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1 17: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瑶镇(当时叫公社)的商品售卖方式,是由当时的国营供销社全权操持的;瑶镇的国营供销社成立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她成立后,就负责瑶镇商品的釆购与销售。当时国营供销社的门店包括:农人日常生活所需的日用百货类,以及五金农具类等。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瑶镇的供销社就实行了一种不定期的送货下乡销售摸式,当时的供销社和镇人称这种营销方式为“物资交流会”。
当时的农村农人是以插禾种稻为主业的,那时农村农人没有其它经济收入,农人是买不起自行车代步的,如有必要到镇圩上赶闹子,就只能是步行,离镇上近些的农人没问题,但居住偏远瑶山的农人就困难了!当时的山里人赶闹子,是得两头黑的(早上天不亮启程,下午天黑后才到家)。
当时供销社就针对山人出山赶闹子困难,就推出了用车载物下乡售卖的方式。这种“物资交流会”,它的特点是,供销社不但到乡下售卖货物,他们还兼收农人的农品土特产。像瑶山里生产的棕衣、山焦籽、和草药等。
这就是当时供销社与农人的真正“交流”所在。
当时山里人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现钱是购买不了供销社商品的;但山人在把山货卖给供销社后,拿到现金,就可到供销社的摊位去选购心仪的商品了。
当时供销社要到某处开物资交流会,是会提前通知该处村人的;听到供销社要下乡来开商品交流会,农人就事先提前把能换钱的农产品准备好,只等供销社下乡的是日“交流”。
到了约定的日子,供销社的各门店,就把物资打包装箱,搬到货车上运往乡下;在人多村位居中的村屯,在宽敞的坪地上,供销社的商品就分类一字摆开,专等农人到来交易。
在场地的另边宽敞处,供销社的收购点就摆开秤具,做着山货收购前的准备工作;当时的农人,一到交流会现场,首先就是去收购点变卖山货换钱。
不论三、五斤的棕衣,或是八儿十斤的山焦籽,供销社收购点的员工,总是热情细心看秤秤重,如数付款;农人拿到钱币后,就到另一边的供销社商品摊前选购商品。一尺花布、半斤水火油(煤油),售卖货物的供销社售货员,也是有求必应,交易就这样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当时的物资交流会,定价权在供销社,不论收购的山货价,或是售卖的商品价,供销社定好价后,是不允许农人砍价的。这就少了现今市场顾客与商贩讨价还价的那种噪音。
由于后来物价的放开,个体工商户的介入,镇上供销社独占的商品销售收购的模式,就被打破,曾经红极一时的国营供销社,就被放开的市场经济,挤离出了历史的舞台。
现在回过头来看历史,曾经的岁月,曾经的实体计划经济店,也是有过他们别样的辉煌时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