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3 2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上两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看着如今山里的少年儿童无忧无虑朝气无邪的笑脸,我便回忆起我的童年少年时光来。
我的故乡是嵌在瑶县一个最偏僻古老的瑶山之中的。据本族的族谱記载,我们的先人,他们是从别处搬迁到此处定居,到如今已有20代、300多年的历史了。
然而,我在故乡生活的年份却只有婴幼儿时期的2年。在上个世纪的中期时段,瑶县政府决定在我的故乡瑶山盆地里修建一座水库,当时瑶山之中的多个自然村,都需要整体搬迁。
移民后,我们的村子很小,全移民村,当时就那么几户人家几十口人。
当时的水库搬迁委员会,把原瑶山的村委会(那时叫大队部)和中心小学校,建在水库淹没线之上,一处稍微平坦些的瑶山冲弄中。我们这几户移民,据说是为了伴随大队部和学校,让这两栋公房不致于过于孤单,而临时设立的移民点。
我的童年,便是从移民村中的“第二故乡”开始的。
那时,由于大队部和村中心小学校是设在村内,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地方度过的;当时移民村还处在“大集体”时期,我父母每天都得出集体工,年幼的我,在家里没有老人带的时候,我是得跟在哥哥的身后,到学校去玩耍的。
哥哥比我大多岁,在我们家移民新村后,他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哥哥每天吃了早饭后就去学校,我也在家中无大人带的情况下,就只得跟着哥哥到学校去。
当时的山村小学校的管理,是不算严格的,像我这种还不到上学年龄的儿童,学校老师是默许哥哥姐姐带去学校的。当时山村的情况特殊,在多子多女家长管不过来时,家中大的哥姐,就得带小弟小妹。
在最初跟在哥哥身后到学校,在哥哥上课时,我是和哥哥坐在书桌前那张长凳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们在书桌前听课。我当时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但那个时候的我是乖巧不吵闹的,无聊久了,我就会爬在书桌前睡去,这一个上午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后来,我们觉得跟哥哥姐姐们在教室里是受罪,我们就会结伴在教室外和操场上独自玩耍。当时山村像我这样不到上学年龄的儿童,是有多个,我们相伴游玩,也少去了在教室里被老师学生烦!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便在村内的小学校读书;当时山村小学校从1年级到5年级,是分3个教室上课的。由于1、2、3年级的学生少,当时老师就在一个教室里开设两个年级班。老师上完了1年级的课,再转授2年级的知识。当时的山村老师也是蛮辛苦的!
记得当年教我们语文课的老师是山外一个平垌村的人,此老师当时家中有妻儿,他在星期6放晚学后,就给家里挑回一担柴火,在星期1的早上,再赶回山村小学校上课。
在我的记忆中,此老师的水平也不怎样。作为老师,他当时竟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读音不准。直到现在,我还是汉语拼音的音盲,我不敢说是当年老师的教育有问题,但这些因素,肯定是占主要的!
或许是那个时代大环境所造成?我当年进入学校读书的初始年份,我们佩戴的臂章是“红小兵”,后来才改佩戴红领巾。
由于当年的山村小学校地处偏僻,其他几个大村的少年往返家校不方便,在我读完小学4年级后,瑶村的小学校在其他大村人的强烈要求下,就把村校搬迁到了一个大村中。
我的初中2年,是在山外一个村校度过的。这些都已成历史回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