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会试,恭城南乡北客聚会,免不了吟诗作对,相互唱和。当时,莲花和栗木两地的文士们,相邀游恭城八景,一路上见景生情,各露锦心绣口,酬唱珠玉诗文,大有春风得意之感。游到八景之一的冬岭樵歌时,莲花文人何某,见樵夫伐薪烧炭,即对栗木墨客们口占一联,曰:
栗木匪庸才,谁知炭头出栗木;
这是戏谑之联。联中有褒有贬,栗树炭乃炭中之上品,但是,炭头毕竟是人们所厌恶的。叫人听了,啼笑皆非。有栗木墨客张某,生性好强争胜,毫不示弱。眉头一皱,联上心头,开言应对,答曰:
莲花真君子,岂料叫化闹莲花。
张某可谓文思敏捷,你说我是庸才,我尊称你为君子。莲花是花中君子,但是,尚好的名字,却被行乞的叫化们拿来用作“莲花闹”的名字。联中也有褒有贬,真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矣!一对趣联,顿时引起众秀才们哄堂大笑。一百多年来,被茶江两岸的人们传为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