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恭城苔塘村,有6对中越跨国夫妻。6位越南媳妇在这里生活了或长或短的时间,她们学会了恭城话,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生活,打起油茶来,更是动作麻利,一点不逊当地人。
苔塘村属于恭城栗木镇,与灌阳县洞井瑶族乡接壤。9月6日,记者在苔塘村看到,一栋栋设计新颖的楼房,很是抢眼;绿油油的稻田,平整而富有生机;村里种植的马蹄等经济作物,长势良好。
美了甜了!恭城这个村子来了6名越南媳妇
28岁的李小燕嫁到苔塘村已经有2年,她和丈夫付帮发已有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快请进,我们打点油茶喝!”当记者来到李小燕家,这位越南媳妇用地道的恭城话欢迎来客。李小燕皮肤微黑,大眼睛,长睫毛,笑起来一口白牙。
李小燕来自越南河内的农村,她告诉记者,她2016年就到中国上海打工,后又辗转到南宁。她的表姐嫁到了栗木镇,经表姐介绍,她与苔塘村的付帮发相识相恋,最终喜结连理。
在苔塘村,还有另外5名越南媳妇,她们比李小燕更早嫁到这里,年纪和李小燕相仿。
美了甜了!恭城这个村子来了6名越南媳妇
苔塘村委副主任、支委委员陈建梅是当地一名村医,村里的越南媳妇她都接触过。陈建梅说:“她们生孩子后,我会上门做回访,查看她们的身体状况。这些越南媳妇要办签证回老家,也会到我这里开证明,因此交流还算多。”
据了解,6名越南媳妇大多是“90后”,现在都有孩子了。她们普遍反映在恭城的生活条件好,很适应这边的生活。
外来媳妇本地郎,最让人好奇的就是他们如何沟通,生活饮食上能习惯吗?
李小燕笑着说:“恭城这里太好了,我真的很开心。”她刚来的时候不会说当地话,但是丈夫、婆婆和嫂子都很和善,天天教她,聪明的李小燕不到两个月就学会了。
懂讲恭城话后,李小燕常去村里串门,唠唠家常,还与乡邻结伴去赶集,生活得有滋有味。
在饮食方面,火锅刷新了李小燕对美食的认知。她说,在她的家乡大多是吃凉菜和炒菜,嫁到恭城后,冬天常常吃火锅,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更让她着迷的是喝油茶。起初她喝不习惯,可没多久她发现自己每天不喝三碗油茶,就感觉不是滋味,之后自己也学会打油茶了。
在李小燕家里,记者见她边捶茶叶边放姜,手法熟练,喝油茶的时候还提醒客人,这是第一道油茶还有点苦,第二道油茶味道会更香……付帮发笑着说,现在妻子也成了油茶迷,每天都要打油茶,打油茶的水平很高,平时家里来客人,都指定她打油茶。
在6名越南媳妇中,有两个是亲姐妹,姐姐叫陈视莲,妹妹叫陈小香,她们来自越南乂安省。
刘文耀说起妻子陈小香,言语里满是欢喜。2014年,他和陈小香在广东打工时,经陈小香的姐姐陈视莲介绍相识,两人恋爱一年后结婚。
美了甜了!恭城这个村子来了6名越南媳妇
“她很勤劳,脾气好,家人和邻居都很喜欢她。”刘文耀说,刚到恭城时,陈小香言语不通,但不出一个月就能讲恭城话了。村里过年过节,办喜事办酒席,干活的人群里总是有陈小香的身影。
刚开始来到恭城,家里人吃东西口味比较重,陈小香有些不习惯,细心的丈夫会在网上帮她买很多越南特产,每餐饭都给她加上一些越南菜,直到她渐渐习惯了恭城的饮食。陈小香说,丈夫体贴她,婆婆更像亲妈妈一样疼爱她,不但教她当地的风俗,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婆婆知道我喜欢吃肉不爱吃青菜,每次赶集都买好多肉回来”。
陈小香和姐姐陈视莲两家相距几百米。陈视莲的儿子已经6岁了,不幸的是丈夫在孩子还不到1岁的时候,发生意外去世了。
陈视莲一直和婆婆还有奶奶相守。她告诉记者,她从来没有后悔嫁到恭城。“这里的民风淳朴,人和人之间相处特别和谐,在家中婆婆对我就像亲女儿一样。”
陈视莲和婆婆一起在家种水稻、养鸡。她说,婆婆总担心她一个人太孤单,让她再找个人结婚。陈视莲总是安慰婆婆,她还年轻,要好好做事,好好经营这个家。如果有朝一日遇上合适的人,她也不会放弃孩子,更不会放弃照顾婆婆和奶奶。
这些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让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恭城亦是如此,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去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如今很多人返乡创业。李小燕和丈夫结婚后,就在家打拼,种了玉米,养了猪,农闲时打点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充实、幸福。
李小燕特别勤快,家里也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她在自家的小院里,种上了观赏性植物,摆上石凳,空闲时就坐在石凳上刺绣。她告诉记者,她是苗族,在家的时候她们喜欢穿自己民族的服装,目前她在恭城还没能认识苗族的朋友,因此她还不太了解这边苗族的风俗习惯。她特意在网上买了一套越南的苗族服装,平时她还坚持自己绣衣服,“等绣好了,我就寄给越南的姐姐”。她知道恭城瑶族人口多,也有当地的刺绣技艺,还打算多向当地人学习。
刘文耀和爱人陈小香两年回一次越南老家。此前,刘文耀还把岳父接到恭城来住,一家人逛了恭城的新农村,逛了桂林的两江四湖。陈小香笑着说:“父亲来恭城开心坏了,回到家乡逢人便说恭城好,恭城的农村遍地都是两层以上的小洋楼,人们的生活水平高,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一家人都对孩子特别宠爱。”
来到恭城几年后,几名越南媳妇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与村民相处得特别融洽。村委会还打算,到了春节,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他们要组织这些越南媳妇聚到一起,鼓励她们和本地媳妇组建一支特色文艺队,传播中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