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8 2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油茶 以茶叶为基本原料,清明茶、谷雨茶、白露茶为上品。制作方法,先将泡软去烟味的茶叶放入茶锅中,再放生姜、花生、蒜片等佐料一起锤打,并不时旋转搓揉,待茶锅冒烟发出沙沙响声时,再倒入适量热水,茶水沸后放盐,起锅滤入碗中。俗语“油茶不进罐,进罐(味)去一半”,即是要边打边喝。另说“打油茶没法一水赖锅头腊”,是说在制作时不能心急,要打至锅热,放热水而不能放冷水,否则“快性婆娘冷水茶”,喝起来淡水无味。喝油茶要边打边喝,慢慢品尝,因为“一杯苦,二杯涩(甲),三杯才是好油茶”,各有其味。油茶起源于喝清茶。将茶叶生姜和水放于罐中,慢火煨煎,趁热饮用。现在瑶族老人偶有制作,称为“斋茶”。以后经慢慢实践总结,先将茶叶进行煎炒再放入油盐,味道比斋茶大不相同。现在在山区梅山瑶中,仍有部分以大锅煮茶之俗,俗称“煮茶”。油茶源自于瑶族,盛行于北乡栗木。栗木最早用茶锅、茶锤、茶滤制作油茶。1930年代油茶由北往南传至嘉会、西岭部分村庄,1950年代传至县城,1980年代普及全县,经县城人总结,油茶要浓(念),首先要有好茶叶;油茶要香,必须放葱蒜等香料;茶色要黄,必须与花生仁锤打,这样才能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标准。这些技术和经验,又逐步反馈至平原农村以至瑶山。至1990年代,山区的大锅茶改为小锅茶,煮油茶变成打油茶。油茶有健脾胃,壮精神的作用,热天喝可预防中署,冷天喝可预防感冒。初喝油茶,感觉味道苦涩,如同中药,试喝几次,又能上“瘾”,欲罢不能。1985年代后油茶传至沙子、平乐,渐为平乐人所接受。1995年油茶传至桂林,油茶馆、店渐次增多,为桂林人所乐道。喝油茶、打油茶已成为桂林人节假休闲的一种趣事。2000年以后,来恭城旅游客人渐多,白天二十多家油茶馆客源不断,晚上三四十个油茶铺生意红火。“到恭城不喝油茶,等于白来恭城耍”,2005年“恭城油茶”已经桂林市人民ZF批准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佐餐食品,在农村以自已生产加工的食品为主,如花生、黄豆、玉米、红薯、芋头、米花、麻旦以及各类糕粑和面食品。自食的简单一点,待客的丰富一些。北乡平地瑶中餐待客,先喝油茶后喝酒,有“三茶四酒”之俗。梅山瑶晚餐待客,亦先茶后酒,若再有客至,必煮茶喝两碗再入席喝酒,此俗至今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