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8 2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公元197X年,我12周岁。
在12周岁的那一年,我在山里小学校毕业。当时,学校的学制是小学5年,初中2年。
由于当时山里学校的师资及教室都简陋,我们山里的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校,是得到山外一个条件稍好些的村校去就读的。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恭城偏远的瑶山还是很封闭落后的;那时,山里还没有修通公路,从山村到山外学校,是需要走10多华里山小路的。
那个时候,山里人的生活还是很贫困清苦的。由于子女多,生活压力大,当时山里的学生家长,是没有能力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的!因而,我们这些山里的学生小升初后,就得在学校住宿求学。
当时山外的这所村校,也没有学生食堂和宿舍什么的!我们当时到这所村校寄宿求学,就得自带夜寝用的席子被子,以及一日三餐煮饭煮菜用的铁锅和碗筷。
我们那时扁担的一头,就挑着被子席子,另一头就挂上铁锅柴捆、及大米油盐书籍。我们当时人小没有太大力气,但为了能获得文化知识,我们只得是坚持!
12周岁,这对于现今的少年儿童而言,或许他们众多还柔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有的甚至还需要父母监督下才能吃饭!而当时的我们,却要离开父母家人,自挑生活家什,自己打理日常生活起居,独自到山外去谋学。时代的差异,令我是时是感叹太多!
我所居的地方,她是一个水库搬迁移民村。当时移民村里的人口不多,我们村当时和我同龄、一起到山外读书的,就只有邻家的一个远房侄姐。
那时,山外村校给我们山里寄宿生提供的,就只是两间教室。男同学一间,女生一间。
我们男生在教室向阳的一面组配床位。当时学校给我们配有上下铺位的床架。在我小升初时,我们山里寄宿生的这间“寝室”兼厨房里,已经有10多个山里少年入住。当时初中的两个年级,山里5个自然村的男生,就都拢在这间教室住,7、8架双层床,早把半间教室塞满!
而在床对向的另一边,就是我们做炊事用的小灶;一人一灶,10多个各式各样的砖石结构小灶一字排开,半边教室里也没有了空隙!
在小灶上头的墙上,各打钉就挂着10多付铁锅及油盐碗筷之类;若大一个教室,竟被我们10多个男生搞得是连走路都得侧身才过!那各人做炊事的柴捆,就只得往铺下方有限的空间里塞了!
我们当时是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在星期6放晚学后,我们就带上老师布置下的作业回家;在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备好下星期6天的伙食和柴捆,就挑着出山走向村校去。
尽管当时“寝室”拥挤,但我们山里的寄宿生们,还是蛮团结友爱的;每当我们谁先煮好了饭菜,准备用餐时,我们总会逐一地叫着还未曾开饭的同学一起吃。尽管这只是礼节性的招呼,但当时在我们看来,它并不是多余!
在我们有好菜的时候,众多同学就不分你我,大家就围坐(站)在锅旁挟菜,其境其情,已是暖心满满。。。
时光流逝年华不在,但昔日少年挑着家什去读书的记忆,至今依然清晰;那种浓浓少年心同学情,它将会在我的心间延持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