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3-30 21: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晓燕 通讯员 孟华
杨才明,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村民。没受过绘画专业训练的他,用一年多时间,临摹绘制了瑶族珍贵文化遗产《梅山图》。专家认为,虽然杨才明的画工一般,但他的这种宣传推广瑶族文化的精神,值得钦佩。
目前,杨才明正在订制特质织布,准备将《梅山图》中有代表性的人像单独绘制,并融入油茶制作等民俗工艺,进行艺术再加工。
一次参观激起绘画冲动
3月28日,在杨才明的家中,他从卧室衣柜顶上,小心翼翼地将层层包裹的两大摞厚重的织布拿出来。织布上,是一个个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神像、人像。这就是杨才明绘制的《梅山图》,织布总共有135米长。
杨才明说,绘制《梅山图》的想法,是2009年开始产生的。“有一次我去县里档案馆参观,看到了《梅山图》的复制品。当时我就想,我们村里的村民去一趟县城也不容易,更不会有人专门跑到档案馆里参观,既然别人能复制,我也会画也爱画,为什么不能自己复制一幅,这样村里的人想看就能看,让那些不大了解瑶族历史的年青人,有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据了解,关于《梅山图》,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传说:瑶族先人盘王去世后,6个各自成家的儿子每年农历十月十五都要携妻带子聚集到父亲的老屋里打鼓吹笙,追念父亲。有一天,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你们每人留下一件自己穿过的衣服,趁我现在眼睛还好使,手脚也灵便,把你们父亲的音容笑貌、谋生的情景画在上面。等我百年之后,到你们父亲的忌日,就把这图挂在老屋来追念吧。”儿子们含泪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老母亲用心地把图画完,并将丈夫最后的归宿地“梅山”题写于画卷之首――这就是瑶民们传说中的最早的《梅山图》。
杨才明说:“《梅山图》是瑶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我没有专门学过画画,水平有限,但我还是想试一试,以此向先人表达一份崇敬之意。”
历时一年多时间绘制《梅山图》
杨才明说:“画《梅山图》的布是我到湖南江华专门定制的,全部是手工织的,硬度和韧性都很好,从定制到拿到这块布,我就等了大半年的时间。”之后,他又花了几千元买来大量的国画颜料,20多支大小各异的毛笔。
绘制的硬件条件准备就绪,但最重要的临摹范本却不在他手上。杨才明多次来到存放《梅山图》复制品的县档案馆,将近百米长的画作上的近千个神像、人像按顺序逐一拍照、排列编号。
2010年开春,杨才明开始了临摹绘制。上午下地干活,中午回家趁休息时间把人物轮廓勾勒出来,等到晚上收工回来后,开始着色。在农忙时节,他经常会画到凌晨两三时。
绘制这幅百来米的画作,光杨才明一个人可忙不来,他身边还有一个帮着拉画布的帮手,这就是他的妻子。“每晚我在画画,老婆就帮我调颜料,扯平画布,现在回想那一年多的时光,两人这样默契的搭档,日子过得还挺浪漫的。”杨才明笑着说。
着色后的画布不容易干,画一点晒一点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程。每到有太阳的好天气,杨才明夫妇就把头晚画好的布拿出去晒干。晒画时,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好奇地来观看。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1年下半年,杨才明的《梅山图》终于绘制完成。
弘扬瑶族文化获肯定
恭城瑶学会会长莫纪德,从2004年起对《梅山图》进行研究,发表过多篇研究文章。一谈起《梅山图》,莫纪德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据他介绍,现在恭城档案局里保存的《梅山图》,是1984年在恭城观音乡水滨村莲花自然村一位农民家中发现的。文物工作人员刚发现《梅山图》时,虽然有一部分的破损,但图画还十分清晰,颜色也很鲜艳。它以土布为纸,用红绿青白黄等色为彩,共有12幅,总长99.18米,绘有神像、人像880个。该图绘于清乾隆九年,已有360多年历史。
莫纪德说,这幅《梅山图》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反映瑶族历史最深刻、内容最丰富的瑶族文物画卷。耕织渔猎的瑶民、梳妆打扮的瑶族姑娘、打鼓吹笙的艺人……他们神态各异,生动形象,组成一幅瑶族人历史生活的画卷。
这幅《梅山图》被发现后,1995年由县里的档案馆保存。后来为了更好的进行保护,原作被封存,只将两副复制品摆出来供参观。
“杨才明绘制的那副《梅山图》我仔细看过几次,由于作品是根据复制品画的,在画工等方面跟原作比确实有差距,画像的完整度可能也差些。不过,他作为发现《梅山图》原作的水滨村的村民,能主动去复制作品并宣传推广瑶族文化,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听说他现在还准备将《梅山图》里面的人像单个挑出来画,把打油茶等民俗的内容融入进去,他这个再加工、再创作的过程很有创意,对弘扬瑶族文化作用很大。”莫纪德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