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3-9 20: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后期,瑶村由于人力舂米已显得太过原始落后,当时在山外已有师傅能制作用水力撬动碓尾,自动冲米的先进工艺。
瑶村有水源有制作水车等所需的木料,于是,当时村里人就聘请山外的师傅到瑶村来,帮着村里制作水力舂米的组件。
在这些师傅中,有一师傅家中有与我同样年龄的少年,这师傅也是性情豪爽之人,在我父母和他聊得投缘时,他就建议两家的同龄孩子认一个老同。
当时的人都淳朴热情,遇到投缘的,年长的认伙契,年少的认老同;两个陌生的家庭两个人,在偶然的机会相遇相识,交谈一见如故后,就愿把友情关系更进一步,就用结交“伙契”、“老同”方式,在日后变成朋友关系走动,让友情致远。
话讲回来,我父母当时和那水碓师傅所“包办”的这个事,作为“主角”的我,当时却是不太懂得其中深意的;因为,我和那师傅家的孩子那时还不韵世事,在父母后来叫我喊师傅为“同年爷”时,我还有些腼腆呢!
都是同龄人,我那老同当时和我的身段长得差不了多少,我父母没有生育女儿,我当时是羡慕我老同有姐和妹的,当然,在后来我们成了老同后,老同家的姐姐和妹妹,我也能从她们身上,感受到有姐姐妹妹的幸福。
上世纪70年代的恭城农村,农人还都以插禾种稻为主,我们家虽然人口少些,父母的生活压力相对没有我山外老同的爷娘重,但瑶山都是阴山冷冲水田,种植稻谷是没有优势,又加上瑶山的野鸡山鼠之类,在山人的稻谷黄熟季节糟蹋,一年下来,山里人的口粮,当时是不能自给的。
而我老同家在这方面却是有优势:山外垌平温度高,每年可种双季稻,多打的粮食,是能补齐家里人口多短板的。
当时我们两家是不介意谁家贫富这种事的,我们家粮食不足,我老同的父母就会叫我父母到他家去挑来吃了先;我们瑶山盛产毛竹,我父亲又会竹器手艺,当时我老同家所需的箩筐畚箕之类竹器,我父亲每年也会送几样给我老同家使用。
当时山里人没有机动车,富裕些的家庭只能购置一辆自行车;由于当时瑶山出行的山路还是小路,自行车就只能寄放在山外的亲戚家,赶圩的时候,山人徒步走出山外后,骑上自行车到镇上,回时再把自行车寄放在亲戚家,然后徒步回山村。
由于认了老同,我家当时的自行车,都是寄放在我老同家,我们到山外赶圩,早出晚归,我老同的一家人,总是热情,有粥吃粥,有饭吃饭;而我老同家人到山里砍柴割草,不论天热温冷,他们总会到我家小坐,当时两家的走动是很频繁的。
后来我和老同都成了家,后来又由于山里修通了公路,我们家在购买了机动车后,外出赶闹子,直接就从家里骑车从大路到镇上,已无需到山外的老同家周转了;老同家后来也无需再到山里打柴割草,这样,两家后来走动就相对少了些。。。
岁月不饶人,如今,我和老同都渐老去,而两家的老人,也于前些年先后离世了;世事沧桑,唯一不变的,是人间的真情。
虽然如今我和老同都不爱走动,但我们两家的下一代,他们依然用“同年ⅩⅩ”称呼,延持着两家自上两代人就开启的友情。
看着年青的一代依如我们上两代人对待友(亲)情的态度,我现在真的是感到,初时父母给我们两家“包办”的这个友情,是那么值得我们一生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