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外教”和国内的志愿者们一起展示农村孩子送给他们的礼物。记者韦莎妮娜 汤世亮 摄
导读:试着想象这么一幅画面:在一个有着雕花窗、翘角檐、马头墙、半月门、红灯笼的百年桂北老宅里,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跟中国的志愿者们一道,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做游戏、学英文,晚上看电影、数星星、讲故事。这种感觉是否很奇妙? 在恭城莲花镇凤岩村的“格林卫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内,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场面。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一位美丽的大学老师将一个国际志愿者与文化体验项目带到了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先后吸引了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瑞典、瑞士、新西兰等国家的国际志愿者前来支教。从去年开始,也有不少中国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洋外教”还是国内的学生志愿者,他们不仅远道而来,还自掏腰包义务支教。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乡村里的孩子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舍弃大学饭碗,她辞职来到小山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两个月前,一则颇有“文艺范儿”的辞职信在微信圈子里疯狂“刷屏”。一夜之间,网民们都知道了有一位中学老师因为自己的梦想毅然辞职的故事。 而在恭城莲花镇凤岩村,也有这么一位老师,她的名字叫秦丽艳。 8年前,秦丽艳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年轻有为,在“象牙塔”中做着大学讲师。但眼前的一切并不能让她得到内心的安宁。“那时候我很迷茫,也很彷徨,我希望改变,可是又没有方向。”秦丽艳说。一次偶然的旅行,让她接触到了泰国格林卫基金会创办的国际志愿者与文化体验项目。没想到,这竟成了她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格林卫(Greenway)是一个国际志愿者机构,1998年在泰国成立,已经在越南、印度、柬埔寨、斯里兰卡、尼泊尔、韩国等国家建立了支部。这个志愿者机构的活动以慈善、义工、动物保护、支教为主,同时辅以文化体验、休闲旅行。主要针对的人群是世界各地处于‘间隔年’或者‘职业间歇期’的年轻人。2007年,我参与了在泰国的‘国际劳动营’活动,当时就体验到了做义工的快乐。后来,格林卫泰国总部提出让我在中国也建立一个支部,让更多国际志愿者、包括中国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我只是简单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秦丽艳说。 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教育的缘故,秦丽艳对学生特别是乡下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情结:“我怎么也忘不了乡村儿童那一双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透出在苦难中对幸福的渴望。正好我曾经的一名学生是西部志愿者,他在恭城龙虎小学做支教。经他的推荐,我来到了恭城凤岩村。我刚来就被这里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情所吸引。但同时,这里的教育资源仍然是不均衡的,我希望为这里做些什么。于是就决定将这个国际志愿者项目引入凤岩村。” 2008年11月,在恭城团县委、凤岩村干部的协助下,筹备多时的“格林卫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在村里的一座老宅子里挂牌。为了表示自己扎根乡村的决心,秦丽艳把家人和10个月大的孩子都带到了恭城。
“洋外教”在给村里的孩子上课。(资料图片)
住老宅,教村娃,“洋外教”接踵而来 走进“格林卫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映入眼帘的是雕花窗、翘角檐、马头墙、半月门、红灯笼,充斥着浓郁的“中国味”。但在堂屋梁间挂着的五颜六色国旗,却又似乎在提醒着来者这里是一个“国际化”的地方。 年轻的德国小伙Nikolas Jaspert和其他几位外教就住在老宅子的阁楼上。已经来到凤岩村支教一年的Nikolas才高中毕业,会讲流利的英文和一些简单的汉语,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尼克”。 “在国外,从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这段时间被称为‘间隔年’。不少人会选择用一年的时间外出旅行,看看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我跟他们不一样,我选择了来到恭城做义务支教。支教的长短每个人不同,从一两周到一两年。我在凤岩村、三江乡、黄平村的学校都支教过。现在正值暑假,我们还在凤岩村开办了夏令营,白天在村里做游戏、学英语,晚上看电影。村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参加。”尼克说。 另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外教Sam imW ayandoui有着一头黑发。可能是看上去更像东方人,Samim很受孩子们欢迎。据说在黄平村支教时孩子们经常给他带自家种的玉米。“我也是刚高中毕业,准备在大学攻读数学。我是通过网站了解到格林卫的,在这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体验,我觉得很开心。”Samim说。 白白净净的王瑞丰是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高中生。暑假来临,她选择逃离上海大都市,来到凤岩村做义务支教。“来到这里,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儿的空气真好,晚上还能数星星。每天,跟可爱的孩子们一起边玩边学,还能跟外教练习口语,我都不太想回去了。” 毛文青是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与王瑞丰一样,她也选择了在暑假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凤岩村,增加不同的生命阅历。在这里,她为“洋外教”做助手,一起设计课堂游戏,讨论教学方法,学到了不少东西。 由于是纯粹的公益教学,志愿者们都是自掏腰包,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支教,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秦丽艳说,这7年来,平均每年都有近百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志愿者前来支教。其中,以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瑞典、瑞士、新西兰等国家的青年居多。目前就有15名德国教师常住恭城开展乡村义务教学。从去年起,也有100多位中国志愿者自费前来给乡村的孩子们当老师。对于这些热心人,秦丽艳充满了感激之情:“我们一路走来,得到了太多额外善意的帮助,对此十分感动。”
“洋外教”跟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开心地合影。记者韦莎妮娜汤世亮 摄
架起一座“国际连心桥” 在这座大宅里,有一板照片墙,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7年来“洋外教”和村中孩子们互动的图片。这也是众多来访者最愿意长时间驻足的地方。“这一张张图片的背后,有很多故事,说也说不完,都是幸福快乐的时刻。”秦丽艳小心地抚摸着这些照片,颇为感慨地说。 秦丽艳说,当初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想让世界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完成同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跨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语言的能力,甚至培养可能持续终生的国际友谊。 外教Mattew几年前第一次来到凤岩村,就跟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心善良,村里人都管他叫“马特”。尽管他的义务支教期结束了,但这几年他还坚持每年回来探望村民们一次。每一次他回来,都大包小包地给村里人带礼物。秦丽艳说:“孩子们都盼着马特回来,一回来就像过年一样高兴。”而这一段在恭城支教的经历,也让马特实实在在爱上了中国,后来他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工作,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 查理和妮可拉夫妇是英国人。在来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夫妻俩来到恭城支教后,好客淳朴的民风让他们迷上了做公益事业。如今,他们正在毛里求斯做志愿者。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秦丽艳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中外志愿者们都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甚至还参与了村里的一些基础建设,包括修建垃圾池、种植树木、捡垃圾,甚至充当起了村里的夜间保安员。尼克告诉我们,前几天,他们还和村民们玩起了扑克牌,村民们都学会了“德式扑克”,大家玩得十分带劲,到凌晨还不肯散场。 对于村里的孩子们而言,这些金发碧眼的“洋外教”更像是给村里带来了一阵新鲜空气。“我还记得刚开始办这个文化交流中心时,村民们都觉得很新鲜。走过路过都喜欢往里面张望。在第一批外国志愿者来之前,村里的孩子甚至都没有见过外国人。”秦丽艳说,孩子们从最初的“大惊小怪”,变成了如今的“见惯不怪”;从最初的害羞不敢上前交流,到如今的自信大方,这些都给了她极大的信心。“特别是一些在班上内向、成绩差的孩子,在志愿者们的关怀和鼓励下,他们感觉自己没有被大家遗忘,重新拾起了信心。这也是我们当初做乡村义务支教的目的——— 不让一个孩子被遗忘。” 秦丽艳说,由于志愿者们的服务期限各有不同,每次到了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不舍。几乎每一位志愿者都收到了孩子们做的礼物,有时候是一张贺卡,有时候是一幅画,还有的孩子省出了零花钱给自己喜欢的志愿者买小玩偶。这些朴实的孩子成为了志愿者们很长时间牵挂的对象。正如尼克在他微信朋友圈里写的那样:“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我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将我的所有奉献给他们。” 来源:桂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