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几步路气喘吁吁,天稍冷就手脚冰凉,从早到晚无精打采……很多当代人都进入了“身体虚”的状态。在中医看来,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多数人的身体处于疲惫状态,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疾病,而通过看「手」就能辅助判断你是不是真的虚。
中医:看手就知道你“虚”了
采访专家,解读藏在手中的健康秘密,并告诉你几种虚应该怎么“补”。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气血如何,手为其反映之一。简单讲,通过观察手就能对自己的身体虚实有个初步判断。 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比如睡觉时压到手臂,就会发麻。血液流通不顺畅导致血不能到达相应部位,继而产生麻木感。此时,只要活动下肢体,麻木状况就会改善或消失。在无特殊情况影响下,手仍发生经常性、持续性肢体麻木的人,除去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颈椎病、腰椎病等,中医认为可能与血虚有关。
中医:看手就知道你“虚”了
血属营(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气血化生不足,血液不足以滋养筋脉,从而出现肢端麻木的症状。血虚体质的人往往还会伴有唇甲色淡、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虚者典型的特征表现就是神疲乏力,表现在手上则为手部力量不足,提举无力,常感到酸胀。气虚的人还会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抵抗力差、病后康复缓慢。观察舌象,舌体胖大、舌色淡、舌体周围有齿痕,基本可确定为气虚体质。 阳气具有温煦、防御、滋养、兴奋、固摄等功能。阳气就像太阳,要是人体阳虚了,“阳光”不够了,必然出现寒、冷的表现。
中医:看手就知道你“虚”了
这种手凉,不仅冬天会有,夏天天热时有些人的手摸起来也是凉的,而且平时喜热饮,食用生冷会腹泻,女性还可能有严重的痛经。 与阳虚体质者相对,阴虚的人则表现为手心热,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会感到手足发热、肢体躁动、心里烦躁不安。人体阴阳本是动态平衡的状态,若阴不足,阳则会表现为相对亢盛,阴不制阳,水不制火,就会出现热象,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等。
有些人体质不太好,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些人天生脾虚,气血相对较差。
除了体质和疾病原因,还有哪些因素让人体越来越虚?
晚上为阴,白天为阳。血为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晚上不睡觉,消耗的气血很难得到补充,长期熬夜,会导致气血亏虚。有些不需要减肥的人,追求骨感美,通过节食的方式进行减肥,营养摄入不足,不能及时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会让身体变虚。
中医:看手就知道你“虚”了
和节食的人相反,暴饮暴食的人,以及偏食、爱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的人,会造成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出现虚的现象。运动对于气血循环有一定积极作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总是久坐不动,可能会导致肢体力量下降,影响血液循环功能,身体越来越虚。生活节奏变快,导致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变快,因此就会消耗更多能量。工作时太忙、用脑过度,休息时玩手机、打游戏,其实并没有真正休息,加快人体透支。 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经常生气、焦虑、紧张、思虑过度,会让身体因为情绪的产生消耗更多气血。生活中,有些人身体稍微有些不舒服,就总想着要补一补,或者调理一下。中医常讲“虚不受补”,其实讲的就是“补虚”不能“乱补”,而是要对号入座,“乱补”包括补得不对路和不得法。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日常可以服用红枣、山药、山楂、桂圆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健脾补血。同时在饮食中选择富含铁元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猪肝、菠菜、胡萝卜、虾仁等。治疗气虚,中医有个千古名方“补中益气汤”,方中君药黄芪被称为“补气圣药”,《本草求真》中更是将其誉为“补气诸药之最”。气虚体质的人平时可取10~20克黄芪煮水喝或煲汤。同时,气虚之人生活中还要加强运动,健步走、八段锦、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改善阳虚体质,最对症的中医特色疗法当属艾灸,可选用肾俞、脾俞、关元、神阙等穴位进行灸法治疗。日常要多晒太阳,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同时有助于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阴虚体质者日常调理,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雪梨、银耳、山药、枸杞等。煲汤时,加点玉竹、石斛、麦冬等补阴药。同时,生活中尽量避免辛辣饮食、长期熬夜、出汗过多等不良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