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54|回复: 3

[茶城人文] 清代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的构建———以恭城文庙为中心的考察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8 14: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清代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的构建
———以恭城文庙为中心的考察
熊昌锟 黄永生
(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A080035) 。
① 陶 墫 . 恭城县志·第一卷·沿革[Z]. 台湾: 学生书局影印,1968.
② 谢启昆 . 广西通志·第七册[Z].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 1988. 3812.
[摘 要]清代恭城文庙频繁重修,仅康熙年间就有四次。文庙带动了当地科考和文化的发展,恭城不断
涌现科考中式士子,进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士绅阶层。士绅们活跃于当地社会,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
教育发展,教化当地子民,并确立地方文化秩序。恭城文庙对当时社会和今天都有一定的影响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恭城文庙坐落在今桂林市恭城县恭城镇中
心,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文庙建筑。近年来
对恭城文庙研究的主要著作有李咏《恭城文庙武
庙》,这本书主要概述了文庙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至于文庙对清代地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探讨较为
缺乏。本文以恭城文庙作为切入点,对当时文庙
修建的原因、文庙培养出来的士绅,并对地方文化
的影响做简要的论述。
前 言
早在隋大业十四年( 618) ,置茶城县,唐武德
四年( 621) ,茶城改名为恭城。虽已经建县,但文
庙并未建立,直到明永乐八年( 1410) 恭城才建有
文庙。当时建在凤凰山麓,明成化二十三年
( 1487) 文庙与县署同迁到黄牛岗,就是今日文庙
所在地,明末几经修葺,文庙初具规模


1644 年清军入关,并进占北京,从此明朝进
入了南明的流落政权,其中流落广西有十年之久,
期间战火几次涂炭恭城。到康熙三年( 1664) ,南
明的永乐帝退桂入滇,广西得以暂时安定。康熙
十三年( 1674) ,吴三桂叛乱,时任广西将军孙延
龄闻风而起一同叛乱,这场叛乱长达六年,几乎整
个广西都受战火的蹂躏,桂林文庙“会孙延龄叛,
学宫为兵台,庑殿颓废”

。恭城文庙同样遭到
毁坏。战火过后,地方官员都重修文庙,如康熙八
年,恭城知县曹林韵重修文庙,康熙二十年知县揭
宗本再次重修。清代中前期恭城文庙修建年份,
有 8 次之多,如表 1 所示。
表 1:清代中前期恭城文庙重修纪年
年代 康熙年间
乾隆
年间
道光年间
咸丰
年间
重修
时间
9 20 40 45 56 22 23 11
据清陶墫修《恭城县志》第一卷学宫志整理。
从表 1 可以看出,恭城文庙在康熙年间频繁
重修,遗存下来的碑刻也大多属康熙年间,这为研
究恭城文庙提供了直接依据。
一、重修恭城文庙的原因
文庙又叫官学、儒学、府学或县学,是ZF在
地方设立的正规学校。文庙是士子读书的场所,
同时也是封建王朝推行地方教化的中心,地方官
员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也在文庙中进行文化教育的
推广。那么,为何要在广西恭城重修文庙呢?
首先,恭城处在粤西,是瑶族聚居地之一,而
“边民猺杂处,不占圣教”①,瑶乱在明代时有发
生,当局为之头痛,几经平叛方能平定。恭城地处
广西与湖南的交界地带,是湖南进入广西的重要
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清初的两次战
乱,虽然得到了平定,但是民心尚不稳定。“三藩
之乱”中当时从乱的清朝官员无数,作为镇压叛
乱的两广总督金光祖、广西巡抚陈洪明等大员一
度投降,依附吴三桂。清ZF痛定思痛,认为虽靠
武力征服,然人心不稳,要想对广西进行长久的统
治,必须达到文化上的认同。
康熙十九年,户部郎中王如辰任广西学政,认
为广西孙延龄叛乱是教化不明,人心不正所致。
“夫乱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坏,由学不明也”。
学校教育可以“变习归性,消其柔儒顽桀之气而
纳于仁义中正之途”②。达到“归性”,“消顽桀
气”只能用孔孟之道。他到任之后,大造兴学舆
论,着手复兴地方学校。主动为桂林府学作记,
“余督学粤西,敢兵抚民之暇,首议兴学,以明伦
广教为拨乱反正之第一义,乃进藩泉、郡县吏、博
士于庭,谋即郡学之故而修之。制增于旧,而役不
扰民,盖自是全粤之郡县学,逆风而创者修者接
踵,告成功矣”

。这样,康熙二十年广西各地纷
纷重修官学文庙,时任恭城知县揭宗本也响应号
召重修文庙。
其次,清王朝打下江山后要长久统治整个中
国,必须依靠传统的儒家思想,阐释并发扬其宏
旨,把自己装扮成儒家和孔子忠实信徒。这样,他
们才能得到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消除汉人
的戒备心理,进而承认和臣服清朝统治。为了达
到这个目的,顺治初年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
先师”,“至圣先师”④。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
亲自到山东曲阜祭拜孔庙,“至奎文阁前下辇,由
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首礼”并御书“万
世师表”匾额悬于殿中。康熙二十八年皇帝“领
御制《孔子赞》及颜、曾、思、孟四《赞》”并且“命
翰林官缮写,国子监摹勒,分发直隶各省”⑤。皇
帝如此尊孔崇儒,上行下效,他的御书“万世师
表”及《孔子赞》、颜、曾、思、孟四《赞》颁行并刻成
碑放直隶、各省、府、州、县文庙内。“俾中外人士
咸知,瞻仰是以,遐方殊俗,莫不率其子弟梯航而
上沐浴圣化”⑥。皇帝的尊孔崇儒造成一股强大
的政治力量,推动地方儒学教育,各级地方官兴修
文庙以迎合上意,恭城文庙也就在这种政治氛围
中兴建起来了。
再次,重修文庙是地方官员的一项重要政治
任务,也是任期政绩指标之一,为日后的升迁打下
基础。康熙三十九年贵州贵筑举人田慕芳奉命赴
恭城任知县,第二天视察当地情况发现当地文庙
“殿庑倾颓,诸祠废坠,阶墙倒塌,无有存者”,认
为“此非他人之过也,乃良有司之责也”

。在重
修落成之后,他马上请广西学政高联璧和广西巡
抚萧永藻纂写文庙落成碑记,并立于学宫内。此
外,在清朝官员政绩的考核中文教也是一项重要
内容,所以在恭城文庙的重修中知县田慕芳能在
“新工既竣”而丐余( 广西巡抚萧永藻) 一言以垂
永久,也是追求政绩的行为。同时,当地士绅对地
方官员的支持度也是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士绅
是地方的权威人物,官吏的政绩优略和名声毁誉,
他们都有一定的发言权。
清王朝要想牢固地控制地方社会,在教化过
程中必然要培养忠于王朝的精英分子。康熙年间
恭城涌现出不少人才,其中进士就有 2 人,举人
14 人,恩贡 5 人,拔贡 10 人,副贡 2 人,岁贡 46
人⑧。这是清王朝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精英人才,
他们的言论足以引领地方舆论,行动足以表率乡
里,掌握着当地的话语霸权,引领着当地思想的导
向,是当地的缙绅阶层。
综上分析,重修文庙是为了确立王朝的正统
形象,利用儒学教化地方民众,从精神层面控制地
方社会,巩固统治,是地方官员必须完成的政治任
务。那么文庙在教化方面的职能之一是培养出地
方精英人才,即所谓的士绅阶层。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二、恭城士绅阶层的形成
国内外学者对士绅问题的研究很多,主要有
美籍学者张仲礼在《中国士绅———关于 19 世纪
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一书中以学衔与功名来
划分绅士集团,只要取得哪怕是最低的功名———
生员,都应归于“绅士”集团之行列。整个绅士阶
层可分为上、下层集团,下层集团包括生员、捐监
生以及其他一些有较低功名的人; 上层集团则由
学衔较高的以及拥有官职———不论其是否有较高
的学衔的绅士组成①。费孝通在《中国绅士》中提
出“绅士是退休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属,或者是
受过简单教育的地主”②。瞿同祖认为中国士绅
阶级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非正式权力方式控制地
方事务的权利阶层”。清代的绅士阶层由两部分
组成,一是官员,包括现任、退休和被革职者; 二是
各级学衔获得者,包括文武两科③。虽然说法表
述不同,但他们对士绅的定义有一点是相同的,那
就是士绅受到儒学教育,经历过科举考试,在当地
社会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
恭城士绅阶层在明代就已经兴起,据光绪年
间的《恭城县志》记载,在整个明代取得功名可考
的进士有 1 人,举人 37 人,恩贡 8 人,拔贡 12 人,
副贡 1 人,岁贡 18 人,考取年代失考共有 107
人④,有一定的规模。清初广西历经长达十余年
的战乱,恭城在战乱中亦深受其害,社会和文化秩
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士绅阶层在战乱中受到很大
的冲击,战争导致社会势力重新组合,清ZF为了
巩固统治,需要士绅阶层的支持。此外,清廷在统
治广西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主要是军事移民,此
外还鼓励屯垦移民,再加上后来的商业移民,构成
三大移民群体。这些移民大都来自中原文化较发
达地区,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
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当地文化的恢复和发展。随
着经济的发展,科举考试也在恭城得到恢复,培养
出了大批士绅。见表 2。
表 2:清代恭城科考表
年 代

种 类 数
顺治
年间
康熙
年间
雍正
年间
乾隆
年间
嘉庆
年间
道光
年间
咸丰
年间
同治
年间
光绪
年间
文举
进士 1 1 1
举人 1 11 4 2 3 1 1
恩贡 2 5 1 11 5 5 4 3 3
拔贡 2 10 2 2 1 3 1 1 2
附贡 2 3 3 1 1 1
岁贡 3 46 8 39 19 22 5 7 7
武举
进士 1 1 1
举人 4 4 3 3 5 1 3
科考总数 8 80 23 62 28 40 11 16 14
资料来源: 据清光绪陶
墫修《恭城县志》第二卷选举志整理。
从表 2 可知,康熙年间恭城科考人数最多。
康熙四十年重修文庙中士绅起到主体的作用。
田慕芳到任时,文庙已经有所毁坏,不能使
用,他马上召集地方士绅“定期会议”,共商重修
文庙大计。要重修文庙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和健全
的组织。在田慕芳倡议下,士绅们“按籍捐资,共
襄厥美”,而“诸绅士咸欣然乐从”。文庙重修自
康熙三十九年九月朔旬兴工,次年九月望日告成。
现无法考证当时募集多少资金和如何使用这些资
金,仅从时任广西巡抚萧永藻撰写的《重修文庙
碑记》中查到捐修文庙的士绅,但是具体每个人
捐赠多少也无法考证。其捐修名单如下: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御史萧
永藻譔
知县田慕芳 举人蒋必超 生员齐裴周
敦谕叶开运 岁贡周卜兆 崔之翰

训导植国瓛 张宗璠 李 凰
教谕 张 廉 张同修 周吉士
典史 朱 圻 监生周三策 及通学等捐修
巡检 丁应荣 陈其智
章元零 萧 韵
在人事组织上,田慕芳让士绅们“各陈所
愿”,共同讨论组织方案和分工合作具体事宜,据
《重修文庙碑记》记载,这次重修组织严密,或“分
调执事,鼓舞众志”,或“协力调度,经画规模”,或
“承催众资俾财用”,或“购材经费,量入为出”,
“董理鸠工”。建造过程有序进行,“首建圣殿,次
及两庑,又次及棂星侧戟诸门,又次及启圣乡贤名
宦祠,最后而及明伦堂、衣冠厨膳诸所”。
进而查考上述文庙捐修及组织人员,他们均
是科考的受益者,科考情况如下:
蒋必超 文举 康熙壬戌補辛酉科任玉林州
学正
欧维翰 武举 康熙壬午科
周卜兆 岁贡 康熙二十五年 永福训导
张同修 岁贡 康熙三十一年
张同璠 岁贡 康熙三十五年
周三策 岁贡 康熙三十七
莫洪誉 岁贡 康熙四十一年
李 皩 岁贡 康熙四十五年 怀集训导
孙世赞 岁贡 康熙五十一年
常智端 岁贡 康熙五十三年 阳朔训导
萧 韵 岁贡 康熙五十三年
周吉士 恩贡 康熙四十七年
莫贵琳 恩贡 康熙五十五年
从以上史料可以得出结论,恭城士绅阶层在
明代已经活跃在乡间,标志着士绅阶层的形成,自
康熙朝后士绅不断的扩大,地方的影响力增强,这
些均与文庙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士绅是一批活跃于地方社会的上层分子,他
们是地方官府和基层民众沟通的中介。除此之
外,他们还有以下特点: 一是不仅颇有家资,且有
一定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领导力,在乡
里能起表率作用。二是一般热心参与乡间的公共
事务。三是他们是教育事业的推动者,是实行地
方教化的主导者,是掌握文化资源的群体。然而,
他们如何在地方文教事业、确立地方文化秩序表
现出来呢,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三、地方文化秩序的建立
“所谓秩序,是指现象事物的合理化。文化
秩序就是文化现象或文化世界的合理化”①。对
文庙的修复与存在而言,这里强调的是事物的合理
化,也就是规范化,所以在这里可以把秩序理解为
规范人的行为、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而建立
的一整套规则体系。结合以上理解和实地调查的
感悟,我们把文化秩序分为推行教化,维系社会风
化和推行教育发展两个方面。清代恭城士绅阶层
在确立地方文化秩序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推行地方教化,维系社会风气
1. 确立祭祀孔庙的标准,规范祭祀孔庙的行为
孔庙是儒家的教化场所,是国家正统思想存
在的表征,是读书人的精神圣殿,士子把自己的仕
途与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这里。清王朝推行尊孔
崇儒,并在全国范围中推行。恭城文庙的长期存
在是士绅阶层维系传统文化的产物,文庙也使地
方士绅与清王朝达到信仰和精神的共通,共同信
仰主体的神圣化,才能达到各自的目的,于是就必
须把祭祀共同的信仰主题标准化与规范化。
清统治者不仅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无上的
地位,还对文庙孔子塑像及弟子做严格规定“大
成至圣文宣王为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木主高二尺
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座高四寸,长七寸,厚
三寸四分,朱地金书。四配神位木主各高一尺五
寸,阔三寸二分,厚五分,座高四寸,长六寸,厚二
寸八分……”②此外,在“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题
准官兵人民经过文庙务须下马,并禁兵民不许在
学宫内放马污践; 四十九年题准,凡同城大小武职
俱照文职一体入文庙行香,颁曲柄黄伞张于殿庭;
乾隆八年四月颁发丁祭乐章,次年正月颁行钦定
祭文”

。在康熙九年恭城知县曹林韻重修文庙
中“先将先师殿及两庑启圣祠修葺”用来“春秋上
丁释典和每月朔望行香”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
国家祭祀制度。雍正年间,时任云贵桂三省总督
鄂尔泰对丁祭大典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刻石勒碑,
置于文庙内。首先他指出祭祀孔庙中存在的问
题: 地方在丁祭中祭祀物品、祭祀规则不合理,祭
祀人员对工作怠慢等,认为“皆由约束之不严,亦
以躬行之未喜,不思主爵”所致,鄂尔泰“为此饬
郡守州牧县令等职,兼以诚教授、学正、谕道诸员,
各矢乃心以襄大典”。于是进一步列出众多严格
的条规,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对地方丁祭大典所
用的祭品进行严格的规定,二是对祭祀人员和准
备工作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三对文庙日常管理做
出相关规定。这块碑立于文庙内,说明国家祭孔
的规范和地方的标准已经统一起来,也说明了文
庙的神圣性。参加筹办祭祀的都是地方的士绅阶
层,这不啻是对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肯定,也说明地
方民众对士绅阶层崇尚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
2. 设坛立庙,规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清代恭城设立很多官方庙宇,据县志记载有
如下: “社稷坛,在县城东南半里,明成化十三年
建,雍正十一年重修,道光甲辰大水倾塌; 风云、雷
雨、山川之坛在南郊,雍正十一年建,道光甲辰大
水倾塌; 历坛在北郊; 先农坛在东城外,雍正五年
建,道光甲辰大水倾塌; 城隍庙在县治西明成化十
三年建,康熙三十六年知县吴绍嶶重修。”①
社稷坛为古代地方社会的祭祀活动,它“旨
在向社会传递以社稷为重的信息,风雷雨师坛,列
于社稷坛内同祀,以为农业祈谷”②。历坛是“以
三月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祭以城隍神主
之,鉴察善恶”③。先农坛是倡导各地重农兴农,
每年仲春亥日,地方官率领各属官及其耆老农夫
去祭祀。这些庙宇信仰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
拜和对生存环境的敬畏,通过祭祀可以与神灵进
行沟通,祈求避免天灾和生活安定,这样一种心理
祈求,是使人民安分守己,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的办
法,所以国家才会异常重视。
3. 重修关帝庙,建忠义、节孝祠和牌坊,宣传
忠孝节义的思想
关帝庙被历代官方所推崇,并确定为官方庙
宇。恭城关帝庙早在明万历三十一年已经修建,
清代多次重修,每年仲春和仲秋致祭。关帝庙重
修的碑文中明确提到捐修者除地方官员外,还包
括举人、信生、贡生、信士等,士绅是这次捐修的主
体。士绅和地方官都推崇忠义,都推行忠义思想。
此外,还建有忠义祠,把地方忠义士人供奉并
进行祭拜。设立节孝祠、建牌坊宣扬节孝,据《恭
城县志》记载,有清一代建牌坊共 20 个,这些牌
坊有举人坊,但更多的是贞节牌坊。对地方烈女
进行表彰,道光年间恭城庚子科举人王锡之,专为
周福釿之女为救其父作《周列女传略》,称其是以
智救父,但又不失贞洁,难能可贵。所有这些做法
都是宣扬当时社会伦理道德,即忠义、节孝的思想
道德,维系社会风化。
4. 设乡贤名宦祠,激励当地官绅,教化乡民
据雍正年间修的《平乐府志》记载,恭城的乡
贤有宋代的周渭,明代的周昌龄、欧阳经、龙天瑞、
蒋资乾、蒋履亨、常梦龙、欧阳州、常真杰,张宗藩。
名宦的有萧嘉佑,夏帏,叶仪,杨钧,黄雄,任思,陈
朝策,谭囗( 笔者注: “囗”为漫漶字) ,张汝醇,陈
大科,彭鹏,李涛,朱麟兆,张泰阶④。此外,雍正
元年还专门重修周渭祠。周渭是恭城人为官的楷
模,有清一代每月朔望文人均到周渭祠上香,在外
做官的士绅回来省亲也要到周渭祠上香。这些乡
贤都在士绅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几百年来筛选出
来的楷模。他们大都是大敌当前,置生死于度外,
坚守孝忠仁义。官宦则是对地方事业有一定的贡
献或者是有很好的口碑,他们均得到乡里人的铭
记。官绅通过合作,鼓励人心,教化万民。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二)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兴修文庙、建书院,办社学,捐学田,兴建
考棚
文庙的修建促进地方教育的作用,是处于一
定地域内的文化中心。随着人口的增加,仅有文
庙是无法满足地方读书人的要求。随着清ZF禁
令修建书院的废弛,各地书院开始兴建。恭城士
绅们建凤岩书院,办社学,捐学田作为学校经费。
据光绪年间《恭城县志》记载如下: “凤岩书院,在
县署西城隍庙右侧,嘉庆十年知县李著勳创建,道
光十二年知县颜尔枢重修; 社学在北乡常家村,后
为镇峡司署,康熙五十九年知县王汧建于县东; 势
江源社学,明贡生俸希贤请立讲学,以化瑶民; 城
内社学、黄村社学、黄土田社学以上社学知县方显
建今俱废。”①
以上学校均有学田,以凤岩书院为例,捐田之
初主要是取得功名的人: 文庠有钟洛瑞、莫自毕、
莫滋、欧上杰、欧上松兄弟、周万杰启杰兄弟,庠生
有彭时炳、陈喭祖、俸品、俸吉、石永奠、容元品、陈
锡畴、荣德昌,廪生有石麟、王品超,监生有刘懋
宇、田树夹,童生有陈光龙②。这些人捐田虽有求
功名、追利益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受到
儒学教化的产物,曾享受过在文庙读书的各种权
利,取得的功名、地位是与文庙休戚相关的,拥有
一定的地位后他们会想尽办法回报社会,这种举
动能让地方教育长期兴盛。在这些人当中最为活
跃的士绅当属道光乙未科举人王聘之,他是恭城
西乡常家村人,“倡修学宫及城垣、劝捐书院膏
火、创建考棚并设津度桥梁”③。正是像王聘之这
样的士绅出力,地方教育才得到繁荣与昌盛。
2. 士绅亲自授课讲学
士绅年老回籍,热心科举事业,常常亲自授
课。如雍正初年知县方显延请本邑廩生王綾到势
江源社学为师,延请廩生周明玺为黄土田社学之
师,延请付榜陈映湘掌黄村社学④。乾嘉时期的
常耿光,他是常家村人“恩贡生,研究理学,文章
纯厚,县府院试均列第一名,为小试三元,连考优
等多次,平生不乐仕,以教书为业”⑤。正是有这
批士绅的奉献,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得以传
承。
3. 鼓励支持乡闾士子
中国是宗族思想、地域观念浓厚的国家,读书
人不仅为自己,而且还承载着家族的兴衰。有的
士子贫困潦倒,而传统观念认为“读书乃光宗耀
祖之事,最宜先讲”,所以乡邻有义务提供援助。
嘉庆年间立于北溪新村村头的《助学济困济残碑
文》中说: “凡十岁后读书,给银三两,十五岁读书
给银六两,二十岁读书给银九两,县考给银一两五
钱,府院及岁科各给银三两,乡试给银六两,入学
正、副榜、岁、拔贡,各给银十二两,增补银三两; 会
试给银六十两,以为读书之一助。”
这是宗族对士子读书应考的一种支持。同时
还有救济制度,凤岩书院《募置凤岩书院膏火碑
记》载: “( 恭城) 向乏公费,膏火无资……枢( 时任
知县颜而枢) 权篆斯邑一载……诸绅士导以先
路,诸绅士其各量力捐资,勿吝解囊成此美举。庶
几师长有修补之资,生徒有讲求之地,人文蔚起,
云路翱翔,踵武前修蝉联甲第,安见诸绅士之所以
为地方计者,非即所以自为计欷”⑥。
我们可以了解到,地方士绅对募置膏火,非常
积极,还起到带头的作用,他们为解决膏火“其各
量力捐资”。这样,“师长有修补之资,生徒有讲
求之地”,教学得以正常运转。
总之,无论是士绅还是家族的举措,都可以减
少应考士子生活上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利于稳
定社会,促进文化发展。
四、结语
有清一代,恭城文庙不断重修,得以保存至
今,成为当地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组
成部分。这一文化遗产的成功保护与当地人民受
益于文庙的教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庙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人才,这批人才不但
为国家贡献力量,也为广西边疆建设作出相应的
贡献。当地知识分子不仅能维系传统文化,而且
享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他们参与地方文化秩序
的构建和地方社会的管理,不断发挥他们的优势,
促进恭城文化的发展。此外,他们在确立文化秩
序中留下的文化遗产,比如恭城的武庙、周渭祠以
及文笔塔等,成为当代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恭城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
发挥着永恒的作用。
( 作者: 熊昌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
游学院 2009 级研究生; 黄永生,广西河池市宜州
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清代士绅与地方文化秩序的构建·61·






陶 墫 . 恭城县志·第二卷·书院[Z]. 台湾: 学生书局影印,1968.

墫 . 恭城县志·第二卷·学田[Z]. 台湾: 学生书局影印,1968.
陶 墫 . 恭城县志·第三卷·乡贤[Z]. 台湾: 学生书局影印,1968.
胡醇仁 . 平乐府志·卷八[Z]. 海南出版社影印,2002.
恭城县常家村《开平族谱》[Z]. 380.
陶 墫 . 恭城县志·第三卷·艺文[Z]. 台湾: 学生书局影印,196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