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会因严重骨质破坏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60-70%的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会出现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病程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某些患者的症状较轻,且关节只是最低限度地受损。然而大部分患者,许多关节被破坏甚至变形,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长期治疗需要花费大笔医疗费用外,患者工作能力障碍也会造成患者经济状况差,进一步导致无法承担治疗费用而耽误及时治疗,造成残疾与经济困难的恶性循环,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额外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呈全球性分布,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不同,为0.18%-1.07%,发病具有一定种族差异,印第安人高于白种人,白种人又高于亚洲黄种人,而北美及欧洲北部地区患病率高于南部,显示了地理环境和种族遗传与发病的相关性。据近10年来国外资料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约0.5%-1.0%。而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则为0.2-0.4%,且女性多于男性,约3: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疾病原因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发现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激素刺激、吸烟、饮食、寒冷等因素有关。1 主要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心、肺和神经系统等受累。 诊断与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的患者会出现关节骨质破坏和功能丧失,致残率高,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减轻工作能力障碍。 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到风湿科就诊,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是靠详细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进行一系列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完成的。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很早就可能出现结构破坏,相关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延缓结构破坏和维持功能。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虽尚无法根治,但已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治疗、生物制剂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传统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但也会带来如胃肠道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有时被使用,但是,长期高剂量使用这类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抗风湿药物(DMARDs),药物发挥作用较慢,其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但不具备明显的止痛和抗炎作用。 生物制剂治疗:当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使患者尽早达到疾病的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降低致残率。生物制剂的应用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达标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与传统DMARDs不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的作用靶点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因子。 一项由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风湿科Hidekazu Furuya等专家进行的TNF-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工作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发现,TNF-α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患者的参与工作和料理家务的能力,丧失生产力是因类风湿关节炎导致间接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Josef S. Smolen等人评估了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1004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业状态的影响。研究显示,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维持就业能力的可能性更大。 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纠正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 生物制剂 英夫利西单抗已进入医保 类风湿关节炎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今年年初,浙江和青岛两地已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类克®(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纳入到大病医疗保险目录。 世界关节炎日 每年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设立“世界关节炎日”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在亚洲地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的某个阶段患上关节炎这种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