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关位于恭城县城东北38 公里处,与湖南省江永县接壤。西汉时叫谢沐关,宋代叫荆峡关,明代叫镇峡关,明末叫龙虎关,民国时期叫桂门关(相对湖南而言),与友谊关、鹰扬关、昆仑关齐名。关南有龙头岭,关北有虎头岭。关前有宝塔岭、犬牙岭相错其左;狮子岭、古岭耸立其右。凡带过兵的人,到此观其地势,无不感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雄奇险峻。山岭错盘间,由北往南滚滚滔滔的茶江,依势蜿蜒,急流飞湍,啸鸣幽谷。山谷长约2000 米,有小径临潭依势曲盘。浩浩林涛,阵阵疏风,更平添几分险峻。当年关门有联曰: 龙蟠八桂山河壮; 虎视三湘日月辉。 面对这天设地造之雄关要隘,清代恭城县令陶墫,有咏龙虎关诗云:“绝壁俯重渊,雄关跨叠嶂。设险二千年,龙虎气何王。万木挺虬枝,百夫列毳帐。楚粤互襟带,壮瑶各揖让。五岭亘始安,到此勿奔放。关前若建瓴,关后若覆盎……”雄关之险峻幽奇,其势自见。 由于恭城地处楚尾粤头,发达的中原文化传入岭南,龙虎关乃必经之要道。从龙虎关南下,沿嘉会乡经县城至莲花镇一带,文物古迹甚多。出土文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鼎、锫、樽、斧、钺,西汉的纺轮、三角石,东晋的青铜弩机、长矛、佩刀等。这些文物古迹足以证明,中原文化经龙虎关传入恭城,已有2700 年的历史。 龙虎关作为一个古老的关隘,亦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自古便为湘桂险隘、兵家要冲。明末,保昌侯曹志建率部将抗清,曾在这里浴血死战。其麾下骁将杨凌云,因大罗山一役击溃清兵,战绩显赫。后因清兵援至,寡不敌众,杨凌云殉难捐躯。龙虎关百姓,感杨凌云之义烈,立“杨公庙”以祭祀。庙堂有联曰: 血战大罗山,明鼎中兴,全仗当年气节; 魂依七星岭,龙关故里,正宜此地蒸尝。 清咸丰九年(1860 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天京回师广西,其部将石镇吉所统人马,由龙虎关进入恭城,直驱平乐府。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央红军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第三军团,于1934 年11 月24 日,在龙虎关一带,击溃桂军周祖晃部。 1944 年,日寇南侵,兵躏三湘,敌师锋芒直逼龙虎关,意欲南北夹攻桂林。衡阳会战打响后,黄埔军校六分校(位于桂林郊外的李家村)主任甘丽初奉命带领六分校全体官兵、学生于5 月18 日开赴龙虎关对日作战。5 月23 日顺利到达目的地后,马不停蹄地进行查看山顶地形、构筑指挥所、掩体、交通壕等布防工作,一个星期内构筑了一个师的防御工事,完成了阵地编成,形成了虎踞龙盘之势。6 月18 日,日军集结一个师的兵力由湖南向龙虎关逼进。19 日凌晨,日军进入有效射程内,刹时,机枪、步枪齐吐火舌,子弹像雨点般射向敌人。鬼子措手不及,被打得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敌指挥官挥舞指挥刀,哇哇大叫,但被守关将士集中火力击毙,无主之敌惶恐撤退。20 日拂晓,鬼子以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疯狂反扑,被守关将士击退。21 日,鬼子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再度向龙虎关发起猛攻。守关将士以炮火进行顽强反击,鬼子伤亡惨重。敌军不断增援,步步逼近山腰,枪声、炮声、手榴弹声回荡山谷,震聋发聩。当天下午3 时许,中方派出飞机增援,美军十四航空队战斗机9 架,在敌军上空轮番轰炸、扫射,打得日寇抬不起头来。此次战役,3 天共歼灭日寇300 余人。22 日凌晨,守关将士接到命令,星夜撤退,将此地防务交由四战区张发奎部九十三军接管。 同年8、9 月间,湖南永明县(今江永县)粗石江维持会长黄彪,在日军顾问友从正治的支持下,经常带人潜入龙虎街、狮子、石螺(今实乐)、古寺等村屯进行抢劫。11 月某日,恭城自卫团副团长苏光甫,调集驻嘉会、莲花的两个中队,以及驻九板的青年救亡突击组共300 余人枪,在夜间将粗石江团团围困。粗石江的士绅闻讯,忙派人挥白旗,请自卫队不要开炮轰击。自卫队限一个小时将日军顾问及维持会长交出,否则开炮。遂将友从正治交湘桂边区指挥部处置,黄彪被以汉奸罪枪毙。 1949 年底,广西全境解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60 年,龙虎关人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关中峡谷深潭地段拦河筑坝,修渠引水。百里长渠,萦村绕寨。泱泱茶江水,汩汩入桑田。1971 年,修通了县城至龙虎关的公路。湘桂客旅商贾,车水马龙。两省比邻村镇特产,多在此集散交易。 1990 年,恭城瑶族自治县设置了龙虎乡。龙虎乡各族人民,凭借恭城是全国生态名县的优势,大量种植无公害水果。由于水、土、气候及科学管理的原因,龙虎的沙田柚,果大、形美、肉厚、味甜、少籽、消渣,深得区内外消费者青睐,被誉为“天然罐头”食品。上世纪90 年代末,著名壮族文学艺术家、《刘三姐》歌舞剧作者之一古笛先生,到恭城瑶乡采风,吃了龙虎的沙田柚,即兴赋山歌一首: 龙虎柚子甜又甜,吃过两片香三年。 因为那年尝一片,香气至今留嘴边。 而今雄关漫道,山川形胜依旧。龙山虎岭脚下的人们,正在继续编织着新农村的温馨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