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18 14: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探索民族教育规律
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袁
!
贝荣光 覃文延
我县是瑶族自治县,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
生总人数的
%&’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
济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学习方法陈旧,
心理素质不高,智力得不到很好开发,非智力因素
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培养。基于这种情况,我校
成立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
研究》课题组,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
学习质量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民族学生的
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按照及时总结研究结论,推广
研究成果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为学生排忧解
难。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村,文化基础
差,知识缺漏多,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少学生受家
庭经济困难的影响,常为能否完成学业而发愁。为
此,我们加强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工作,经
常举行以艰苦奋斗为主题的报告会、班会、征文比
赛等活动,编印《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小册子发
给学生学习,借以激励学生的意志,培养、提高他
们战胜学习和生活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我们
开展教师指导下的“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学活
动;通过减免学杂费、师生捐助、社会各界资助等
渠道,扶助贫困学生。多年来,我校没有出现因经
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
")
加强制度管理和品德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学
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有不少民族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计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作业马虎,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缺乏钻研精神
和竞争意识,时间观念不强。为此,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还通过组织学习经
验交流会、编印介绍学习方法的小册子《桥·船·
阶梯》向学生推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
惯。
有不少民族学生受生活环境和地方陋习的影
响,生活散漫,不注意个人卫生,组织性、纪律性
差,粗话、脏话多,有的甚至还染上了吸烟、赌博
等陋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立足于学生自我教
育,按照小一点、近一点、具体一点的原则,有计
划、有目标地在学生中持续开展“讲文明,改陋
习,树新风”、“学雷锋”、“学习贯彻《公民道
德实施纲要》”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按照
当代中学生的标准,不断矫正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
良行为。我们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恭城中学学生操行评定细则》等规章
制度编印成《恭城中学学生须知》的小册子,发给
学生学习。通过老师教育、同学监督、学生自省以
及德育量化管理的约束,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
活习惯。
*)
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加强心理素质和
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并不低,但由于受客观
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
思维 单向、浅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
心理素质不高,缺乏搞好学习的韧性。因此,必须
重视民族学生潜在智力的开发以及心理素质和非智
力因素的培养。
+ ( ,
挖掘本校教育资源,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校本
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
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如举办各
种知识讲座,出版中英文手抄报,组建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航模、摄影、书
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开展读书、文艺表演、科技作
品小制作、花卉盆景制作、社会调查等活动。
% " &
查漏补缺,夯实学生知识基础。通过强化训
练和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巩固知识,提高应用知识
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的学
生各有所得。
% ’ &
改革课堂教学,搞好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
强化思维训练,逐步克服学生思维的单向性和表面
化。采用一题多解、“多管齐下”、观察类比、知
识竞赛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
% $ &
加强心理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民族
学生增添学习的动力。通过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
座、心理咨询、个别谈心,广泛开展文娱体育活
动,培养豁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通过艰
苦奋斗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教育活动以及举办艺术节等活动,培养顽强拼搏的
精神,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使民族学生的学习
态度更端正,学习目的更明确。
$(
提高教师素质,为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
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成名师、创名组”工程,加强继续教
育,加强教风建设,加强师德修养,要求全体教师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我们选派中青年教师
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组织老师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
研讨班、培训班的学习,举行研究课、示范课、青
年教师汇报课和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
活动,使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普遍得到提高。
)(
优化育人环境,为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
通过对校园的周边环境、少数民族村落和学生
家庭进行调查和考察,我们了解到,无论是校园的
周边环境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屯或民族学生的家
庭,就教育环境来说,都很不尽如人意,例如淫秽
色情、暴力打斗等影视节目充斥荧屏,权钱交易、
走后门、金钱万能、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
象在社会上泛滥,赌博、封建迷信的风气在不少农
村蔓延,这些都对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
负面影响。不少民族学生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
境较差,父母文化水平低,不懂得怎样培养和教育
孩子,加上经济上的困难,使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需要得不到满足,也都影响着民族学生的成长。为
此,我们从教育引导着手,在学生中开展远离黄、
赌、毒和营业性网吧活动以及告别“两室三厅”%电
子游戏机室、桌球室、舞厅、录像厅、卡拉
*+
厅&
活动,提高学生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开办家
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
文化氛围和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掌握教育子
女的正确方法。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通过减免学杂费,师生
和社会的捐资助学活动,给家庭经济困难的民族学
生完成学业提供帮助。抓住创建自治区示范高中的
机遇,加大投入,建设科技楼、图书馆、天文台、
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学校的教学装备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加快学校的绿化、美化建设,学校成为
“广西绿色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
用各种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载体,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风气,营造
有利于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校园环
境。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对提高少数民族学
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规律有如下认识:
,(
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依法治
校和以德治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法治和德治是学校
管理的两种主要方式,法治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各
种规章制度来实现管理者的意图,德治就是依靠管
理者的人格魅力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来感染师生
以实现管理的目标。法治和德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
短,因而学校管理必须要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
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
和实施,要体现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思想,学校的道
德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
"(
教育要从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实际出
发。
少数民族学生在知识基础、心理素质、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校的教育
者和管理者只有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的这些特点,才
能找到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才能提高
教育的质量和管理的质量。
’(
正确处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把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和
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上课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
识,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
研究性、开放性、探究性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教学,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知识,在研究
探索中获取和运用知识;作业的布置不仅要有
巩固所学知识的课堂练习,更要有结合民族地
区特点,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的课外练习,
使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性作业中培养自己动脑、
动手、动口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德智体美并举,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
德育体现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性质,影响
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成长,对学生整体素质
的发展和优化具有导向作用;智育是学生成长
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体育是学生形成健康体魄的条件,能为学
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美育能提高学生
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生理、心理、
品德、情操、知识、智力的发展产生全面的积
极的影响。德智体美各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都
有自己独特的功能,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
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美并举,以德
育为龙头,以智育为中心,以体育和美育为两
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不可重此轻彼或顾
此失彼。
’&
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积极创
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必须大力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在加
快现代化教学装备建设步伐,抓好“三风”建
设的同时,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
的教育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我校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
质量的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大力开展教育教
学改革,取得了成效,少数民族学生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被
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
单位、环境教育十佳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
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学校、科技教
育示范学校和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
年被批
准为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