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著名古塔 恭城的古建筑之多,之美,历来受人称道。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武庙及湖南会馆,周渭祠外,古塔,古亭,古桥,古牌坊星罗棋布,点缀在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单以古塔而言,著名的就有西岭乡的文笔塔,县城的文笔塔。 西岭乡的文笔塔建在西岭河边街南约500米处,与酷似桂林独秀峰的翠微峰隔河相望。翠微峰上有唐代西岭周姓始祖周弘意所建的“读易坛”,下有亭阁交映,曲径通幽的“拾翠园”。耸立的文笔塔与翠微峰相对成趣,与“读易坛”相得益彰,构成一派人文自然景观,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景塔。本乡费村人陈宪祖,清雍正五年《1727年》任国子监助教,相传是乾隆皇帝的老师,他登临翠微峰览胜遗诗一首:
一柱嶙峋耸异观,上能呼吸入云端。 危通石磴疑无路,翠洒藤荫信可餐。 峭跋不嫌形瘦削,清幽堪舆梦盘桓。 当年筑卜人何在,西岭空余读易坛。
文笔塔为六角形,共七层,高约20米,建于明万历年间。形如巨笔的文笔塔除拥有风景塔的功能外,还兼有焚烧字纸的炉灶作用。瑶乡人尊孔崇儒,惜字如金,历来有崇尚文化的风气,凡有字的纸都不乱扔,必须拿到文笔塔来烧掉。 县城内的文笔塔,耸立在城南对河的南蛇岭上,与富丽辉煌的孔庙隔江相对,这和西岭乡的文笔塔建筑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处。 该塔共七层,塔形如一支倒立的如椽巨笔,“笔尖”处端坐一尊菩萨,右手握笔,左手执金叶,这“金枝玉叶”寄托着瑶乡人民的殷殷期望。建此塔原因旨在“文笔催官”,据说恭城当年出不了状元,民众便先筹建孔庙以求成。孔庙落成后仍未见状元出世,便增建文笔塔促成气候。显然,这也是恭城人弘文重教的历史见证。 前清秀才吴牧曾有诗赞文笔塔:
大笔魁然拨地雄,长干气象峙晴空。 文章洒落飘云汉,翰墨淋漓写鹭鸿。 蘸露长吟千古月,摩霄惯咏百家风。 题名金榜应须汝,书破青天雁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