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恭城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载,隋大业十四年(618 年)恭城建县后,县址曾设在凤凰山麓。可是,到了明成化十三年(1477 年),县城及孔庙迁至黄牛岗(即今址)。个中有何奥秘,人们众说纷纭。
有的说,当时县城近邻茶江边,常有水患之忧,故而求安思迁。有人说,因当时孔庙规模窄小,且常忧水患,亵渎了孔圣人,怕影响到恭城将来能否出状元,而崇圣思迁。
也有传言说,是凤凰山龙脉衰败,气数已过,为避凶趋吉而择地思迁。
更有离奇故事说道,有一个县太爷,触怒了神鸟凤凰,便在他的背上啄了一口,生出“背花”。“背花”是长在背上的非常难以治愈的毒疮。据说,要治愈这种毒疮,只有一种特效药,那就是牛屎上面屙一泡狗屎,狗屎上面再屙一泡猫屎,而且要自然形成。这样“三屎合一”的药才有特效。后来当政者觉得这个地方不吉利,就想搬迁县址,于是就到湖、广两地延请堪舆高手、风水名师,测得城南黄牛岗一带乃二龙戏水风水宝地,便于明成化年间将县城及孔庙搬迁至此。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再建武庙。这样文武二庙各占一龙脉,远望茶江绕城流,只见江水滔滔来,不见江水滚滚去。按照堪舆之说,此乃上乘之地。
按照人之常情,县志登载的、口头流传的,便是万古千秋的。不管怎样,有民歌为证却是千真万确的:
明朝年间事难查,传来传去乱如麻。
传了县城怕水淹,又传官员怕“背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