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了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冷血动物才能维持体温,哺乳动物才有了生物节律。
你相信吗,经常晒太阳,还能预防糖尿病。这是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汉堡年会上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晒太阳有个「影子法则」,多晒和少晒的人身体差在哪?
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告诉你晒太阳多和晒太阳少的人,到底差在哪儿。
荷兰马斯特里赫大学研究小组对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了一系列代谢测试,参试者平均体重指数30.1,平均空腹血糖8.1毫摩尔/升。试验期间,参试者的膳食及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参试者8:00~17:00随机接受日光暴露或人造光照射。两次干预至少间隔4周,每次持续4.5天。
晒太阳有个「影子法则」,多晒和少晒的人身体差在哪?
对比结果显示,在自然日光或人造光干预期间,参试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值(4.4~7.8毫摩尔/升)的时间占比分别为59%和51%。这表明,多晒太阳更能稳定血糖。? 自然日光干预期间,参试者的呼吸交换比更低,说明暴露于日光下时,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更容易转化为能量来源。? 此外,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的两种基因Per1和Cry1在自然日光下比在人造光下更活跃。研究者表示,这一结果表明,晒太阳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新陈代谢更趋正常,有助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及肥胖等代谢异常。 晒太阳相当于免费的“补药”,除了有助控糖外,晒太阳多的人,在以下7个方面比他人更有优势。当阳光照射到皮肤的那一刻,维生素D的合成就开始了。人体内80%的维生素D,需要通过日晒经皮肤合成。晒太阳就是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办法。
晒太阳有个「影子法则」,多晒和少晒的人身体差在哪?
当早上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转变为电信号,大脑就会启动人体的“白天模式”,褪黑素会停止分泌,同时开始生产令人快乐的血清素。轮班工作者会导致昼夜节律与环境不一致,容易引发睡眠障碍。幸运的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发现,上夜班前接受40分钟的光照,可以缓解疲劳、减少工作错误,睡得也更好。晒太阳太少,会导致大脑分泌的褪黑素增多,加剧人体困倦;同时,它会抑制脑内“快乐激素”5-羟色胺的生成,让人沮丧。临床上,因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导致的季节性抑郁很常见。血液中的维生素D,可以「引钙入骨」。老人容易缺乏维D,冬天应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有助预防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减少跌倒风险。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发现,维D水平不足,会导致脑容量低,痴呆症和中风的风险上升。如果将维D水平提升至正常范围,至少将有17%的人群患病风险降低。
晒太阳有个「影子法则」,多晒和少晒的人身体差在哪?
医学研究发现,晒太阳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研人员分析了186个国家的数据,发现阴天较多的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往往较高。
- 发表在《环境健康展望》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与每天日晒小于1小时的人相比,每天日晒1小时以上的人,乳腺癌风险降低了16%。
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阳光暴露可能会增加皮肤癌风险,但也可以收获以上好处。那么,怎么晒太阳安全、有效、获益大?简单来说,冬季紫外线强度较弱,可选择在中午晒;夏季紫外线强烈,就要选在早晚。若想在一天内找到晒太阳的最佳时间点,看影子长度是个不错的方法:? 当你的影子是身高的2倍,甚至更多时,紫外线指数最安全,可以不需要防护,好好晒一晒;? 当影子在1~2倍身高长度范围内时,晒太阳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安全;? 当影子短于身高,紫外线可能在30分钟内对皮肤造成伤害;? 若影子长度不到身高的一半,紫外线在15分钟内就可伤及皮肤。
晒太阳有个「影子法则」,多晒和少晒的人身体差在哪?
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20分钟,即可满足机体所需;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30分钟内。在高海拔和长期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由于缺氧会加剧骨量丢失,需延长日晒至每天30~60分钟,不过要做好防晒工作。晒太阳的最佳地点当然是户外。但如果非要改在室内晒太阳,是否可行?有研究表明,隔着窗户玻璃,所需波段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足50%,若距窗口4米,仅有室外的2%。所以,如果不得不在室内晒太阳,应打开窗子,让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一般而言,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所以,“夏天短裤、短袖,冬天露出手”就是不错的选择。晒后可以多吃果蔬,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抑制黑色素生成,防止晒斑。总之,多晒太阳,不仅能给身体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开放、阳光的生活方式,这会在多种疾病的防治中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