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3 1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平心静气 发表于 2012-5-3 16:30
估计我们是第一批去的。住的窝棚才是新搭好的。
1975年9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的看法。他还提出了各方面的整顿问题。他说:“毛主席讲过,军队要整顿,地方要整顿。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毛主席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就是整顿。”邓小平强调对各方面工作都要整顿的方针,实际上就是要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1975年10月,中共桂林市委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号召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苦战3年,改变郊县区的农业状况。
具体的方针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求狠抓农田水利建设,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当年受益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大搞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群众运动。
在这样的形势下,桂林万名青年来到恭城峻山水库西干左支渠,修建“青年渡槽”。
当时的恭城县委副书记鲁明义(后任地委组织部部长)指派26岁的团县委副书记梁志全同志组建青年渡槽指挥部,并委任他为指挥长。
1975年1月,奉命担任青年渡槽指挥长的梁志全率领他的人马进驻了工地—————西岭乡挖沟村。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这是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号召。所以,当时的渡槽建设大军是以乡为团,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下设班组,这样的部队建制来称呼的。
据梁志全介绍,青年渡槽的建设者主要是由西岭和城厢(现已并恭城镇)两个公社上万名青年担当。因而组成了西岭团和城厢团。除了这两个团的兵力外,还有各地来恭城插队落户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以及当地的学生。
从此,位于挖沟村境内的青年渡槽建设工地就不再平静。
由西向东连接两端山体的一公里多距离内,一字形排列着36个(渡槽墩)施工点。每天每个施工点上红旗飘飘,挖泥挑土清基的人多似蚂蚁。工地两边,“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定胜天”等巨幅标语烘托着大干快干的浓烈气氛。
据当年的青年渡槽指挥长梁志全回忆,在他们兴修青年渡槽的岁月里,时间相当紧张,环境十分艰苦。他们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
大家住在野外,在寒冷的冬夜,北风呼呼地穿过工棚,让人冷得直打哆嗦。由于燃料紧缺,民兵们收工后沾满汗水和泥巴的身子也没有热水冲洗;在炎热的季节,因没有蚊帐,烦人的“花鸡婆”(一种毒蚊子)叮得他们痒痛难忍。
生活上那就更苦了。那时候,食品部门每月供应建槽民兵五次猪肉,有时只有三次,每次每人二至三两,春节每人才供应一斤。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经常买不到蔬菜,很多时候靠豆腐乳和咸菜送饭。在食油告急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喝点“野猫汤”(放点姜末、焦米和盐,没有食油的汤)。
尽管环境是那样的艰苦,当年奋战在青年渡槽修建工地上的那些中青年和十八九岁的姑娘小伙从未削弱过斗志。
当年,从恭城县城插队到西岭乡费村的17岁知青周兢克,随西岭团费村连来到建槽工地。因建渡槽需要大量的青石方料,没有那么多的专业石匠,大家就全民皆兵学打制石料。从未干过体力活的周兢克开始拿着锤钎感到十分的沉重,锤钎在他手上老不听使唤。
为了掌握凿石技术,他硬是每天比别人早出晚归,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的石料打得既快又好。他拼命地猛干,置危险于度外,4月中旬,一石块击中一只眼球,致那只眼睛残废。
在青年渡槽建设大会战中,城厢团古城连负责29号槽墩的清基任务。该连跟其他兄弟连一样,为不拉青年渡槽建设的后腿而日夜作战。随着大量泥土的出坑,29号槽墩基础很快达到了3米的深度,基础已基本接近达标。
1976年2月27日下午4时,古城连岭尾排青年女民兵康月英正在29号墩基脚坑内清泥,因基底有水冒出,软化了坑壁,突然“轰”的一声闷响,一大垛泥土突然塌下,将康月英深埋在基底。
同事们见状立即掏土施救,迅速将泥巴一筐一筐地拉出坑。尽管大家使出了全身解数,但因塌陷的泥土过多,清泥的时间过长,最终未能挽救出康月英,年仅17岁的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青年渡槽于1977年建成,共35跨,全长1120米,最大跨径30米,最高点为25米。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渡槽为全自治区最长的渡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