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87|回复: 7

[茶城人文] 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的起源与变迁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7 19: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的起源与变迁
马志伟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吹笙挞鼓是恭城平地瑶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在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后出现了走
向消亡的迹象,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文章在介绍平地瑶吹笙挞鼓的起源的基础上,试图对它在变迁中所出
现的特点及变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导致它濒临灭绝的原因,为抢救和保护该文化
作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不仅极
富民族特点,而且还是瑶族人民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和食粮。这些音乐和舞蹈,通过一
些古朴奇特的乐器和动作,向世人阐释着瑶族远古先
民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1](P229)
一、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的起源
恭城平地瑶以跳长鼓舞享誉八桂山川。跳该舞时
因吹芦笙伴以打长鼓,故亦名吹笙挞鼓。从恭城的文
献资料和当地瑶人口述来看,吹笙挞鼓缘起于对瑶族
祖先盘王的祭祀。
瑶族信仰盘瓠,亦叫盘王或盘古王,将其视为始
祖。关于盘王的起源,瑶族民间有多种传说,不尽相
同。其中一种比较公认的传说是古时平王和高王打
仗,久战不胜,平王便出黄榜招募勇士,谁能取得高
王的首级,不仅重赏,还将第三位公主嫁给他为妻。
当时无人敢应,平王身旁龙犬盘瓠接榜出征,渡海作
战取回高王首级,娶得三公主,被平王招为驸马,并
受封于会稽山十宝殿为王,始称盘王。盘王与三公主
相亲相爱,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传下瑶家12
姓。后来有一天,盘王上山打猎,不幸被羚羊触下山
崖身亡。儿女们替父报仇,猎获羚羊剥皮制成鼓面,
用水桐木做成鼓身,在其祭日用手击打鼓面以示追打
山羊来祭祀父王。自此以后,瑶族人民每到盘王祭
日,都要敲响长鼓,跳舞唱歌,以纪念盘王,后逐步
演化成著名的盘王节。
恭城过盘王节,各地日期不同,每3年或5年一
届,有正月十五日,也有十月十六日,还有另择吉日
的,但多在十月十六日进行。为了统一节日时间,
1984年8月全国瑶族代表云集南宁,举行座谈会,确
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瑶族盘王节。节日一般3天
2夜,有的长达7天7夜。一般一年一小庆,三五年
一大庆。
二、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的变迁
吹笙挞鼓作为恭城平地瑶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始自明朝洪武年间,由湖南省千家峒一支移
居恭城的瑶民带入,历经600余年的风雨磨砺与积
淀,历代不衰。但随着恭城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
迁,尤其是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变和冲击,吹笙挞鼓也
随之不断地发生变迁。
1·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变迁的特点
吹笙挞鼓作为恭城平地瑶的一种集神话传说、传
统表演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及传统手工技能于
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而
不断地变迁着,但由于它长期隐没于山野民间,不为
世人所发现和重视,再加上当地ZF的保护和利用不
够,所以它在变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
是在默默地传承的同时又悄然地在消失,现在已到了
濒临灭绝的边缘。据笔者调查,至今比较完整地传承
吹笙挞鼓的就仅存于观音乡水滨村,而且会吹笙挞鼓
的就只有5位年逾古稀之人。从这不难看出恭城瑶族
的吹笙挞鼓在历史的变迁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与危险
境地。
2·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变迁的几个方面
(1)区域分布和人员的变迁
吹笙挞鼓自传入恭城以来,曾遍及恭城的3镇6
乡,但是当地瑶人历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儒化”及武
力镇压,加之民国时期“开化”政策的影响和新中国
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破坏,使
得吹笙挞鼓的区域分布急剧萎缩,现今仅在观音乡的
水滨村、三江乡的石口村和金龙山有所存留,其中观
音乡的水滨村保存得最为完整,而三江乡的石口村已
没有吹笙挞鼓,仅存跳羊角舞;金龙山没有吹笙,仅
存打长腰鼓。
从事吹笙挞鼓的人员或艺人也在急剧减少。据观
音乡水滨村师公周明统回忆,在20世纪50年代之
前,恭城平地瑶的许多村寨都有会吹笙挞鼓之人,就
是到了解放初期也有50余人之多,而到现在仅观音
乡水滨村有5人会吹笙挞鼓,且均是70岁左右的老
人,其他地方均已不复存在。
(2)内容的变迁
吹笙挞鼓最先源于对瑶族祖先盘王的祭祀与崇
拜,后来在历史的演化和发展中出现了请多神、娱多
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内容,
这首先与当地瑶族先民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原始
多神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瑶民长时间地从事原
始的刀耕火种,生产力极端低下,生产的丰收几乎完
全依赖于大自然恩赐。而他们认识大自然的能力还极
其有限,所以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感到难以理解。
他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祸害,但由
于受到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效果
十分有限。于是他们便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有一种无
形的巨大的力量在有意识地支配着,认为大自然的万
物都是有灵的,把自然现象神化,并对它们加以虔诚
地崇拜,以祈求它们对瑶民生产和生活的保佑。
后来封建统治阶级为加强对恭城地区的统治,
佛、道二教作为思想统治工具被运用进来。元代和明
代,随着平地瑶社会封建化的加深,阶级压迫和民族
压迫的加剧,以及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加强,道教、佛
教,尤其是道教,大量传入瑶族地区。明代是道教发
展的极盛时期,明王朝推崇道教,在各地建立道观,
并设置机构管理,府有道正司,县有道会司,鼓励道
士传教。[2](P317-318)在这样一种强势的宗教环境影响下,
平地瑶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自觉地和不自觉地吸收
进了佛教和道教的东西,所以平地瑶的吹笙挞鼓在所
请之神中增添了佛教的菩萨和道教的道仙,致使所请
之神多达数百位之多,从而使得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和
外来的佛教、道教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吹笙挞鼓活动一般都离不开师公的参予。师公在
平地瑶中的名声和地位是相当显赫的,甚至是最高
的。因为师公不仅精通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本
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而且是经过严
格挑选和度戒而来的,熟悉宗教教规和祭祀礼仪,所
以他既是民族头人,掌管和处理本部族的日常生产和
生活事务,又是宗教头人,主持大小还愿和各种祭祀
活动。正因为师公在平地瑶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吹
笙挞鼓在后来的变迁过程中也开始用来为那些过世的
师公送葬,这些师公被人们尊崇为神来加以崇拜和祭
祀。他们认为,这些生前握有权柄、对本部族有贡献
的师公,死后其灵魂的能力也是强大的,崇拜这些强
有力的鬼魂,可以保护本部族。吹笙挞鼓的内容也随
之更加丰富起来。
(3)功能的变迁
从功能的角度来讲,恭城平地瑶的吹笙挞鼓的变
迁经历了从娱神到娱神与娱人的有机结合,再到完全
娱人的变化过程。
从有关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调查资料来看,最初的
瑶族民间舞蹈大多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内涵,多服务
于或附属于各种宗教仪式活动,具有浓郁的娱神功
能。[1](P235)因为在远古时代,由于受万物有灵思想的
影响,瑶人相信世间万物都有灵魂,生产劳作的丰
歉,采集狩猎是否顺利进行;或是于劳作有所收获
后,举行各种祭祀活动,酬谢神灵的恩赐。而这些祭
祀活动往往都要伴随着动作古朴、粗犷的舞蹈。正如
童恩正先生所说,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鼓
乐歌舞一直是沟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3](P35)所以,
瑶族民间舞蹈中蕴含着浓郁的娱神功能也就不难理解
了。恭城平地瑶的吹笙挞鼓最先用于祭祀祖先盘王,
后发展到请神酬神之用,均带有浓厚的娱神功能。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恭城平地瑶的吹笙挞鼓经过社会文明的不断熏陶,其
宗教色彩已有所减弱,开始从庙宇殿堂的祭神活动中
走出来,在娱神的基础上增添娱人的成分,使其娱神
和娱人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平地瑶节庆和传
统民俗文化表演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情形在如今的
盘王节中便显得十分典型。盘王节期间,要杀猪宰羊
祭神会餐,抬盘王像出游,请道师做法事,念诵《过
山榜》、《梅山歌》等,同时开展挞鼓、抢花炮、舞龙
舞狮等文体活动,青年男女还常常摆开“歌堂”,互
相答歌对唱,通宵达旦,未婚姑娘和小伙子常通过对
歌来物色对象,双方情投意合,即互赠信物,以定终
身。所以从过盘王节的场面来看,娱神与娱人达到了
和谐的统一。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吹笙挞鼓服务于
政治的需要而用于政治表演时或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
资源用于旅游开发和对外文化交流时,没有了用于还
愿和祭祀时的宗教仪式,一切请圣坐坛、烧香化纸等
娱神程序和内容全部删减,因而就全无娱神成分了,
完全是娱人的色彩。像这样的表演比较典型的几次
有: 1957年参加平乐专区民族歌舞会演; 1958年到
南宁集训20天,作为广西自治区进京汇报演出的节
目之一; 1982年经改编后,参加县业余文艺汇演;
2004年参加桂林市第25届“漓江之声”活动,获演
出一等奖; 2006年参加广东省连州市第八届盘王节表
演等。这些搬上舞台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很好的视觉
享受,所以这个时候吹笙挞鼓很显然已成为娱人的工
具和手段了。
3·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变迁的原因
恭城平地瑶的吹笙挞鼓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合力的
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经典论断。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要受到
经济基础的深远影响和制约。吹笙挞鼓作为恭城平地
瑶的传统特色文化,在其传承的过程中趋向消匿,这
与当地的经济环境和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恭城
地处内陆,相对于广东与江浙沿海而言,信息相对闭
塞,各种资源的流通相对缓慢,所以经济发展一直处
于相对落后的境地。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春风吹遍
神州各地,沐浴发展之风的恭城平地瑶把眼光纷纷投
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饱受贫穷折磨的瑶族人一浪高
过一浪地开始了自己的淘金之旅,他们中的很多青壮
年男女南下广东、东赴江浙、北上中原,形成了蔚为
壮观的“打工仔”和农民工潮。留下来的多是上了岁
数或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中年已婚妇女及上学的孩
子。据观音乡水滨村支部书记杨才明提供的最新统计
数据,全村人口2 845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
就达253人。这显然使得吹笙挞鼓失去了传承的生力
军。其结果造成了艺人年龄结构老化、后无继承之人
的不利局面。
此外,资金来源的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吹笙挞鼓在
传承中逐渐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恭城从县至乡
镇各级党委和ZF都相当重视对吹笙挞鼓文化的保
护,每年从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专项研究和抢
救,但由于财政体制的改革,加之地方财政的吃紧,
从地方财政尤其是从乡镇财政拿出的资金毕竟是有限
的,再加之社会、企业等多种融资渠道尚未形成,目
前极其有限的资金难以持续保障道具和服装的购买、
乐器的制作与修理、新艺员的培训、老艺员的工酬及
宣传与推广的开支等费用的支出。这样就造成了长时
间无传教、会艺之人相继过世的境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vatar 竹笋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2)政治因素
政治和文化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他们之间存
在密切的联系,文化反映政治,甚至为政治服务,每
一次显著的政治变革或运动都会在文化上有生动的反
映,并促使文化出现比较显著的变迁。
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其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就打上了政治的印记,就是深居山林的瑶族人也
无不受到政治的深远影响。自唐到清,历朝的封建统
治者为开拓疆土,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总是
采取恩威并施、剿抚相济的政策和手段,迫使少数民
族臣服为民,编户入籍。然后“以儒为教”,诱导少
数民族改变自己固有的文化而“与民同类”。恭城平
地瑶也不例外。他们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
削,其中一部分瑶民因不堪忍受而揭竿而起,与当地
封建统治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种情况在明代比
较突出。从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万历年间,历时二百
多年,平地瑶的起义就没有断过,他们前仆后继,斗
争不息。这些起义杀死了无数官兵与官僚地主,沉重
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但最终招致的是更加残酷的
镇压与杀戮,致使很多瑶寨被洗劫一空或夷为平地,
继而使得平地瑶人口大减,或是逃至深山僻地,互不
相联。最终结果就是瑶民失去了较大规模的相互交流
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与平台。另一部分瑶民为
了存活下去,只得臣服于当时的统治者,接受“儒
教”,“化瑶改俗”,放弃瑶服,改讲官话。这样又使
得瑶民失去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工具。据恭
城瑶学会常务副会长莫纪德说,恭城莲花、嘉会、西
岭、平安等乡镇的平地瑶在清代中期就已不穿瑶服、
不会讲瑶话了。
民国期间,国民ZF一直奉行对少数民族的“开
化”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平地瑶的“汉化”进程。
1933年广西省ZF颁布《广西苗瑶民户编制通则》
就要求,“凡苗瑶民户之正副村长甲长须一律改著普
通服装兵须剪发”,每年发给“灰布对襟灰服裤子一
套”。[4]在这样的政治压力和改造之下,各区域的瑶民
自身特有的习俗和文化就难免加速地失去。
新中国成立以后,数经各项政治运动,尤其是
“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作为瑶族的非物质文
化的吹笙挞鼓被作为“封建迷信”遭受了历史以来最
惨烈的清扫和洗涤。各村寨师公被列入“地、富、
反、坏、右”分子之列,受到革委会和红卫兵的严格
管制,一切还愿和祭祀活动都被迫停下来,吹笙挞鼓
所用的道具被破坏,吹笙挞鼓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
其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度中断,人员之间出现了断层。
直到1982年后才有所恢复,但其规模、水平等已远
不及以前。
(3)文化因素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涵化是影响文化变迁
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
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这个弱小的社会经常要被迫
接受较强大的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两个社
会的强弱关系所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成为
涵化。[5]
几千年以来,汉文化作为相对强势的文化在不断
地影响和涵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儒教为
中心的正统思想体系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冲击最
大。在封建统治时期,从唐至清,统治阶级就通过科
举制来达到“儒化”瑶民的目的。这种“儒化”的
过程就是涵化的过程。封建社会以姓氏家族为单位,
一旦其族人考取功名,或晋升为官,即在当地名声显
赫,成为名门望族,受乡人崇拜和景仰。恭城平地瑶
在北宋之初就有周渭得授“同进士出身”、官拜监察
御史,后被后人建周渭祠顶礼膜拜的事例,留下了
“百代相传周御史,千秋怀念古乡贤”的美誉。瑶族
人才一旦出仕为官,不但极力改造自己的瑶色瑶味,
而且对其本族和周邻民族极具影响,并使之汉化的程
度进一步加快。经过数百年的“儒化”,恭城许多平
地瑶已不会瑶语,不穿瑶服,更不会本民族的舞蹈和
乐器。这使得吹笙挞鼓的传承失去了厚实的文化群众
基础。
民国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崇新文化、办新
学,推举精通汉文化的人出来做官,用汉文化和西学
思想来统治当地少数民族,而忽视对优秀的少数民族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就加速了像
吹笙挞鼓这样的非物质文化的灭绝。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ZF十分重视民族工作,
注重搞好民族关系,反对大汉族主义,强调汉族文化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倡导“百花齐放”方
针,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
承作用。但在我国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各民族在文
化方面都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都不可避免地要对自
己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组,吸收一些新的元素,淘汰一
些旧的成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飞速发展和所引进过
来的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繁
荣的同时,也像一把双刃剑,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
来了极大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吸收新文
化的同时也在挤压传统文化成分的生存空间,再加之
我们对自身少数民族文化挖掘不深与传播不够,一些
优秀的民族文化甚至是民族瑰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
和保护,而使之走向灭绝的边缘。
综而言之,恭城瑶族的吹笙挞鼓的变迁有多种原
因,但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的发展变迁、经济生活水平
的变化与提高,这是任何一个民族或区域群体都无法
抗拒的历史潮流。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参考文献]
[1]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张有隽·瑶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
社, 2001·
[3]童恩正·人类与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4]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J].中国社会科学, 1985, (5): 23·
[5]纪德·恭城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恭
城瑶学研究, 2006, (2): 205·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12-17 1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 电信
楼主去哪里搞那么多资料的啊?貌似专门研究的哦~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1-27 0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电信/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soso_e179:}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1-31 16: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soso_e179:}
avatar
  • TA的每日心情
    kx开心
    2023-8-24 15:2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19 09: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恭城平地瑶吹笙挞鼓的起源与变迁195 / 作者:浅小墨 / 帖子ID:6346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1-19 10:4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市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导致他濒临灭绝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