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戒酒吗?
在英国,有一群人正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2012年,一个叫“酒精改变英国”的英国慈善组织发起了“一月戒酒”(Dry January)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让人们在新年开始的头一个月中尝试不喝酒。8年来,全世界已经有许多人自愿投入到该活动中。
长期饮酒的人,戒酒30天会有啥变化?结果会让你很惊喜
一月戒酒” 图源网络
而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月内不喝酒就能改善生活,而且这些益处并非暂时性。
一、1个月不喝酒便能改善健康
研究团队收集了2018年“一月戒酒”共2531名活动参与者的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一个月不饮酒能帮助他们在之后的时间里减少饮酒量,饮酒次数也从参加活动前的平均4.3次/周下降到3.3次/周。
有趣的是,即便是没能做到一整月不喝酒,他们在之后的饮酒量也明显减少。研究人员强调,这说明就算只是去尝试“一月戒酒’,也是有益身体的。
同时,这些参与者分享了许多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益处,这些分享告诉我们,酒精伤的可不只是肝。
1.神经系统疾病
酒精使用障碍(酒精依赖)是有害使用酒精引起的神经系统疾患,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是全球排名第2位的精神疾患,占所有精神疾患的24.6%,发生率在0%~16%之间。酒精依赖在中国是列第3位的精神疾患,患病率为4.9%,比抑郁症更高。
嗜酒者用三个词形容它:不可治愈、逐步恶化、足以致命,但这一疾病依然不为公众熟知。
2.消化系统疾病
胰腺炎病死率相对较高,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某一次急性大量饮酒之后,再加上同时进食高脂食物,造成胰腺腺泡的压力增大,使得胰腺的分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作。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可以和胃炎一样两三天就缓过来,也可以严重到在24-48小时、最多72小时内威胁到患者生命。
3.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心脏增大,收缩功能降低,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酒精中毒引起的酒精心肌病。临床表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使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病情反复加重。
酒精使用与糖尿病间存在双向关系,一项对泰国383442名调查对象的健康筛查发现,每天饮酒或每周饮酒3~4次会增加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证明高剂量或过度频繁的饮酒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4.癌症
过度饮酒是引发癌症的4大风险因素之一,全球归因于有害使用酒精的癌症占10%, 主要为口腔癌、食管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在中国江苏省开展的一项5399名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饮酒者患食管癌的风险为不饮酒者的1.5倍,并与吸烟存在联合效应。可见饮酒量越高,患癌风险越大。
5.母婴伤害
研究发现,有10%的孕妇饮酒,其中4%属于重度饮酒,会对腹中的胎儿造成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胚胎或胎儿的畸形发生率,如胎儿酒精综合征和胎儿酒精谱系障碍。在美国,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0.5~2个新生儿患胎儿酒精综合征,而胎儿酒精谱系障碍更常见,发病率可达1%。
二、有什么快速戒酒的方法?
有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而伤身”,这只是为意志力不坚定而找的借口。
专家指出, 一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倒伤身”其实指的是一种戒断症状。对酒精已经产生了依赖的人,如果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戒断症状。但此时更应戒酒,而不是认为应该喝一点酒来缓和症状。针对这种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
目前 对慢性酒精中毒或酒精依赖症还没有十分特效的根治方法,实践中常用的措施一般分为戒酒阶段和康复治疗阶段,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1.药物戒断
治疗酒精戒断最有效的药物是苯二氮类,应用较广,其他抗焦虑药物,如氯氮(利眠宁) 、地西泮(安定) 、劳拉西泮(氯羟安定) 和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 等,虽然对治疗有效,但使用时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在选择使用中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2.心理疏导
让酒精依赖者意识到嗜酒的危险性和严重性,深刻认识酒精的危害性,从而弱化或纠正不良癖好,警戒自己,抑制对饮酒的渴望。只有酗酒者真正认识到酒依赖的危害性并要求戒酒,并在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作用下进行康复,才可能摆脱对酒精的依赖。
3.营养补充
酒精依赖症患者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对此应大量补充营养和B族维生素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和抗氧化剂,以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并补充神经营养成分如硫胺 (维生素B1) 等,这些都有助于戒酒和康复治疗。
4.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戒酒者自身要从心态上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树立自信,同时多参加社团组织,拓宽自己的爱好,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接受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多参加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和有饮酒习惯的人再接触,通过良好、规律的生活规律巩固已取得的戒酒成果。
中国是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酒的消耗量上升,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精神压力的增加,我国饮酒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饮酒者已超过5亿人,人均酒精饮料消费每年递增13%,因酒精使用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日趋严重,需要我们每个人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