒服,否则该羽绒服可能是新版标准之前生产,或羽绒达不到新版标准要求。将羽绒服铺平,轻轻按压然后让其自然恢复,看其是否很快回弹至原状。如果回弹很快,说明羽绒服的蓬松度好,羽绒保温效果好;若回弹很慢,说明填充物质量欠佳;若根本无回弹性,填充料很可能非羽绒。
南方人终于向羽绒服“低头”了!不同温度如何穿更保暖
用手摸捏,感受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梗等。如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毛梗则为粉碎毛,这种羽绒制品穿着不舒适、保温效果差。猛力拍打羽绒服,看有无粉尘溢出。如无粉尘溢出为好产品;如有粉尘溢出,则为粉碎毛等伪劣填充料所制,不建议选购。用双手揉搓羽绒服装,看是否有毛绒钻出。如有毛绒钻出,说明面料不防绒,穿着后容易飞出羽毛,一段时间后保暖性更易下降。天然羽绒会有轻微鸭绒味道,在填充进羽绒服前,需要经过杀菌、洗涤、除味多道工序。用鼻子接近羽绒服深呼吸数次,再与一般布料对比一下,有无异味或臭味。无气味最佳,如有明显气味则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