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咸了还是吃得淡了,似乎是一个很主观的判断。
但你知道吗?世界卫生组织对盐分摄入量有着明确建议:所有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 < 5 g。
基于此,六月鲜轻盐酱油联合丁香医生发起了「饮食口味偏好调研」,通过收集到的超 4000 份有效问卷,我们发现无论重口淡口,大部分人都在无形中摄入了过量的盐分。
不信,现在就回到你的一日三餐中去探个究竟。
#外食#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长期外食让人感觉口味变重,跟外食常用的烹饪方式逃不开关系。
盐是百味之首,它不仅能提供咸味,还能突出鲜味。一些菜里没有放够盐,还可能会有令人不愉快的腥味。[1]因此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外食调味通常会更重。
此外,为了让菜看起来「卖相更好」,厨师常会选择红烧烹饪。红烧时加的糖会掩盖咸味,为了让食物吃起来有咸味,就会再多放盐。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调研显示,外食偏爱中餐炒菜类、火锅冒菜、麻辣类的人数都超过了 50% ,而这三类食物非常容易使大家的盐摄入超标。
中餐炒菜基本偏咸,外食又以吃菜为主。主食也常点炒饭、卤面、盖浇饭等加盐的主食,于是盐就吃多了。
火锅的问题主要出在蘸料上,许多人喜欢吃浓稠的芝麻酱、沙茶酱含盐量很高的蘸料等;至于冒菜、麻辣烫,汤底往往就会加大量咸料,还会倒入煮菜汤,盐分也易过多。
外食小贴士
#零食#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94% 的受访者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不少零食都含盐分。
零食喜爱榜第一名的面包蛋糕,别以为它多的只是糖。做面团时,为了增加面筋弹性会加盐。不少人爱的坚果,在炒制时大都用盐调味。两三片面包,或是两小把坚果,基本就含有 1 g 盐。
至于预包装好的卤味,钠含量可以高达 1300 mg / 100 g。100 g 卤味吃起来并没有多少,但盐摄入已经直逼每日推荐量一半。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市面上现在有不少减盐减糖的零食,但在选购食品/调味品时,52% 的受访者都没有看成分表的习惯。即使会关注的人,也只有 59% 表示会采取控盐措施。
零食小贴士
#自炊#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自己做饭会比外食更能控制盐摄入吗?调研发现情况也并不乐观,在自己下厨的人中,85% 都会用到三种以上的调味品。而除了盐之外,酱油、料酒、醋中都含有盐。
像普通酱油盐含量约在 20 g / 100 mL,很多人做一人份的菜时会放一汤匙(大约 5~10 毫升)左右的酱油,盐量大概在 1~2 g,再加上盐和其它调味料,一道菜的盐分基本就会达到一餐的推荐量。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为了烹饪方便,78% 的自炊者表示,做饭时调味品的使用量都是靠味觉主观判断。这表示大家在做饭时控量的意识并不高,也意味着饮食会一直偏向原本的口味喜好。
自炊小贴士
饮食偏好大调查:隐形盐分摄入,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调研发现 97% 的受访者对盐摄入过多有基本的危害认知,主要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对肾不好」两项上。但 70% 的人却不知道合理的盐摄入量究竟是多少。
盐摄入过多,不仅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和胃癌的风险,[2]另外钠存在「多吃多排」的机制,主要途径是尿液,尿液形成又要经过肾脏,因此多盐会增加肾脏负担。
隐形盐摄入无处不在 逐步改善你可以这么做
根据全国性的调研显示,我国人均盐摄入量高达 10.5 g / 天,远超 5 g / 天的推荐量,[3]减盐成为全民健康议题。
但如果一下子降到一半,口感难以接受。所以可以逐级减盐,给味蕾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养成轻盐口味。大家可以从饮食习惯和购买习惯两方面,开始轻松做起:
➊ 控制外食频次,转变烹饪方式
比如先从降低早餐外食频次开始,用便捷的早餐机自己做。吃饭时,尽量不吃盖浇饭、汤泡饭等会大量摄入调味汁的主食。
炒菜最后放盐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烹饪减盐技巧,可以让盐停留在食物表面,更易尝到咸味。
➋ 购买包装食品,务必关注钠含量
隐形盐主要来自零食和调味品,购买时关注营养成分表里的钠含量,对比不同品牌选择钠含量较低的。
选择调味品时,可以看自己目前用的调味品钠含量,按照逐级递减,先选择钠含量降低至自己可接受范围内的。这样不会口味突变,循序渐进达到控盐目的。
来源:丁香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