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如今嘉宾形象崩塌最快的综艺节目类型,我提名职场综艺。节目的风头越盛,里面的女老板们就越是排着队地挨骂。
半夜还要给员工发消息的张萌,也已经成为了这届打工人最深恶痛绝的老板。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董明珠原本因为要求公司食堂降价,被称赞“当代好老板”;
最近又因为说年轻人不爱吃苦,口碑有所下滑。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不过身为一个资深电视儿童,我不禁要感慨现在的网友大惊小怪了。
10年前职场综艺里的那些老板,可比苏芒们烦人多了。
那会流行的是求职节目,什么《非你莫属》啦,《职来职往》啦;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老板们不仅高高在上,还对求职者指指点点。
听到某句话不顺耳,难听话当场就要甩出去。 不知道苏芒们要是看到了,会不会觉得自己挨骂挨得有点冤。
诺大的场地上,老板们坐在舒服的单身沙发上围成半圆;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那会儿我就知道自己未来当不了老板,所以代入的都是求职者的心态;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感触最深的反倒是老板们的危险发言——放在今天绝对要被网暴三个月那种。“你穿成这样其实不利于你招聘,Boss们会认为你腿长无脑。” “一个穷人,他往往是缺乏进取心的,甚至是懒惰的人。”老板们显然也都很懂大家的看戏心理,每期都能上演新鲜桥段。我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是有个年轻女生想做总经理助理,最后求职节目变成了辩论赛。要说这姑娘也是够奇葩的,一点工作经验没有,上来就要管理岗。 自称考下了会计证,结果一问专业术语回答的乱七八糟。老板:“毕业一年多还没找工作,没看出什么主动性。”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女生:“我在银行实习时虽然接触不到核心业务,但工作的很积极。”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女生:“我跟人合伙开了轰趴馆,一个月能盈利2万元。”老板:“连毛利润和净利润都分不清,建议会计证回去重考。”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就算面试者表面上没什么问题,也要从细节里扣出点错误喷一喷。光线传媒的刘同就扮演过一个优秀的“杠精”——有求职者在地方电台当了一年的实习生,抱怨自己在单位只能打杂,还处处被歧视。他张口就是:“我觉得那是你的问题,你没有让他们看重的能力。”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也就是那会不流行什么“职场PUA”,要么个个都跑不掉。有求职者提的薪酬和岗位,稍微超过了自身的学历水平;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除了戳人肺管子之外,老板们的另一大爱好是教求职者做人。有时候管得那叫一个宽,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老娘舅》。有个28岁的女硕士来找工作,说自己趁着研二学业不忙的时候生了孩子。放在如今简直要被夸上天了:“毕业找工作时孩子已经大一点了,可以放在老家让父母帮忙照顾。”“明明家境不好,为什么不急着赚钱,反而那么早结婚?”最后,女老板得出结论——“你的人生选择主次逻辑都是颠倒的。”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连屏幕前的我都要生气了:“人家怎么养孩子,关你老板什么事儿啊?”
当时也有声音批评节目中的企业家们太过高高在上,“夸大了职场的等级感”。但怎么说呢,节目固然有炒作的成分,比如老板互放狠话、求职者当场晕倒;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但跟如今职场综艺中的“导师形象”比起来,还是冷血无情的挑刺机器们更真实一点。现实的职场中,哪儿会有日理万机的管理层,手把手地教职场新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听说你“因为带孩子暂停了职业生涯”,不给个白眼就不错了。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当年参加求职节目的老板们,好像没什么爱惜羽毛之说。什么鸡蛋里挑骨头啊、现场压价啊,就差把那些心里的小九九写在脸上了。
他创业前曾在厨具行业做到区域负责人的级别,但因为开公司欠下200万。本来老板们都对这份履历表示欣赏,直到他提出自己的期望月薪是2.5万;有人质问他“年纪这么大还转行,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应用到别的领域”;还有教育公司的老板,要求他针对自己的企业出一套营销方案。这个求职者在回答中犯了一点专业性的小错误,于是老板们的挑刺+训斥技能迅速上线:“不要因为以前在行业里的地位,就把自己当作拯救企业的天使。”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我寻思人家只不过是回答问题,并没有指手画脚的意思,这老板是不是情绪管理上有点问题。结果老板们接下来的口风是——“你要2.5万的薪资,我完全可以去聘用一个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另一位Boss还在后台采访中直言:“欠多少钱是他的事,企业雇佣他是为了赚钱。”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看看老板们这压价技巧,不知道比年轻人高出多少了。
职场中一切温情脉脉的遮羞布,在节目里都会被当场戳穿。
不被心直口快的老板本人戳穿,也会被其他老板戳穿。 有个二十岁出头的求职者因为学历太低,想先找份服务员的工作糊口,等攒下点钱再去进修。好为人师的老板准时上线:“不要只考虑钱,先问问你自己,喜欢这个行业吗?”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下一秒就有同台Boss说出了大实话:“人家只想做服务员赚点钱,怎么到你这就要为餐饮事业奋斗终生了?”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拒绝任何形式的职场鸡汤,用最针锋相对的互喷,向无知的观众揭露职场血淋淋的真相。“劝你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就是希望你入职后能够长久地在公司里呆下去。”我并不是说当年那些节目中的老板,就比现在的更加真诚。真实职场上,有哪个CEO会亲自去招一个基层员工啊?与其说是图那一两个“人才”,倒不如说是为了塑造自己“模范老板”的形象。老板们之所以表现的不近人情,是因为这样的形象讨人喜欢。甚至可以说,大众对于老板的认知就是这样的——尖锐针对、无情戳穿,一点不给求职者面子。看到台上的小年轻被职场规则“毒打”,观众还要常常站队老板,喷求职者们狂妄自大、过于天真。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那会人们好象普遍都默认职场是不讲情面的、等级分明的。 甚至会觉得这些求职综艺,是戳破了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在各种有关面试技巧的文章中,所谓“抗压面”一直都是最神秘的流派;在领导的打压、贬低下依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一度被看做是必备的职场技能之一。但你很难想象,如今的年轻人还会对这种面试形式保持宽容;别说做节目了,就算是日常遇到这样的面试官,求职者们恐怕也会扭头就走,并反手上网发一个吐槽。不再是满脑子盈利的商人,变成了温柔耐心、传授职场经验的前辈。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曾经是咄咄逼人的“犀利”,现在是循循善诱的“温柔”。如今的年轻人一边代入求职者的身份,一边又沉醉在理想职场的虚幻中;张萌曾经在节目中批评某个实习生“座次安排的有问题”; 在观察室里,她再次强调:“职场中排座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什么年代了,互联网大厂的管理都扁平化了,还在这搞什么论资排辈。”但真实生活中因为座次安排引发的职场危机,甚至被穿小鞋的例子,一点也不少;
这老综艺上的一句“大实话”,放现在能被骂三天
互联网上的“理想老板”,要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坚决反对就业歧视和等级关系。 他们只是藏起了那些职场中的冷酷,尽力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舆论期待的形象。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老板们在屏幕中多么努力地传授些心灵鸡汤,都不会让人满意。再其乐融融的面纱也总有缝隙,依然会偶尔透出不和谐的音符。就像是上一次翻车的苏芒,本意是要年轻人答疑解惑,可还是会“暴露自己的傲慢”。只要大众对职场依然有着“完美”的期待,没有哪个老板不会被骂。
但老板们大概也不在乎。 我们大可以用放大镜去挑刺,但反正无论是被夸还是被骂,人家都能赚到流量、赚到钱。回归到真实世界里,手握话语权的人,还不依然是他们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