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常用的六种疗法 瑶族人民古来缺医少药,但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过程中,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医疗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医技。 对于医药,我是门外汉。但是,生在瑶山,长在瑶山。我祖母是方圆十余里皆知的瑶医。我是长孙,幼时又多病,必然得到祖母的特殊照顾。下面讲的治疗方法,我年幼时,是家常便饭,有深切体会。 刮(夹)痧。凡头痛脑胀、筋骨疼痛、身体疲倦、不思饮食、中暑、发热等等,叫“有痧气”或“发痧”。清除痧气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刮痧”或“夹痧”了。 刮痧,是用铜钱或瓷羹匙(碟子、饭碗)或牛肩骨(牛角片)沾上茶油由上至下(不可倒刮)刮额头、颈项、背脊等处,待刮至呈(赤)紫色,就再刮一处。刮多少条视病情而定,一般三五条,多者十来条。 夹痧,在无别人帮助刮,或找不到刮痧的工具的情况下,就改用“夹痧”,即用食指和中指蘸清水一下一下地扭扯额头、颈项、背脊等处的肌肉至呈(赤)紫色,再扭扯另一处。 “刮”或“夹”,有轻微疼痛感,人们的习惯语是“长痛不如短痛”,鼓励病者坚持。刮(夹)痧以后,浑身会顿感舒适。 放血。暑热天上坡过岭赶路,有时会突然头晕眼花,腿脚发软,不能行走。这时可摘折路边的杉树枝,用杉树叶针刺反复刷打两腿小肚,直打至呈赤色的痕迹(微微出血)为止,这就叫“放血”。休息片刻后,便可以继续行走赶路了。 烧灯火。有时突然上吐下泻、肚肠绞痛难忍,烧灯火可立止。烧灯火是用一根灯芯蘸茶油燃火烧穴位。如呕吐不止,烧耳下两寸颈项两旁,一边一醮。腹泻,烧肚脐下丹田一醮;肚腹绞痛,烧肚脐上下左右各一醮。 推蛋。小儿惊风发烧,或久烧不退时,用茶叶置砂罐中,再放进一、二个鸡蛋同煮,煮熟后取出,把鸡蛋白(蛋黄不要)摊放于备用的干净手帕之上,再放一个银戒指(或银手镯),加上几根新鲜四季葱,然后扎成团,提住扎口,从头到身,由上至下缓缓推擦,扎团冷了,便浸一会热茶水或用火烘烤至热后继续,推擦至半小时即可。推过后,打开包,由银器的颜色便可判断冷热症候及病情深浅表里,便于对症下药,进一步治疗。 药浴。感冒伤风、发冷发热,用姜叶(或老生姜)、老茶叶、鱼腥草、鸭脚木、松筋藤等放入大锅,加水烧至沸,再加入少许酒、盐,倒入大木桶(瑶家专供洗澡用的俗称王桶),桶内放两张小凳,患者坐在小凳上(脚放另一小凳),上面盖一簸箕,先蒸薰至全身发汗,药水稍凉,拿出小凳后沐浴,即可退烧,顿觉舒服,是为药浴。 拔药筒。风湿腰腿骨痛,取钻骨风、半边风、松筋藤等草药入铁锅煮沸约半小时,先用药水擦洗患处,再用墨竹做成小竹筒(口径1-2厘米长7、8厘米)五、六个放入药水中煮沸,在患处四周或选定三、五个穴位,(病患重者还需用干净的碎瓷片划一小口至微微见红)取出墨竹筒趁热吸住痛处或穴位,一小时后拔掉,竹筒吸处即成紫黑色,叫“拔药筒”。十天后再做一次,三五次即癒。 辛卯夏于恭城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