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楼主: 每次放纵520

[茶城人文] 恭城船上人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五味子 于 2012-5-9 11:24 编辑

我从不意别人怎么说,只在意自己怎么做,赚几多用几多,黄家人在黄家圳苦心经营两百多年,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和汉水,到今天这样子,很不容易,没有人可以否认,没人有资格说三道四。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作为旁人观察,像黄家圳黄家那么大个家族集中聚居,真不像船上人上岸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 电信
平心静气 发表于 2012-5-9 11:15 恭城船上人430 / 作者:五味子 / 帖子ID:16560
我讲话做事不是给领导看的。所以实事求是。

tp://www.monae.net/history/historyevent.php?hiev_id=194看了这个就知道时间差了几多年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 电信
西江 发表于 2012-5-9 11:35 恭城船上人939 / 作者:五味子 / 帖子ID:16560
作为旁人观察,像黄家圳黄家那么大个家族集中聚居,真不像船上人上岸

你的结论是客观,中肯滴。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平心静气 于 2012-5-9 11:49 编辑
五味子 发表于 2012-5-9 11:35 恭城船上人807 / 作者:平心静气 / 帖子ID:16560
tp://www.monae.net/history/historyevent.php?hiev_id=194看了这个就知道时间差了几多年了。


时间顺序上就是对的。当时广西就是南蛮地带,恭城就更不在话下。
不过还可以调查嘉会栗木势江的上岸人的情况再说。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9 12: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平心静气 于 2012-5-9 17:08 编辑

一楼的意思,这些福建人迁徙来恭城是官府逼迫的。估计也都是走陆路来的。来到恭城再置船操旧业的。
恭城大把的松树樟树,造船修船对他们不是难事。
由广东及梧州朔江而上抵达恭城的船民也有。所以不姓黄。
福建漳州临近厦门湾,水网密布。看看地图吧。
黄家圳也是不是在茶江边?这也是特征。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07: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 电信
小时候,老爸告诉我,恭城船上人都是姓“黄”的。呵呵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1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总以为福建来的船上人是撑着船来恭城的。这个思路限制了一些人。
他们为什么来的?他们是被朝廷定了罪发配来的啊!那时恭城是块荒凉的待开垦的地方。
回转来讲点老话,前日我不是和大叔讲起过三江瑶人的来历。他们不是从湖南(千家峒)被官军赶过来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平心静气 发表于 2012-5-9 09:35 恭城船上人464 / 作者:茶江源 / 帖子ID:16560
以前在黄家圳发生看见老婆(媳妇)又生了个女直接就拽进尿桶溺死。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还有的事。去 ...

重男轻女的事5.6十年代中国各地都有,难道各地河边人家都是黄姓那样的船上人家?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五味子 发表于 2012-5-9 09:51 恭城船上人69 / 作者:茶江源 / 帖子ID:16560
以前重男轻女,出现很多那种事情,我相信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不单单是黄家圳才有,我们黄家圳滴黄家人是乾隆 ...

赞同你说的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茶江源 于 2012-5-11 21:32 编辑
西江 发表于 2012-5-9 11:35 恭城船上人83 / 作者:茶江源 / 帖子ID:16560
作为旁人观察,像黄家圳黄家那么大个家族集中聚居,真不像船上人上岸


恭城的船上人大部分居住在党校下面的河边,即燕岩上游对面,而且人才辈出,比如恢复高考后的恭城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就是女状元黄爱平,现在是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
恭城船上人728 / 作者:茶江源 / 帖子ID:16560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茶江源 于 2012-5-10 21:34 编辑

附:

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爱平  
     来源: 人物杂志社     2010年03月07日
  集中华之秘藏,萃古代之著述的《四库全书》,堪称传统文化的总汇、中华典籍的渊薮。在《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宝典经过整理得以保存和流传。但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禁书毁书活动和骇人听闻残酷血腥的文字狱,也对古代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和空前巨大的灾难。

  晚清以降,海内外学者对《四库全书》纂修问题相继作了有益的探讨和翔实的考证,但终因时空的局限和档案史料发掘不足,许多疑难问题依然扑朔迷离。

  谁也没有料到,对《四库全书》纂修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竟是一位瑶族妹子。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历史学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黄爱平教授。  

            初尝清史研究的甘果

  瑶族妹子黄爱平是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厢镇太平街人。桂林山水甲天下。1955年4月,她就出生在这神姿仙态如情似梦的青山绿水间。她的父母珍爱这个宝贝女儿,却又更爱江山更爱人民。曾经投笔从戎上山打游击出生入死的双亲,解放后当干部做公仆一年四季下乡蹲点服务百姓。他们无暇顾及的女儿跟随当中学教师的祖父祖母,得到隔辈人更为精心的呵护。祖父母呕心沥血教书育人,黄爱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承接了勤奋好学的家风。有机会接触古文典籍的她,偶诵“子曰诗云”,倒也心有灵犀。上高中时,黄爱平就品学兼优,却因“文化大革命”而前途黯淡。怜才惜玉的老师为弟子生不逢时而长吁短叹:“可惜了,没有考大学的机会?”高中毕业时她一波三折被推荐到师范学校,这使黄爱平得到了某种慰藉,加入了共青团明确了人生目标则使她热血奔涌。但是“没有考大学的机会”这种遗憾却时时袭扰着她的心。

  平地一声春雷,1977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给黄爱平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求知的渴望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此时,志在必得的决心驱使22岁的黄爱平义无反顾,在一番拼搏之后,她以桂林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学教师的岗位上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来到未名湖畔,尽管当时高校的累累伤痕尚未完全修复,但是,走出“文革”阴影的教师们已然焕发起壮志豪情,他们把高等教育复兴、学术薪火传承的希望,寄托于这批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学子身上,教做人、教知识、教治学不遗余力。

  圆了大学梦的黄爱平,格外珍惜这弥足珍贵的机会,四年时间,她受到了扎实系统的基本功训练。驰骋于古典文献学这个边缘学科领域,她除了潜心研习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目录、版本等基础知识外,还广泛涉猎了文史哲等各学科的知识。有一次,做古代文化史课程作业,黄爱平自选题目,搜集资料,对“清代南书房”作了一番周详的探索,独到的见解,颇受老师称道,文章被推荐到中华书局主办的《文史知识》发表。这次成功的尝试,使黄爱平看到了科学研究的曙光,也为她日后学习清史打下了伏笔。果然,大学毕业时,黄爱平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报考的全力投入和考试当中突发的一场重感冒,使她的体重只剩下39公斤。  

           解开《明史》撰修之谜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是国家为纂修《清史》而设置的学术机构。这里有许多驰誉史坛的一流学者和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术环境。黄爱平在这里如鱼得水。导师戴逸、王俊义根据她原来的知识基础,为她确定的学术研究方向是清代学术文化史。

  入学后先上基础课,导师开列的一长串参考书目令人望而生畏,黄爱平却按图索骥刻苦攻读夜以继日,她摒弃社会变迁的喧嚣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在学苑中饱览湖光山色。如一泓平静的秋水偶然翻起浪花,黄爱平在读到清代撰修《明史》问题时怦然心动。她惊奇地发现:对于撰修《明史》的经过,时人记载歧异,后人评说不一,尤其是对撰修《明史》的关键人物万斯同和王鸿绪,人们或褒或贬评价截然不同,而且都没有讲得很透彻,就连梁启超这样的大学者也难辨真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黄爱平去请教导师。导师欣喜地说了一番令她终生难忘的话:“学术研究往往从疑问开始,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应该自己着手去把它们搞清楚。”黄爱平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一时间,她废寝忘食辗转奔波于京城内外各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处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甚而远在江浙一带,万斯同和王鸿绪家乡的图书馆、博物馆也成为她探访的目标。一番大海捞针般的寻觅,沉甸甸的收获让她喜出望外。她奇迹般地找到了九部历尽沧桑却保存完好的《明史》稿本,包括纂修官的原稿、历次修改稿、最后定稿。其中就有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由万斯同主持编撰的纪、传、表、志俱全的第一部《明史稿》;有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经王鸿绪考订、修改、润色过的列传底稿,上面留有褐、朱、红、淡墨、深墨五色笔迹,真实记录了王鸿绪先后五次修订史稿的历程;还有50名修史官员及其友朋的文集、笔记。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使黄爱平得以拨开历史烟云从容厘清《明史》撰修过程中的谜团雾幛,恰如其分地公正评价万斯同、王鸿绪等关键人物和众多学者的历史功绩及得失短长,写出了《万斯同与明史纂修》、《王鸿绪与明史纂修》、《明史稿本考略》等一组文章,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考述《明史》编修,使黄爱平受到了一次全面的锻炼,她从此如生羽翼,翩然进入科学研究的境界。黄爱平至今难以忘怀导师的点拨和各方人士的襄助。天一阁本是文物单位,对外并不开放。当得知黄爱平专程来这里查阅史料时,便破例为她提供方便。她每天来这里翻阅万斯同的《明史》稿本。工作人员告诉她:你是研究利用这部书稿的第一人。

  在《明史》撰修研究中小试锋芒后,黄爱平迷上了清代史学史,她很想沿这个方向走下去,导师却不失时机地对她点拨:“你古典文献学功底扎实,这是研究清代学术文化史的独特优势,应该按预定方向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导师希望她从研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入手,对这个学派的宗旨、主张、成就和局限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虽然对清代史学已经爱不释手,黄爱平还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导师的“宏观调控”,把研习的重点回归到清代学术文化,着手研究乾嘉学派。黄爱平最初设想对乾嘉学派的典型人物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做总体研究,后来她发现这四个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主张并不一致,遂将研究范围缩小到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不久,中国训诂学会在扬州召开段王学术讨论会,黄爱平应邀赴会,并以论文《七十年来段玉裁和高邮二王研究状况述评》博得赞誉。与会专家学者跟她开玩笑:“看文章文风老辣,本以为作者是位老先生,大会发言时才发现是个女孩子。”撰写硕士论文时,黄爱平已把研究范围收缩到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并尝试把学术史的研究与专门学问的探讨结合起来,论文《乾嘉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学术研究》得到全体答辩委员的嘉许,后来发表于《清史研究集》,并被收入台湾出版的《中国经学史论文选集》一书。
  冲击“四库全书纂修研究”

  获得硕士学位这年,黄爱平刚满29岁,她所面临的婚姻家庭、生儿育女、照料父母诸多问题件件紧迫,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业发展的势头驱使黄爱平激流勇进,她毅然决定报考博士研究生,并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一届博士研究生,导师仍然是戴逸和王俊义。师生们又一次聚在一起,审时度势,分析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展望清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黄爱平的特长,共同商定把“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作为她博士论文的选题。导师明确要求:“超越前人,后来居上”。

  这个选题学术价值很高,但研究难度很大。许多学者望而却步,原因是史料的搜集与挖掘举步维艰。恰在这时,黄爱平得到了一则令人鼓舞的消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刚刚增编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史料”。经过多方联系,档案馆应允黄爱平优先使用这批档案。为了赶在送交出版之前看完这部分珍贵的文献,黄爱平早出晚归,在8个月的时间内,每天中午用方便面充饥,一鼓作气完成了阅读计划,摘抄的材料近一尺厚。在此期间,她还大量翻阅了有关档案卷宗,从中披沙拣金,收集到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其中乾隆朝报销册还为她日后考述《四库全书》副本是否存在提供了佐证。此外,实录、起居注及数百名撰修人员的文集、信札、笔记、稿本和版本目录类文献,她都搜罗备至。她是想穷尽这个题目的所有资料,避免造成遗憾。戴逸先生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有关《四库全书》内容的卡片资料交给她使用。

  把握这丰富的史料,黄爱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对《四库全书》纂修的全过程,从时代背景、具体缘由、机构组成、书籍采征、编纂校勘、禁毁删改、缮录收藏、刊刻补遗到分类编目、撰写提要及全书的历史变迁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证;对编纂《四库全书》涉及到的诸如禁书与文字狱、翰林院底本、阁书校勘、《四库全书总目》的成书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都做了翔实的考订论证,解决了学术界长期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许多问题。

  黄爱平在这部学术专著也是她的博士论文《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强调《四库全书》的产生,是中国封建文化进入全面总结整理阶段、古代学术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个人意志和偶然因素;她把《四库全书》与法国《百科全书》做了对比,揭示近代中国落伍的思想文化根源;在《四库全书》纂修期间,征集和禁毁了多少书籍,长期以来人言人殊,无从定论,黄爱平根据原始档案材料作了考校分析,判断征书13051种,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00部以上,销毁书版83800余块。

  在《四库全书纂修研究》这部高品位的学术专著中,黄爱平还比较得体地辑入了读来妙趣横生的珍闻佚事,如庋藏《四库全书》的内廷四阁仿照了宁波天一阁的建筑规制,“武英殿聚珍版”的得名等等,特别是关于《四库全书》的历史变迁及存世的《四库全书》庋藏状况的介绍,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变迁、民族兴衰的写照,这些都如锦上添花,使这部专著更富特色。

  在完成《四库全书纂修研究》这三年的时间中,黄爱平几乎没有节假日,甚至难得与家人团聚。该书出版后,博得学术界多方的好评,并获得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黄爱平的学术成就,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韩国出版了《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文版。日本学者撰文介绍这部专著。1998年5月,台湾故宫博物院和淡江大学共同主办以《四库全书》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首届文献学学术讨论会,黄爱平应邀宣读论文《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观与清中叶的学术思想走向》,获得好评。会后,她还到中兴大学、暨南大学作关于《四库全书》的学术报告,受到师生的欢迎。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她还到加州圣地亚哥大学、伯克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高校,以《四库全书》为主题做学术演讲。

  当中华民族又逢盛世,《四库全书》的话题再度升温,《四库全书存目丛刊》、《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全书总目》陆续整理出版,《四库全书》电子版提上日程,众多的编者和商家都慕名而至,向她咨询求教,索要书籍,聘她做编委,请她写书评。她还参加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工作。

  2000年年底,香港阳光卫视杨澜工作室“国宝”拍摄小组,专程来北京到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室拍摄文津阁《四库全书》,并特请黄爱平就《四库全书》及其纂修问题做了三个小时的学术报告(未完待续)。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茶江源 于 2012-5-10 21:36 编辑

           再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光华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黄爱平留在清史研究所当教师。虽然她对《四库全书》纂修和《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尚未终结,但她的主要精力已经转到清代学术文化史研究方面。宋明理学的衰颓,清初实学的发皇,清代汉学的鼎盛,乾嘉史学的发展,经世思潮的兴起,都纳入了她的视野。而着力最多的还是18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还是“乾嘉学派”。研究清代学术文化是一项艰深厚重的事业。清代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集大成阶段,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和转折时期。这个时段名家辈出,著述如林,思潮迭起,流派纷呈,留存至今的注疏、论说、考证、文集、札记千缃万帙。面对汹涌澎湃的文化激流和难以卒读的历史文献,黄爱平以其柔弱的身躯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从容面对。她从清代学人、学术、学派、学风等专题研究做起,力求对有清一代的学术文化,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评价,精细入微地掸拭历史的尘埃,重现古代文化思想的光华。

  黄爱平的研究注重资料、讲究辨析、崇尚实证,某种意义上从她身上可以找到“乾嘉遗风”。她撰写的代表性论文,包括《毛奇龄与明末清初的学术》、《戴震的义理说与清中期的学术思潮》、《18世纪中国社会思想界的双峰星座——论戴震和曹雪芹对理学理欲观的批判》、《凌廷堪学术述论》、《钱大昕与乾嘉考据史学》、《阮元学术述论》、《〈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商兑〉》、《刘逢禄与清代今文经学》、《论乾嘉时期的今文经学》、《乾嘉时期边疆史地学述论》、《乾嘉时期的社会变化与经世主张》、《论清代乾嘉时期的经世思潮》、《论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等等。以这些论文为坐标点,连缀起来既可以描绘出清代学术的发展轨迹,也可以描绘出黄爱平的治学历程。

  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领衔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于1994年开题后,黄爱平全力以赴投入其《思想文化卷》的编撰。截取18世纪这百年时光,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做宏观比较研究,是这项课题的主旨。俯瞰逝水般离去的年月,聆听雷鸣般的古代回声,体验斜阳的辉煌,玩味着历史上诸多可能改写的篇章,辨识个中预示社会变迁的消息,黄爱平以高屋建瓴的磅礴气势,振聋发聩的犀利笔触,完成了这部28万字的分卷。

  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中,黄爱平对18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面貌及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做了全景式的概括和描述,其中包括:清统治者文化政策选择的双重性;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流派——汉学的发展、鼎盛和终结;学术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清理;汉学在《四库全书》撰修和各门专科学术,如经学、小学、史学、校勘、辑佚、目录等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知识界精英对传统文化学术的认识等等。在很多问题上独树一帜,提出了新见解。

  以往人们的认识是:汉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清统治者实行高压政策即禁书、兴文字狱的产物,学者们全身远祸,不敢接触现实,一头钻进古书堆,去做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目录、版本、辑佚、辨伪之类的工作。黄爱平在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认为,汉学的形成发展演变,受到清统治者文化政策的重要影响,但也不能忽略当时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应重视学术自身逻辑发展这一内在因素。

  18世纪清代学术文化是不是仅有汉学?以往人们并无透彻的研究。黄爱平认为,汉学在清代学术文化舞台曾经占据中心地位,但是对于处于边缘的学术流派和一些潜滋暗长的东西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哲学、文学、艺术、绘画等领域,当时被视为“异端”的文化学术现象,恰恰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先驱者们新思想萌芽的闪光。黄爱平特别列举:曹雪芹创作文学巨著《红楼梦》,通过对封建家族的盛衰、女性命运的描绘,传达出他对封建末世来临的思考;著名汉学家、思想家戴震通过对宋明理学“理欲观”的批判,揭露理学“以理杀人”的本质,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被称作“扬州八怪”的画坛劲旅其代表人物郑燮,以个性的阐扬为特征,其“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真实写照了他怒不同人、自立门户,背离封建传统理念的鲜明倾向;当时领军诗坛的袁枚,以“性灵”为标准,崇尚个性,强调自我,抒写真情,打破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束缚,使清代诗歌彻底摆脱了宗唐宗宋的阴影,走上了真正自由发展的道路,流露出反对封建、追求民主的进步思想。黄爱平认为,这些星星点点的现象说明,18世纪已发展到熟落程度的封建社会,其固有框架和体系已经容纳不下代表社会历史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的新因素。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研究清代的“经世思潮”,过去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之际,或集中于嘉道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之时。黄爱平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新见解:经世思想在18世纪固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在汉学盛行的同时,一部分学者已经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其中的封疆大吏,早已为盐政、漕运、铜政、人口、治河中的种种矛盾所困扰,思考改变陈章旧制。18世纪中叶以后,经世思潮就已崭露头角,表现在关注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新发掘并阐扬沉潜千年但又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今文经学,以及出于认识边疆、治理边疆、巩固边防需要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边疆史地学等等。

  18世纪有没有中外文化交流?黄爱平认为外国传教士客观上充当了中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虽然当时清统治者采取禁教政策,但是中外文化交流只是处于低潮而没有停止。举例说,对改变中国士子传统观念有重要影响的两件大事,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一是“日心地动”说的传入,二是地图测量与绘制技术的传入运用,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铜版地图》就是此时绘制的,可惜的是,这两幅地图被深藏大内、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18世纪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没有去进一步地了解西学?黄爱平认为,这反映出中国和西方各自不同的“世界观念”。当时西方知识界对中国十分关注,大量编纂出版了有关中国的书籍,西方启蒙思想家甚至以中国为参照系,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中国文化曾经为西方上流社会所崇尚,茶叶、瓷器乃至园林建筑在当时的西方国家非常流行。而中国知识界在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影响下,对西学或者简单地斥之为离经叛道、不足为训,或者附会为“西学中源”姑妄听之,无视中国古代学术与近代西学的本质差别。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的隔膜和淡漠以及世界意识的肤浅,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海内外学者对汉学家考据背后究竟有没有“义理”进行探讨,黄爱平以论文《18世纪中国社会知识界对妇女命运的关注》陈述己见。她认为,封建伦理和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禁锢,经过数百年来宋明理学的强化,在清代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如从一而终,夫死当从死或守节,甚至一聘定终身,为早亡的未婚夫婿守志、殉节,等等。18世纪的汉学家通过对古代礼制的考据,从“三礼”中找到关于“继父”的记载,用以说明“圣人”并不禁止妇女再嫁。这是汉学家以考据寻义理、阐发自己思想主张的典型例证。黄爱平进而说明,考据学家寻求“义理”表达思想的途径,一是把后世学者附加在儒学经典上的歪曲性解释剔除掉,恢复经书原貌和经义原解;二是在批评理学家随意附会的同时,通过疏解儒学经典的概念和术语,来寻求“圣人”之道,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黄爱平认为,海内外学者的这种探讨,是清代学术文化史研究的新突破(未完待续)。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0 2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茶江源 于 2012-5-10 21:37 编辑

                关注与呼吁

  黄爱平到祖国宝岛台湾省参加学术会议,得知台湾现领导人搞“台独”,拟议修改中小学教学大纲,只讲台湾历史,台湾学术界对此深表忧虑。黄爱平认为这一做法包藏祸心,非常值得警惕。同时,她对大陆青少年历史知识贫乏的现状也并不满意。她说:“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为社会做贡献,首先要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播放后,纪晓岚成了热门话题。应首都报刊之约,黄爱平写文章介绍历史上的纪晓岚其人其事。但她觉得这样几篇势单力薄的文章与影视节目的轰动效应相比微不足道。她主张,应该用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传播方式,向青少年介绍真实严肃的历史,而不是戏说——经过艺术加工扭曲的历史。历史课堂要生动活泼,还要开辟多种途径加强历史知识普及教育,扶持普及性历史读物的出版。她身体力行,正在撰写一部关于《四库全书》的普及读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学术讨论会,安排代表们参观了一处对外不开放的院落。黄爱平看到,这里地砖凹凸不平,杂草丛生,油漆剥落,一派残破悲凉景象。工作人员说,这里就是“寡妇院”,是清代“大行皇帝”嫔妃的聚居之所。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从这里可见一斑。虽然“未亡人”们无衣食之忧,可是精神极度空虚,只能以烧香打坐拜佛念经打发时日。即使贵为皇帝嫔妃,即使仍然青春年少,同样要在这寂寞凋敝的冷宫中销蚀生命。黄爱平说:“历史在这里积淀,对人的心灵是一种强烈的震撼。一定要保护好这无声的课堂。”

  到扬州参加清代汉学扬州学派研讨会,黄爱平特别去拜谒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参观当年大小盐商或雕梁画栋或青堂瓦舍的住宅,穿小巷过短桥探访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的故居,寻找当年如日中天的汉学殿军的流风余韵。看到碑刻断裂倒地、房屋年久失修,曾经点校过《阮元年谱》的黄爱平痛心疾首,她直言相谏当地政府:保护好名人故居,保护好文化遗存,把扬州优良的民风民俗延续下去。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早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清史所的老师就提醒她,要有一辈子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在十几年的求学和治学经历中,黄爱平兑现了当年的承诺,而且在精神上有了新的升华,前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至理名言,成为她追求的治学境界。

  徜徉于古典文献之中,与先哲前贤对话,黄爱平也并非整日里在故纸堆中过着苦行僧式的日子。她灵巧地裁剪光阴、装点生活,既乐在学问之中,也乐在学问之外。她经营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也努力在尽一个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责任。她喜欢听音乐、游泳、舞剑、打拳,还是学校太极拳代表队的队员。然而,无论是丰富生活、愉悦性情,还是增长见识、开阔胸襟,她魂牵梦萦的还是做好学问。

  十几年前,她去北京图书馆古籍阅览处时,那里还点着煤球炉子,大风朝烟囱中一灌,满屋子都是呛人的烟尘。而如今的国家图书馆已是窗明几净,冬暖夏凉,但是读者却有与日递减的趋势。那年中秋节,整间阅览室只有她一个人,这不免使她怅然若失。而有志于研究清代学术的学生寥若晨星的冷落局面又使她忧心如焚。她心中思忖,这或许是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现象,可还是禁不住大声疾呼:“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大力提倡执著、淡泊、踏实、创新的学问精神,认为“执著为治学之本,淡泊为治学之境,踏实为治学之法,创新为治学之魂。”

  2000年9月,是黄爱平的家乡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十周年的日子。近乡情怯的黄爱平,在瑶乡父老面前历来守口如瓶,从不张扬自己的学术成就,但到底还是走漏了风声。县领导和乡亲们千呼万唤这位瑶家女儿回恭城参加庆典活动。电话一个接一个从瑶乡打到首都北京,每一次都令黄爱平热泪盈眶、浮想联翩:那里有滋养她的山川土地,那里有哺育她的师长亲人,……她终于下决心暂别重病在床的慈母,放下手中的教鞭和卷册。得知她将回故乡的消息,恭城县庆筹备工作简报发长文专题介绍《县庆嘉宾——黄爱平》,《桂林日报》“漓江之子”专栏发通讯介绍黄爱平的业绩。瑶族妹子为家乡增了光,她没有辜负瑶乡人民的希望。

  县领导们来看望黄爱平,同她座谈,并赠送给她两套瑶族女儿装。穿戴灿若云锦的自己民族的服饰,神彩奕奕的黄爱平和喜笑颜开的姐妹们一起照相,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永恒的瞬间。黄爱平没能给家乡带去丰厚的赠礼,只是把她撰写的专著和论集悄然送到县图书馆和恭城中学图书馆,以此作为对家乡人民的一点心意。但谁都知晓这特别的礼品所包容的深刻内涵,正如她对前来访问的恭城中学的同学说出的发自肺腑的几句话:心怀高远,脚踏实地,不忘根本。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5-11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茶江源 发表于 2012-5-10 21:02 恭城船上人366 / 作者:平心静气 / 帖子ID:16560
重男轻女的事5.6十年代中国各地都有,难道各地河边人家都是黄姓那样的船上人家?

怎么解释他们从福建漳州来到这五岭化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