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12 12: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1300 于 2014-4-12 12:55 编辑
常家村位于桂林市恭城县栗木镇,距桂林约140公里,7、80户,1000余人。全村绝大多树姓常,少量姓周。相传常氏鼻祖常茂,作战勇猛,但不黯少数民族习俗,战事虽胜,却习惯性虐伤了降虏,反而获罪,被流放到广西,经600余年辗转,经600余年繁衍,在广西形成现在庞大的常氏家族,而又以常家村最为集中。
现在的常家村最初也为外姓村,但常家人有着清晰的血脉渊源,很容易抱成团,因而在与外姓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渐渐占了上风,形成了一统全村的局面,最后也就把村名改为了常家村。走近现在的常家村,处处可见很古老的建筑。每户人家的大门前,基本都有两级以上的大青石板台阶,很多家人的门槛由左右两块青色条石组成,刻有纹饰,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吉祥动物,形成左右对称的一个整体。
大门两旁的青砖墙上,还镶有石刻,一尺多长,八九寸宽,离地面1米5左右,石刻文字基本都是建筑时的大事记。推开门后,是一小片天井,跨过天井即是大堂。大堂正中是祖宗牌位,有香火台;两侧是左右厢房。我偶进一家,其窗格为非常精致的雕花木刻,且保持的非常完整,稍加擦拭,仍光亮如新。大户人家往往是三层四层楼的,因楼层高,这些大户人家很自觉的留出一间作为我们现在说的瞭望台,以窥视外敌的侵犯。
这些古建筑所用的青砖很多是经过了特别的打磨,这么多年了,用在室外的也仅仅是退了点颜色,但没有烛坏的痕迹;用在室内的,砖还是那么青,砌墙用的灰缝还是那么的白,感觉完全是现代人粉刷勾画出来的一样,只是把手贴上去,才是真真实实的感觉到是青砖。由于过于鲜艳,以至跟屋里的屋檐、楼台、侧房木门极不相称。走过阳朔历村,会仙旧村,灵川熊村,兴安的秦家大院,这些古建筑的青砖没有一处能跟常家村的青砖相比。
常家村的青年人鲜有外出打工的。老中青少幼,没有断层现象。全村人因常姓居多,排资论辈,年幼的不见得辈份低,年长的同样不见得辈份大,但尊老爱幼仍是全村人的基本准则。因是一家人,全村上下,也就格外的和睦,大白天出门下地干农活了,也很少关门挂锁的。
早上七点,家里的女人起床开始打油茶了,村里人早上吃的的早点必定是这现打的油茶。茶叶都是自己在山上种的。家家户户打油茶都用电炉。先是干吵,后放水,接着就用木槌子捶打,反复几次后放老姜,再捶打,放油,房东说,这油一定要猪板油才好吃。每打一锅油茶放一两左右的茶叶,每锅也就能打出5、6碗油茶。这边打油茶,另一边在煮稀饭。油茶好了,稀饭也可以了。
常家村一面依山,一面近河。山不是很高,但郁郁葱葱,其中不乏百年大树,千年老藤。前面流经的一条河,是从湖南方向而来。我去那天,正好下了大雨,河水是浑浑浊浊,而又显得气势磅礴。听当地人说,是在平时的话,这水是清澈透明,缓缓而来,可以看清河里的鱼在欢乐的戏耍。通向河对面的是一座钢丝缆绳木板桥,尽管河里涨水,桥还是稳稳当当,一如既往。河对面是另一村的村民大片大片种植的柚子树,恰逢5月季节,柚子树的花香一阵一阵飘过来,和着这山林子里的清新空气,醉人心脾。山脚边被村民走出了一条山路,山路被林子遮住,成了林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山路一直通向湖南方向,在这山路上行走,听着鸟叫的声音,还有河水流淌的声音,走累了歇息下来,还能听着水珠滴落的声音。
几天玩耍下来,很是新奇。自认为常家村的历史文化,古建筑群落,当地人的民俗民风,以及周边的自然风光,新农村建设,都是我们驴行线路的重要元素,不可多得。我冒昧的想,这里能不能成为我们新的驴行线路呢?
我多次跟村民交流,得知驴行的行程安排,也可以恰到好处。早上8点从桂林出发,如包车可直达常家村路口,如乘车可乘桂林至恭城栗木的直达班车,不到11点即可到达常家村路口了,下车走20分钟进常家村。之后在村里可游玩90分钟,如果想吃土鸡、河里鱼,事先预约,不想吃土鸡河里鱼的,可以走出村子200米,席地用餐,2点后开始走山林,约5点可抵达外面公路,回桂时间约晚8点。如果扎帐的话,下午2点在常家村用餐后,走另一条登山线路,约5点半至山的大半山腰一蓄水处扎营,次日凌晨登顶,收帐后穿越另一大山,约下午4点抵达公路,返桂回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