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8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构造
1、“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翻开欧洲经济史,城市的出现不仅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的结果,而且城市是与封建庄园
经济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相对立的产物。在经济史比较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中,关
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性质、内容与趋向的研究,以 20 世纪 70 年代为分水岭,国际学术
界的主要研究进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70 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强调城乡对立
关系和城市中心的必然走向。这一阶段的研究又存在着两种倾向:其一,许多理论将城市和
乡村(农村)完全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这符合了西欧各国城市刚刚建立时的客观条件与发展
需要,最初的“西欧封建社会的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集市贸易中通行的
平等原则很自然的被带进了城市生活。在集市上进行着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
所有者之间在形式上是平等的”
①
。所以在城市生活中,农奴以及从农奴中分化出来的手工业
者作为商品的所有者与商品交换中交易主体,存在着契约关系,“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
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
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②
。这种契约关系又是以人的独立性
与平等性为前提的。而当时在农村封建庄园,封建地主统治下的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封
建主至高无上,视农奴为贱民,并且当时的社会存在着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封建主是农奴
的主人,视农奴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占有、支配其劳动成果乃至掌控着农奴的生存
权利。所以将城市与农村分离开来进行研究是有其政治原因与历史背景的。遗憾的是,由于
忽略了对此方向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成因的分析,没有更多地分析国别差异和各国城市演
变的不同成因,从而对世界上不发达地区和社会经济演化过程的理解产生了不良后果。其二,
以西方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正统论”(即优先建立和发展制造业,实现都市化的西方发展观)
为主流,区域经济中的都市增长优先理论备受推崇。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
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
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强调把有限的稀缺资源
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效益和投资经济效益明显的城市区位发展之中,强化都市
增长极的牵引力和经济实力,使之同城市周围的农村区位经济形成一个势差,并通过市场机
制的作用扩大城乡差别,引导农村中的生产要素向大城市转移。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上述强
调城乡对立关系和城市中心的必然走向的观点受到了质疑,出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诸
多的实践。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都纷纷选择了城
市、城镇与乡村互动发展的模式,构建了“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和谐发展格局,即大、
中城市、小城镇与现代化的乡村连体并存,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在东亚近邻的韩国,“第三
次国土规划”突出了点(城镇)、线(网状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
容
①
。总之,世界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趋于城乡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方向。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长期以来将人类中心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人类以征服
者、改造者的形象对待自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确实依靠自然界提供的丰富资源,极大地
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由于以往对待自然界只是掠夺性的索取,人类没有将自己视为自然界
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其进行保护与付出,近年来出现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现象迫使人类
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可持续发展观于 20 世纪 70—80 年代在全球兴起,并很快成
为人类发展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此概念第一次作为科学术语被明确
提出是在 1980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文件中。这一文件提出应把
保护和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对可持续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多数人
认可的是 1987 年由勃兰特委员会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
给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将来几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能力的情况下,满足我
们现在需要的那种发展
①
。1992 年 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的《21 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观念,此次会议被认为是里程碑。
由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深刻,内容丰富。它既是经济活动的目标,又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它
一方面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又强调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基本的两个要点,一
是强调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求经济发展适应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在追求生产
力发展的同时,应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而不应因噎忘食,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
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二是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
机会均等。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
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为代价,应在保持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研究的国际比较
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城
市与农村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地域空间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从区
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与农村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二者的关系如何协
调一直以来为众多中外学者所关注与研究。塞克斯蒙 乔达科认为,“把一个社会的发展看成
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系统 当我们思考一个社会的发展问题时,发展意味着单个发展过程的
不断组合 这些单个的发展过程尽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但它们没有必要是完全相
同地叠合在一起的,因此也没有必要以同样的速率变化。”
②
这可以作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的理论抽象。任何事物或客观对象的发展运动,都是通过这个事务或这个客观对象与其周围
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一个地区城市的不断扩展,可以看成是城乡关系相互作用与相互
渗透的结果。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正是城乡相互作用和彼此渗透的结果。城乡一体
化发展理论包括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
乡融合论,以及与西方传统城市化理论相悖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等。
1、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早期城市理论研究专家的构想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发祥地,于 1850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人口
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③
,其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与乡村的贫穷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学
者艾伦 特拉登堡把兴盛的城市和破落的乡村形象地比喻成“大都会”和“殖民地”。他这样
描述二者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凡大都会无比威风地崛起之处,衰败的乡村就蜷伏在它的街
道上—乡村的衰败与贫困成了城市兴盛的必要条件”
①
。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城
乡阶级矛盾的激化。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背井离乡,乡村的手工业
也因为工业革命的冲击而日渐凋敝和衰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和构想
未来社会为目的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
原始雏形。19 世纪初法国杰出思想家圣西门提出的“社会是一座巨大的、复杂的工厂 一
个阶级由从属农业劳动的人构成,另一个阶级由受雇于工厂主和国家的人构成 他们是社
会组织体系的平等成员”
②
这种城乡人口都是平等的思想,是对新型城乡关系的渴望与理想。
傅立叶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更为具体,他所想象的“和谐社会”及其基层组织“法郎吉”,
不仅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而且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思想最早最系统的论述
③
。他认为和
谐社会中不存在工农差别和城乡对立,工业和农业不再成为划分城市和乡村的标志,在一个
“法郎吉”中既有农业也有工业,而且以农业为基础。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
市落后的郊区与附庸,二者是平等的,它们都通过工农结合的“法郎吉”来组成自由劳动以
及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等逐渐消失的统一的社会有机整体
④
。欧文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
提出了改造社会的一整套计划。他主张用“理性的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制度来代替资本主
义制度,这种理性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共产主义“新村”。“新村”不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现
代工业制度,他认为“工业城市是贫穷、邪恶、犯罪和苦难的渊薮;而所筹划的新村将是富
裕、睿智、率性和幸福的园地”。在生产上,新村是“工农业相结合的”,因此能够避免“工
业体系中的居民陷入痛苦和罪恶的境地以及农工的愚昧和堕落”。在城乡关系上,“这种大小
和新村(周围有距离相当的同类新村)能够兼备城市住宅和乡村住宅现有的一切优点,同时
又毫无这两种社会所必然具有的无数不变与弊端”。这种“新村”被欧文喻为“人类社会整个
组织的基石”
⑤
。
西方早期的城市理论研究专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非常重视,如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
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
如果要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
⑥
。城市研究专
家赖特主张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以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以此
使得区域整体得到发展,不仅可以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意一个地
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
2、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
“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
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①
。该段话明确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问题的
重视。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概括。恩格
斯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
水平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
些将要消灭就得分工以及城市和乡村分离并且将使全部生产发生变革的革命因素,已经在现
代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中处于萌芽状态”
②
。他预见到废除私有制后,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组织
起来的社会里,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将“消灭”,城市和乡村将“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要
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社会实体。
公社公民将从事工业和农业生产,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褊狭和缺
点”
③
。列宁和斯大林也曾总结和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两位政治家指出,
消灭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是“共产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
④
,“建立城乡之间的结合”是
“党和国家实践的基本问题”
⑤
。斯大林在总结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也曾指出:
“在几乎是荒野的地方出现了居民众多的新的大城市。旧的城市和工业区也大大发展了”
⑥
。
原苏联成立的 20 多万个集体农庄和 5000 多处国营农场实践性地证明了城市与乡村能够共同
发展。
3、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传统的西方城市化理论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
城乡差别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会永久存在。由此,不少西方学者认为,这种以城市为基础
的城市化理论可以同样应用于第三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加拿大的著名学者麦基教授通过实证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近 30 年来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迁,
农业生产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和商品化,外资输入的增长,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交通
和通讯设备的改善,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逐渐模糊,
并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类型,即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融合
为特征。对这种非城非乡,同时又表现出城乡两个方面的特点,麦基称之为“Desakotasi”
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