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7 2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三、停枢典祭
遗体入棺之后到出殡之前,棺枢停放在
家里,这段时间称为停枢奠祭阶段。停枢祭
吊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是一二天,有的
七八天,只有极少数富裕之家,将棺枢停放
搭在屋边的棺屋里,待秋后择日安葬。停枢
奠祭的主要活动,有请师(道)公做斋,举
行送魂仪式,打铜鼓祭丧和让亲友吊唁。
人死入棺后,为其做斋开路送行的做
法,在瑶族中普遍流行。做斋有的地方以道
公为主,有的以师公为主,.上思俗称“做
挤”’,多在死者入棺时就开始做了。所请道
公人数据死者是否度过身(即度戒)而定。
未度身者请一位道公做五六小时斋,称“打
半斋”,道场布置简单,,仅挂三张行师画
图。度过身者要请三位道公做斋一夜,叫
“打大斋”。三位道公各司其职,一人负责
请神,身穿红法衣;一人开坛,身着便服;
一人叩玉帝,亦穿便服。法事分三段进行。
一请神:由请神道公穿法衣,坛上挂十二张
佛象,烧香敲锣打鼓,把天下善神恶鬼全部
请来。二开坛跳鬼:开坛道师开坛,请鬼吃
用糯米饭团,然后用烧酒、纸钱退鬼。三跳
神偿兵:三位道公穿法衣上场。摆两张台,
十斤烧酒、三十斤糯米饭来偿兵,跳神三四
小时。偿兵当中要“叩玉帝”,即在大门摆
台一张,由第三位身穿红法衣的道公请玉帝
下凡迎死者灵魂上天去做神仙。法事结束
后,再喃一阵神之后送鬼回去即可吃斋饭。
上思、贺县除做斋外,还有做“阴阳分离
饭’,的法事和为死者“点兵马”,‘请蛮,。
即在停枢期间,由道公做法,将煮好放在棺
盖上的糯米饭分成四份,道公(或田堂土
面)、帮工(或亲朋)、子孙、死者各领一
份,表示与死者从此分离,阴阳殊途,各不
相干。贺县一带认为,人活着时都有自己的
兵马,只不过拥有数目不等而已。“度戒”
过的男子有60名兵马,其妻有36名;未“度
戒”的男子兵马仅有36名,其妻更少,仅有
24名。“点兵”法事就是让死者带上自己的
“兵马”到阴间去,护佑他们。“请蛮”即
清点死者的东西,好让其在阴间享用。在南
丹,安葬之前,须会齐亲友,举行送魂仪
式。鸣枪三响后,擂响木鼓、铜鼓,告示祖
宗神灵,魔公在鼓声伴奏下,口中念念有
词,先呼列代祖宗名讳及特征,然后为死者
念经开路,把死者的灵魂送到祖先住的地方
去团聚。在此期时,亲友们不得随便走动,
要围绕着灵枢不停地原地踏步,做出爬山涉
水的姿态,表示亲友的灵魂也伴送死者的灵
魂去。魔公历数过去其先人居住地途经的地
名,待死者的灵魂到达目的地后,鼓手们便
敲回鼓,催促送丧者的灵魂回到人间。魔公
最后大声呼唤道:“亲戚、朋友和宾客们通
通一起回来啊!”送魂仪式就此结束。到了
出殡的前一天,再举行打铜鼓祭丧。
打铜鼓祭丧,是瑶族丧葬极其隆重的礼
仪之一。南丹一带死者的亲友就用打铜鼓奠
祭这一方式来表示自己对亡魂的追悼和缅怀
之情。铜鼓多由亲友带来。鼓场设在离丧家
不远的空旷地上,正中摆一个大牛皮木鼓,
所有铜鼓成一字排列悬挂在牛皮木鼓对面的
横木上。丧家“油锅’,的铜鼓在队列首位,
舅家的铜鼓最受尊重,位居中间。铜鼓分为
阴阳两种,即公鼓、母鼓。公鼓边厚颈长,
声音尖而高昂;母鼓边薄颈短,声音宏亮低
沉。丧事中,只敲单鼓,即男死打阳(公)
鼓,女死击阴(母)鼓。
送葬铜鼓少则七八个,多则二三十个。
打一鼓前要先祭鼓。先由寨上“油锅”’头入点
燃三住香,摆好三牲、酒、饭来祭大牛皮
鼓。然后拿禾把、米酒从左到右依次祭铜
鼓,将谷穗吊在鼓边,念起悲枪激烈的《祭
鼓词》,念毕,手举木糙,双脚齐跳,敲击
牛皮鼓和各面铜鼓。众鼓手在牛皮木鼓声的
指挥下,开始敲击铜鼓,超度亡灵。击鼓节
奏为反复14次,前7次,表示死者去阴间要
过7道关,后7次寓意着送葬者可免去7次
灾难。鼓声通宵达旦,一批鼓手打累了,另
一批接着替上,一直打到出殡之日,棺枢抬
送出村寨为止。
在停枢打斋期间,来吊唁祭奠的宾客,
先到死者灵枢前行跪拜之礼,并献上所带来
的猪、羊、鸡、酒、香支和纸钱作祭品,礼
毕,丧家方收下祭奠用的物品。有些地方还
将所送的祭奠物品一一登记入册,到以后礼
尚往来。宾客祭奠毕,可同孝男交谈,示以
慰问惋惜之情。对前来吊唁的宾客,无论远
亲近戚,不管是否带有礼物,都由丧家招待
饭食。但此时丧家已无暇顾及,主要靠族内
房族兄弟负责接待。至少要让宾客吃一餐
饭。所用饭食,在未出殡前多是黄豆、黑豆
和青菜等素食。待灵枢出殡安葬好后,丧主
才以酒肉宴请,让大家一醉方休。
四、出殡择地
瑶族出殡因支系不同,做法各异。大部
分地区对出殡时辰,一般没有严格规定。仅
有个别地方的安葬日,须由舅爷或巫师择
定。并以龙、马、猪、鸡等口为吉利。南丹
历来有“砍牛祭丧”为死者送葬的习俗,除
凶死者外,凡五岁以上死者,都可以享受这
种葬礼。
砍牛场一般设在村寨旁的田中或较平坦
的地方。按所砍牛头数量埋上木桩,并拴_L
牛只。当土炮或火枪鸣三响时,砍牛就开始
了。舅爷穿上绣有花纹图案的民族服装,在
油锅头人的陪同下,来到灵枢前三鞠躬,然
后举起砍牛刀缓步绕灵枢一圈,将企图纠缠
死者灵魂的野鬼赶走后,才一走出门外,持刀
肃立在油锅头人撑开的伞下。舅爷的油锅兄
弟随舅爷一字儿排开,在头人的带领下,走
入砍牛场,面对着牛排成一横列。随后,死
者的直东亲属也排成一列纵队,每人左手拿
一把谷穗,右手持竹拐棍,低头躬腰,哭泣
着慢慢地走到舅爷面前,以半跪式向舅爷致
谢礼。然后走到牛身旁,把手中的谷穗喂给
牛吃,并向牛下跪哭泣。待死者亲属退出场
后,魔公才走人场内。他先分别向场内诸人
和牛鞠躬作揖,然后边向牛身上撒米,边念
祭祖歌。歌词的内容主要是诉说死者及其历
代祖先的姓名及生平之事,再次为死者念经
开路,将死者的灵魂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去,祈祷祖先及死者在阴间安息、幸福。
唱完祭祖歌后,舅爷在布伞下打开刀
鞘,抽出锋利的砍牛刀,向牛鞠躬后,或亲
自动手砍牛,或双手将刀递给别的砍牛刀
手。砍牛刀手接过刀,左手猛击牛屁股一掌,
双手挥刀猛地往牛颈砍去,再用绳索把牛
绊倒,用短刀割牛的动脉取血。最后鸣炮三
响,向天神、祖宗报告砍牛仪式结束。拴牛
用的木桩在葬礼结束之后,移到死者坟墓前
深埋竖起,将连着牛额皮双角钉在上面,木
桩的数目据所砍牛多少而定。砍牛后将出殡
时,巫师事先到抬棺必经的路口等候喃神,
喃完之后放一只蛋在路当中,让往来人们踩
烂,丧家的邪气便被驱除走了。
龙胜出殡时做“响祭”仪式,祭仪由
理事主持。丧家于棺前列长桌供以猪头、猪
尾、猪脚(表示全猪)及鸡、鱼、酒、饭等
食物,“理事”致悼词祭奠后,鸣炮奏哀
乐,族人上前抬棺,孝子捧灵牌前导,将灵
枢引送出门。
金秀有的出殡前一天,将死者生前所有
的用品拿到棺枢前用火熏一下,寓意着已让
死者灵魂把这些东西带到阴间去使用。启程
时,师公作法送葬,棺木未出大门前,先派
一人沿着抬棺必经的路途“喊车”。听到喊
声的村人马上关闭大门,将死者亡灵挡在门
外,待棺枢过后才启开。“喊车”者还要带
一盆白米饭沿途抛撒以飨野鬼,让它们有饭
吃后不致于寻衅生事。有的出殡时,孝子将
身子伏在棺木底下的禾把上,寓意着护住家
中食根,不让死者带走。还必须盛上一碗
饭,一半留在家中,一半包好随棺木同行,
以供死者“吃”用。岁香还有“送亡”的作
法,出葬前请道公来作法,由孝子捧“神
位”到门外烧化,用红纸包好灰烬,下葬后
“
安灵”时,又把这个小包捧在“灵位”上
面。
富川一带在送葬时如碰上“重丧”(意
即别家也有丧事)之日,或改期出殡,或做
一只假小棺先出,然后才将真棺发送。行动
时,在棺前点一盏灯笼照路,表示阳间的白
天是阴人的夜晚,提灯引路以方便其行走。
上思送棺枢出门前,道公领着孝子绕着棺材
走三圈,用青树枝打扫棺面,再拿剪刀往四
面空中飞剪,最后以剑击棺,发出喊声,抬
棺者即将棺枢抬起,诸孝子须跪在门外痛哭
着恭迎棺枢出门,棺材出门之后,孝子孝孙
们向棺枢和灵堂拜三次,出殡方才开始。
“
砍牛奠祭”、“响祭”毕,棺枢正式
起程上路,多数地区有引“路人”带领前
行。各地的引路人多由师(道)公和孝子
(孙)或送葬亲友充当,故其引路方式也往
往不同。富川、都安、金秀县六巷等地由村
中l老人或送葬队伍中的某亲友手持点燃的
火把或灯笼先行引路。上思的引路人由孝子
担任,出殡时他双手捧一碗上放只熟小鸡的
饭走在棺枢前面。贺县民间认为,一个人有
三魂七魄,死后一个魂留在墓地,一个谗在
扬贴十八洞,一个魂留在自己家中。所以送
葬时,由孝子或孝孙手捧一只公鸡先行“引
魂”。棺木入土后,还需将这只公鸡放入墓
坑内片刻,然后才携带回家,这样好引回死
者的另一个魂。巴马、金秀多由师公或道公
走在出殡队伍前。这些负责“引路”的师
(道)公一手持剑、一手拿一白蟠,口中念念
有词,有的还沿途抛米撒谷、纸钱,进行
“
撵衣”活动。桂北越岭麓的师公引路更别
具一格,送葬时,师公手持二条“魂蟠”‘在
前面引路,前边1人边打锣“赶煞气”,
边撒纸钱向野鬼“买路”。行至半途,师公
交一条魂播给1位孝子,另一条魂播由别的
孝子陪同他拿回去。.交蟠时,师公念道:
‘
一魂去,二魂回,神蟠童子引出千仙界,
宝帜童子引回某氏香火台。”说毕,师公与
送葬者分道而回。
巡葬队伍的次序,各地不尽相同。金秀
中部、北部、东北部多是由道公持剑拿蟠先
走,跟着的是灵枢,灵枢后依次是孝子孝女
及亲属。龙华的却是道公先行,其次是送葬
队伍,最后才是棺枢。那坡、上思一些地方
则是棺枢先行,后面跟着道公鸣锣开道,孝
子随后痛哭,最后才是送葬队伍。孝男孝女
送葬时,都要身穿肩衣服或缠白布、白头
巾,有的地方凡送葬亲属,每人还手执一根
头包白纸的木棍。
凡出殡时孝子或孝孙手捧公鸡走在棺枢
之前者,其作用有二:一是待棺枢入穴后,
将鸡放在穴内,借此将死者魂魄引回家。一二
是在棺枢未入土前放鸡入坑力,一说是“暖
穴”,将冰冷的墓坑温暖,好让死者在一片
温馨中安然长眠。
行土葬的地方,还要对墓穴地址进行选
择,简称为“择地”。瑶族“择地”多由孝
子或道公所为,但最具特色的是巴马、田东
的蛋卜择地。
在巴马,亲人刚一咽气,必须以最快的速
度将一只鸡蛋放在死者的手中,入睑时才取
出来并供于灵前。做完祭奠法事之后,由族
内一位德高望重者派来的歌手拿着这只鸡蛋
去选择墓穴。在歌手的率领下,一行人朝预
先看好的山坡走去。歌手边走边唱:“死去
的亲人啊,白鸡(蛋白)引你来这里,黄鸡
(蛋黄)送你到此处,我们在此处给你造新
屋··一死去的亲人啊,你要是满意,我右手
把鸡蛋一丢,你左手就把它掐碎”犷唱毕,
歌手将鸡蛋仍山坡下滚,鸡蛋滚到那吧破
了,墓穴就定在哪服。如果鸡蛋停住而完好
无损,则换一个角度滚,直到蛋破为止。有
的预先在地上埋一只筷条,上端顶着鸡蛋,
鸡蛋_L放一根茅草,看茅草的转动所指的方
向,然后再用鸡蛋去碰地上的筷子。如果是
正中筷子的上端并且蛋破了,墓穴即定于此
处。无论是“滚蛋”或“顶蛋”,鸡蛋蛋黄
的聚散程度,是判断墓穴的风水对主人家命
运的预兆。如果蛋黄是四散飞溅,则刘丁散
财,要采取措施,设法避免;倘若蛋黄聚
凝,则人财两旺,可喜一可贺。
田东的做法比较简单,出殡时,由巫
(遨)公手持火把和一只鸡蛋做前导,棺枢
抬到埋葬地方时,巫公将鸡蛋往上一掷,鸡
蛋落下破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掘土挖
墓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