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58|回复: 0

[影视点评] 妙先生观后感-没有绝对好的人,也没有绝对坏的人

[复制链接]
avatar

该用户从未签到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桂林市 电信
​​拖了这么久才来写这篇妙先生的观后感。实在是因为妙先生这部电影毫无意义。道理太过表浅,想讲的故事也没有讲好。最后偏向于只说道理的“教科书式”电影。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甚至有点想把丁果痛打一顿。
好了,吐槽完了。随后我们来将妙先生这部电影一直强调的问题讨论一下。“杀好人,救坏人,凭什么?”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好人坏人是相对于谁来决定的?好与坏的定义又是谁来定义的?真奇怪,真表浅的问题。比方说。一个人是地痞流氓。没错,但同时他是一个好丈夫,好儿子。比如,他是一个坏律师。他帮助坏人辩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好爸爸。只是生活所迫。
站的位置不同。好坏的定义也就不同。其中的衡量好坏的尺度在于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也在于价值观的不同。
比方说,去年香港,你认为他是暴民。他不爱国,但是香港人,却认为他们维护的是自己的自由。但是你不认同他那狗屁自由。你只看到他在游行抗议。他就是在搞分裂。太可悲了。这就是好坏的定义之分吗?
有时候只是相对于某个人的立场而已。或者没能看到事情的全貌,你认为他是错的而已。怪不得会有屈原所讲“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既然连好与坏都无法定义,那么又如何去定义“杀好人,救坏人该不该呢?”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妙先生这部电影的世界观里,人们都是自私自利的呢?都是贪婪,无情,愚昧的呢?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真正有良知的人反而很少。大家都被社会毒打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要生存。因为还有太多责任,太多压力。促使你不得不变的冷漠。
去年奥斯卡电影“寄生虫”讲的比较透彻。穷人们,满嘴谎言,欺骗。富人们却想对于单纯正直一点。
因为穷人要活下去,她们不得不这样。
另一面是因为欲望,这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方法也不同。在欲望之下。自然会有各种方式的竞争。浮躁。拜金。
所以我们有时候才会寻求一些书籍安抚人心,才会有《清净经》《菜梗谭》
有些跑题。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下“杀好人,救坏人该不该”
还是应该的,大多数人还是不坏的,只是为了生存。麻木了。有点偏向与荀子的性善论。
但是好人就不是人了吗?凭什么愿意为这些人去死,因为他们太好了,她们的志向,她们的灵魂不单单停留在这简单的俗世。而每一代总有一些这样的傻子。愿意为了我们这些坏人而死。她们就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的英雄,她们是文天祥,岳飞,袁崇焕,周恩来,谭嗣同。
杀好人救坏人,为的就是让我们一代又一代有新的好人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app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