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8 1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中国人喜欢喝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感冒了,来碗白米粥,配点榨菜;
下班了没胃口,煲个咸味粥,一大碗下去肚子鼓鼓的;
起床后口干舌燥,来碗小米粥,再放点酱油,真香;
晚上肚子饿,约上朋友一起去喝砂锅粥,踏实了!
粥,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眼中的“养生佳品”,但这个想法其实是错的,粥可真没你想的那么营养健康。
毕竟,喝粥约等于吃糖!
就是常年喝粥的习惯,让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在过去几十年间蔓延开来,“祸害”无数人的健康。
喝粥有营养?真的大错特错了
其实,“生病喝粥”是种错误认知。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喜欢喝粥,但喜欢≠正确。
第一,粥的营养比较单一,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欠缺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铁、钙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对于虚弱的病人来说,喝粥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康复。
第二,粥的升糖指数快,经过长时间的熬制之后,米里面的淀粉会被分解为糊精,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分解成糖类物质,使血糖升高。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不稳定的病人来说不好,容易造成血糖波动,不利于控制病情。
所以,喝粥不但没有营养,还有可能造成血糖不稳定。
喝粥能养胃?胃没吃坏算你运气好
有人说:“喝粥没营养,那喝粥总能养胃吧?粥容易咀嚼,又容易消化。”
其实,这也是喝粥的一个误区。喝粥不但不养胃,反而还有可能导致胃病。
与其他食物相比,粥又软又烂,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的负担。但是,从食物消化的角度来看,粥属于流质食品,不需要胃再进行研磨、消化,会使胃的消化功能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会导致消化功能越来越差。此外,粥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稀释胃液,减慢肠胃蠕动的速度,降低胃泌酸的功能,使胃失去胃粘膜的正常保护,容易引起反酸。
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分解发酵之后,会给幽门螺杆菌创造养分,增加胃病的风险。总是喝粥,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养生,相反,可能会引起胃病。
还是想要喝粥?可以,但请这样喝
有的时候胃口不好,就想喝一碗粥,但是这个说喝粥不好,那个说喝粥不好,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方法应该这样操作。
1、控制煮粥时间。煮粥时间越长,糊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被消化吸收,同时升糖指数也更高。所以,煮粥不宜煮太烂,应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来说,开锅之后,再煮10分钟即可。
2、喝粥要适量。不能一日三餐都喝粥,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糖尿病人、胃不好的人要少喝粥,避免加重病情。
3、不要光喝白粥。白粥、八宝粥、小米粥、黑米粥,各种各样的粥都可以尝试,尤其是杂粮粥,或者在白粥里面加入一点粗粮,既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摄入,又能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而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各种杂粮有不同的功效,比如小米益肾、除热补虚、安神健胃;高粱能健脾益中、补气清胃;荞麦可以开胃宽肠、清热解毒。
粥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缘,白粥、海鲜粥、菜粥、小米粥、八宝粥,早餐、午餐、晚餐、夜宵都离不开粥的身影。只是,我们在喝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膳食均衡,营养充足,而不是一味地喝白粥哦!(央视网、广州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