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凡夫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福建人黄、陈、郑、江等五姓人家流入恭城县安家落户后,这些前辈老人,目睹恭城沿东河(即茶江河)西河(亦名澄江河)河谷冲积的小平原,土地肥沃,适宜于种植甘蔗,发展糖业。遂返回原籍,引进甘蔗种种植,开建糖榨。自此,我县始有甘蔗、黄糖特产。
据知情老人黄燕钦、黄作学提供:黄氏兄弟五人由福建来恭城,老大驻隆、老二怡隆、老三正隆都定居东河西岸。老四启隆,定居西河北岸。老五兴隆则定居平乐县沙子河东北边,(即今平乐县沙子镇兴隆村)。这五兄弟各开一乘糖榨(牛力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此,年年种植甘蔗、榨蔗煮糖,争取发家致富。
东河的黄大(浑名鬼王),开一乘驻隆榨,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而且他具有经济头脑,又生得身体魁梧,种植技术又比他的四个弟弟为强,从种到收,除榨糖请师傅外,均是两夫妇包干。如此辛勤几年,积累了一些财富,便扩大种植经营,雇请了二十四个长工,并养了二十四头水牛,开辟了糖榨冲(即今嘉会乡鸭塘自然村走马地下新沟口沿沟一带土地)达两百多亩土地,轮翻地种上甘蔗、花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获得了大丰收——年产黄糖四百多担,花生两百多担。不到十年,便成为东、西两河福建人的大富人家,并带动了沿河的老乡们发展糖业生产。
迄至清末、民初,全县糖榨发展至54乘,到了民国中期[民国十八年(1929)至二十八年(1939)]更发展至120乘糖榨。此时,大部份糖榨已改进为利用水力推车,生产力提高了一步。成为我县历史上黄糖兴盛时期,年产黄糖七万多担。
当时黄糖销售情况:县南一部份产糖地区都用民帆船装载运出平乐抚河或溯漓江上桂林销售;或由抚河下梧州、出广东市场;县中、北、东、西产糖地区,大多数蔗农都是肩挑至龙虎关市场,再转销湖广地区。每年产、销都很兴旺,并在各个地区市场享有盛名!成为我县出口的拳头产品,跃居广西黄糖产量第二位。据《广西年监》第三回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恭城县产黄糖五万担(官方统计数字),融县产黄糖六万八千一百担”。
我县历史上黄糖的产量、产值,以龙虎关下西南的实乐村为最有名。年产量一千多担,色泽鲜明,呈金黄色,蜚声两粤三楚。我县制作黄糖的能工巧匠,在清末、民初有正隆榨的黄观社;泗安榨的黄遂茂(浑名打铁八)。到了民国后期,则以东河怡隆榨的黄桂生;松林榨的康国远;黄家厂榨的黄老四;乐湾榨的陈桂安;同乐榨的陈盛银等较有名。这几位能工巧匠,所煮制的黄糖——腊底腊面,呈柑子黄。尤以黄桂生的五香黄糖,脍炙人口!
建国后,五十年代初期——1953年,我县黄糖产量欣欣向荣。(因土地制度改革,并引进了柳、台蔗良种)1953年,全县糖榨125乘,产黄糖七万五千多担。但好景不常!“合作化”以后,在单纯的“以粮为纲”的生产瞎指挥下,给我县黄糖业带来了厄运!形成了每况愈下的局面。到1958年“大跃进”,直至“十年文革”,更是不堪回首!当时人民群众想吃黄糖已不容易,1961年只好调进古巴糖,每斤零售价格为3.20元。
历史要前进,民族要振兴,生产力要发展,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党的两个三中全会后:农村及城市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两项英明决策给我县带来了山欢水笑,多年憩息的黄糖名产又复苏了!目前更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土、机糖榨并举,从蔗糖基地乡——嘉会的情况看:1985年开土糖榨24乘,产黄糖737,780斤,市场每斤平均价0.60元;1986年开土糖榨26乘,产黄糖1,208,960斤,市场每斤平均价0.65元,1987年开土糖榨27乘,产黄糖923.720斤(因蔗农自食糖多留,上市量较上年减少)。市场价每斤0,90元。这一拳头商品,畅销桂北各县,及湘西、湘东、湘南地区。
恭城黄糖是恭城历史上的传统名产,希望它能够被后人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