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17 2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漫山 红叶的 深秋时 节 , 追 赶
着秋声儿, 我们来到湘、桂两 省
区 边 界 的 桂 北 瑶 乡—
——恭
城。
秋
光里的凉亭、
花桥、
吊 脚楼愈 显
得婀娜多姿, 我沿着青 石板铺 就
的冗长巷道, 尽情分 享 这一派 古
朴、
幽静的瑶乡风情。
在这方圆
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瑶族自治县县
府 所 在 地 , 就 集 中 有 孔 庙 ( 文
庙 ) 、 武 庙 、 周 王 庙 ( 周 谓 祠 ) 、
湖南会馆四大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
古建筑群。
而且这些古建 筑的建
筑规模宏伟壮观, 建筑 艺术精 美
绝伦, 形成了瑶乡一道独 特而亮
丽的艺术风景线。
这道风 景线与
享誉海内外的恭城瑶乡自 然生态
农业景观完美的镶嵌在一 起 , 常
令游人留连往返, 陶醉赞叹。
五 年 前 , 山 东 曲 阜 的 一 位 副
市长来到广西恭城, 面 对这个 深
藏在桂北山区的古建筑群 , 惊 叹
不已, 挥毫写下了 “曲 阜恭城庙
相连, 瑶汉人民情意长”的题词。
也难怪这位副市长有这样的感慨,
清同治年间的恭城古 县志有这样
的记载“
古恭僻 在 南陲 , 地瘠民
稀, 籍其田赋所入 , 直一毛之于
泰华, 一滴之于沧海耳”。就是这
样一个“
地瘠民 稀”
的少数民族
边远地区, 竟然 有 这样 一座规模
宏 伟、
富 丽 堂 皇 的 古 建 筑—
——孔
庙。
那么, 恭城 瑶 乡为 什么要建
这样一座孔庙呢?
原 来 , 恭 城 瑶 乡 自 古 有 尊 师
重教崇尚孔孟儒 家文化 的传统美
德和良好风尚。
但一 直到 明朝鼎
盛时期, 恭城县内 从未出 过一个
文状元, 人们便以 为是没 有修建
孔 庙 , 对 孔 圣 人 不 尊 不 敬 之 故 。
于是县太爷动员 当地的大 户人家
捐钱捐物, 十里 八 乡的 能工巧匠
聚集一堂, 规划设计, 大兴土木,
修 建 孔 庙。
谁 知 , 孔 庙 建 成 后 ,
孔夫子并不显灵, 很久还是 出 不
了状元。
便又有人 认为, 可能是
孔庙建筑规模太小 , 建筑选地风
水不好, 尊敬孔 圣人之心不 诚所
致。
于是瑶乡民众又将孔庙由原
来城北的凤凰山脚下 迁至 现在城
西的印山附 近
。1841年 , 该 县 还
专门选派了两名 进京应试的 瑶家
举子专程到 山东曲阜 , 将曲阜孔
庙图形一一描绘 , 回到恭城后便
依图规划设计 , 花以重金, 请来
湖南、
广西两省的能工巧匠数十
人, 历时两年 , 遂扩建成广西境
内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孔庙。
一时
名噪湘桂两省。
孔 庙 即 文 庙 , 又 称 学 宫 , 是
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庙宇。
恭城孔
庙坐南朝北, 背靠 印山, 俯 视茶
江, 依山而起 , 层层筑台, 显得
极 为 庄 严 肃 穆。
孔 庙 占 地 面 积
3600多平方米, 建筑 面 积1300多
平方米。
正前面为照壁 , 依次为
灵星门, 左右厢 房, 大成门, 天
井, 露台 ( 杏台) , 大成殿, 后殿
( 崇圣祠) 。人 们平时往来和春秋
二祭时, 由两边 耳门进。东 面叫
礼门, 西面叫义 路。正前面的照
壁原来没有门, 据说是要 等到当
地出了状元才能开大门 , 故又叫
“状
元门”
。灵
星门全部为青石结
构, 上面刻有 “灵星门” 三个大
字和“
二龙戏珠”
、 “双
凤朝阳”
等多幅精美浮雕。
走过灵 星门便
是伴池, 又称 “月池”。池面上的
小 桥 以 石 块 筑 拱 成 半 月 形 跨 过 ,
又称之为“
状元桥”
。据
说此桥当
年亦只有状元才可 以走过。
月池
两边有龟座碑亭和 厢房。
东面厢
房是忠孝祠和更衣所 , 西 面厢房
是省性斋和宿所。
走上两 层平台
便是大成门。
大成门由十一 扇大
门组成, 全部为木质结构 。门上
尽是方格图案和精美的镂空雕饰,
花鸟虫鱼, 栩栩如生 。大 成门后
面是天井, 天井前面有宽 大的平
台, 台上面便是露台, 又叫杏台。
传说这是孔子 讲学的地方。
露台
上就是大成殿, 这是孔庙 的主体
建筑。
面阔五间, 进深三 间, 立
有砖柱十根, 木柱十八根 , 大门
十四扇, 全部为木质结构 。门窗
檐 口 尽 是 木 雕 , 屋 面 飞 檐 高 翘 ,
重檐歇山, 脊山花饰, 泥塑彩画;
琉璃瓦金碧辉煌, 气势非 凡, 蔚
为壮观。
大成殿后面便是崇圣祠,
这是供奉孔子五代先祖的殿堂。
恭 城 孔 庙 是 一 座 完 整 的 宫 殿
式古建筑。
无论在 建筑布 局 , 建
筑技术和建筑传统艺 术风 格方面
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据 史 料 记 载 , 在 中 国 庙 宇 建
筑文化史上, 文庙和武庙 同建在
一地的情况全国罕见 , 这在 发达
的中原古建筑文 化 史 上也是极少
有的。
而在恭城瑶 乡 , 却出现了
这样一个建筑文化 奇 迹 , 文庙和
武庙共建一处, 孔 夫 子和关老爷
平分秋色, 香火 并 举, 同享人间
殊誉。
武 庙 即 关 帝 庙 , 是 纪 念 三 国
时期的名将关羽的 庙宇。
恭城武
庙 始 建 于 明 朝 万 历 三 十 一 年
( 1603年) , 在文 庙 的 右侧, 与文
庙仅一箭之隔, 文 、 武两庙既比
邻又互为对称。
从武 庙的建筑 布
局上看: 从正前面两边的门进去,
依次是戏台, 前殿, 正殿和后殿,
两侧还有东西厢 房。
戏台是武庙
的精华所在, 这是 一 座典 型的古
戏 台。
戏 台 上 面 全 为 木 质 结 构 ,
青石垒砌台基。
台 前 有戏曲人物
浮雕像, 台上有 雕 花 的窗格扇和
神 龛。
八 根 大 柱 一 直 同 向 顶 层 ,
承受上层压力。
台 中 有藻井 , 形
似一口倒 悬的特大 水 缸。
戏台上
层 屋 顶 , 重 檐 歇 山 , 飞 檐 高 跷 ,
脊山花饰泥塑, 龙 凤 呈祥, 明暗
八仙, 人物花鸟虫鱼, 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
屋面上的黄绿 色琉璃
瓦交相辉映, 金碧辉煌, 真是气
象万千, 蔚为壮观。
每 年 的 农 历 五 月 十 二 日 , 是
关云长 ( 当地老百姓又称 其为武
圣公) 的诞辰纪念日。民间 便 举
行隆重的庆典活动 , 纪念 这位忠
诚义士和爱国主义典范。
尤其 是
每逢三年一大庆 的庆 典活动 , 更
为隆重热烈, 还邀请周边 邻县邻
省的民间艺人参加 , 全面 展示各
地区的民俗文化。
凡 替 老 百 姓 做 过 好 事 的 人 ,
人们总会永远记得他 , 并采取各
种形式纪念他, 缅怀和追忆 他的
伟业功绩和道德风范。
坐落于 县
城东面的周王庙 ( 周谓祠) , 便是
恭城瑶 乡 老 百 姓 自 己 的 清 官—
——
北宋周御史的庙宇。
恭城 的周王
庙有三处, 一座在城南, 还有一
座在西岭乡, 城东这座规模最大。
周 谓 , 字 得 臣 , 恭 城 县 路 口
周谓祠
古建筑文化奇迹
———武庙
瑶族特色建筑
———周谓祠
村人, 生于残唐五代, 出身进士,
官 至 诗 御 大 史。
周 谓 家 境 贫 寒 ,
幼 年 丧 父 母 , 由 叔 伯 抚 养 成 人 。
自幼天资聪慧, 勤学苦 读 , 工 诗
书。
周谓生前为国为民 办了许 多
好事。
他十分关心家 乡 民众的福
利, 奏请朝廷减免赋税 , 重定 田
赋, 开发民智, 兴办学校等等。
周 谓 为 官 正 直 清 廉 , 77岁 病
故时, 由于家境清贫 , 几乎无 法
举丧, 宋真宗特赐封为惠 烈御史
周王, 赐钱十万, 予以 举丧 , 并
安顿其子。
在恭成老百 姓中流 传
着周谓许多乐善好施的故事。
周 谓 祠 始 建 于1478年 , 建 筑
布局为戏台, 门楼, 大 殿 , 后 殿
和左右厢房。
门楼是庙 宇的建 筑
精华 所在。
门楼面阔五间 , 重 檐
歇山, 颇有明清古建筑 特色。檐
柱乘托下檐, 全柱通顶支撑上 面
重檐, 体型在中间骤然 收小 , 五
层斗拱逐层挑出使屋顶 飞檐高 翘
显得雄伟壮观。
由座斗, 交互斗,
鸳鸯斗三种形式组合成 的严谨而
有序的重歇, 令人叹为 观止 , 人
们美称其“
蜜蜂楼”
。
周 谓 祠 的 建 筑 艺 术 , 具 有 浓
郁的瑶家民族特色。
特 别是它 的
斗拱结构和木架, 是清式营 造 法
的 典 型。
为 今 人 研 究 古 代 建 筑 ,
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在 历 史 上 , 广 西 恭 城 虽 地 处
边远偏僻, 然而由于有一条美 丽
宽 敞 的 茶 江 , 上 可 溯 湘 楚 大 地 ,
下可抵平乐、
梧州 , 直 至广州 沿
海, 水上交通极为便利。因
此, 自古以来便有许多外埠
人 云 集 恭 城 经 商。
明 清 时
期, 恭城县府所在地曾一度
建有湖南、
广东、
福建、
江
西、
贵州、
四川六大 会馆。
恭城百姓曾有民谣唱道“
广
东会馆一枝花, 湖南会馆赛
过它; 福建会馆平常屋, 江
西会馆烂冬瓜; 贵州会馆大
杂 院 , 四 川 会 馆 顶 呱 呱 ”。
由此足见当时湖南会馆建筑
的精美豪华。
恭城的湖南会馆始建于
清 同 治 十 一 年 ( 1872 年 ) 。
当时由湘东、
湘西和湘中“
三湘”
同乡会集资兴建。
会馆坐东朝西,
背靠风景秀丽的黄泥 岗 岭坡 , 俯
视 宛 如 玉 带 般 飘 逸 俊 美 的 茶 江。
会馆的建筑布局 依 次为门楼 , 戏
台, 左右厢房 , 正 殿和后殿。戏
台和门楼是会馆 的主 体建筑和建
筑艺术精华所在。
戏台 建于会馆
前幢 门楼之中。
门 楼 两边分别为
高大的石柱, 石 柱 上刻有一副长
联, 上联为 “客馆 可停七泽 三湘
久矣同联梓里
”, 下联是 “仙都堪
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茶城
”, 此联
对仗工整, 意蕴深 邃 , 堪称恭城
瑶乡遗留下来的 对 联珍品。
门楼
的瓦檐栏板上雕 刻 有各种虫鱼鸟
兽奇花异草等彩色图 案 , 其工艺
精细, 形态逼真, 栩栩如生。戏
台的建筑极为别致, 形状呈 “凸”
字型, 布局十分严 谨 , 装饰极为
富丽堂皇。
台上 重 檐叠歇 , 飞檐
高翘, 琉璃绿瓦与紫红檐板相 互
映衬, 更显得异彩 纷呈, 绚丽多
姿。
门 窗 上 饰 有 戏 曲 人 物 浮 雕 ,
造型各异, 形神 兼备, 显示出古
代工匠们极精湛娴熟的雕刻技艺。
戏台台面为木质结构 , 戏台前面
的看台极为宽敞 , 可容纳数百人
同时看戏。
据 有 关 档 案 史 料 记 载 , 当 时
会馆的功能和作用相当于现 在的
驻外机构。
由于当时湖南 各民族
在桂北做事的商贾很多 , 湖南人
之 间 以 及 湖 南 人 与 当 地 人 之 间 ,
难 免 有 时 会 发 生 一 些 矛 盾 纠 纷 ,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 当事人便会
找会馆的主事 人主持公道 , 协商
解 决办法。
三湘父老若在遇到困
难或遭受不幸 时 , 会馆亦会主动
予以资助妥善进行处 理。
由此可
见, 饱经岁月风 雨沧桑的湖南会
馆古建筑, 记载 了湘桂两省区人
民的深情友 谊和兄弟般的民 族团
结的悠久历史 , 两省区边界各民
族多年结下的深厚友谊就像 湘江
水和茶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 今
周谓古牌坊
湘桂边界民族团结的象征
———湖南会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