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16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七 十年代的时候,我正在读小学,那个年代、还处于社会主义的最初级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常常会有关于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以及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内容,不要忘记劳动人民在旧社会所遭受过的苦难历史这些内容,老师每个星期要布置写一篇作文,这一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以写实的手法写一篇自己的家史,要求同学们在放学后回家做好,也可以在教室里写作,第二天上语文课时,老师对同学们的作文做了总体评论,并对个别同学的作文作了重点讲评,其中一个女同学在描写家史的作文作了这样的描述: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我的父母被地主阶级压迫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特注——因年代久远,记不太详细,这几句话只是记得过大概)……,然后老师重点强调的是,同学们在写作时,语句使用不能死搬硬套,象某某某同学使用的“家破人亡”与该同学的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她的父母实际还健在,还活在今天的社会,写家史也不能脱离实际……!当然,那天的课堂还真是老师点出了这破绽而引来了课堂上的一遍笑声!
还是在老镇小小学,由于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是刚读小学不久的学生,有些同学在作业本上还不太写得好自己的名字,而后有一天,教我们算术的谭自昌老师发批改完的作业本时,是点名下发的,只因作业本上的一些名字写得糊涂,老师看不清一些名字,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是故意跟着错读,老师按错写的名字读了两个人的错名字,一个叫周克保的同学把最后的保字涂成了一个园圈(估计是当时写那保字时没写好,然后用园圈把那没写好的字用园圈涂掉),老师看到这名字最后一个字涂成了一个圈,就读到:周克“垒”,以前恭城人的意识中常把螺杆垫片类的园型物称为“垒子”,故老师就把同学名中的用园圈涂过的字读成“垒”字,引得众位同学哄堂大笑了好一阵子,然后再往后面又有一个错写的名字,实际应为李和平的,但作业本上一下没留意,把李错写成“季”了,然后这数学老师故意错字错读,读成了“季”和平,又引来全场哄堂大笑……!
这事过去五十多年了,好多故事都忘记了,这些当年的同学都进入了老年阶段,怎么样,同学们还能想起当年的什么故事呀,出来唠叩一下吧,我们的少儿时代还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往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