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广西举全区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实现了脱贫路上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都没有掉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广西继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12版刊发广西专版《非凡十年·壮乡巨变》,文章中单独列段,特别点赞我县教育工作:“书声琅琅,绿树成荫,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一所所花园式的学校映入眼帘,这里的学校运动场所、文化场馆齐全,教育教学设备一流。这个财力并不宽裕的县城,已经先行一步办起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大教育。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全县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软资产逐步形成,数字鸿沟得到了缩小,城乡教育壁垒进一步被打破。”
​新华每日电讯10月18日报道我县教育工作成效
恭城作为广西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教育走在了前列。一直以来,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入各地调研,积极探索,最终确立了“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以打造民族教育强县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加大教育投入,做到部门配合、协同推进,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我县由此迎来了教育高速发展的春天,“恭城教育”和“恭城生态农业”一样,成为享誉广西内外的知名品牌,有效地带动全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再穷不能穷教育。”近十年来,我县举全县之力,统筹利用全面改薄、校舍维修改造等各级各类义务教育建设资金约2.8亿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新改扩建中小学。其中,投入40898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等19万平方米;投入1500万元,硬化活动场地5万平方米。投入22100万元,改扩建恭城中学,新建民族高中。2021年,我县安排专项资金1415.8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采购多媒体设备352套、计算机1182台,建设“同步课堂”试点学校12所。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配备率、教师拥有教学终端覆盖率均达到了100%。多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者以非凡的胆识,锐意进取,坚持“五育”并举,直击应试教育弊病,大刀阔斧进行了调整改革。引领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是我县教育人的普遍共识。我县以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为主要抓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双减”落地生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县申报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双减”语文等七个学科作业设计专项课题7个,16个桂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教育评价”专项课题获得立项。在桂林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数字作品评选中,获奖项89个。民族中学获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县城第三中心小学获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和“国际生态绿旗学校”等国家级称号。恭城教育自此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路。”目前,平安中心小学已通过桂林市劳动教育示范校评估,西岭初中劳动教育基地正在积极规划筹建之中,各学校的温馨小菜园各具特色,劳动美已厚植中小学生心灵。我县坚持各学段协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公办园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99%以上。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县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385人上升为6662人。上升率达49.18%。作为区级示范校的恭城中学,通过课改和积极探索,学校一本率整体提升了33%,持续20多年位居桂林市各县前列,成绩斐然,成为带动县域高中改革发展的“龙头”。去年以来,为践行教育部“双减”工作,全县各中小学将吹笙挞鼓舞、羊角舞、木偶戏、剪纸、梅山文化等非遗项目引进学校融入课堂,非遗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保护。面对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通过不懈努力,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教育的阳光洒满恭城瑶乡的每一个角落。我县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瑶乡教育必将谱写出最美的篇章。来源:今日恭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