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指温柔沙 于 2012-2-20 15:18 编辑
(转自某老乡博客) 也许是人到中年特会怀旧的缘故,总爱在记忆深处追寻那些富有情愫的角落,每每此时,蛰伏在内心的家乡那明丽的画卷,愈加清晰起来……
提及故乡恭城,自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真情和眷恋。
我的老家是茶江河边的一个村子,村子规模不是很大,一条乡级公路依村边而过,小时候跨过茶江的是一座窄窄的小桥,汽车一眨眼便疾驰而过,留给的更多是远离尘嚣的宁静。清凌凌的茶江河水、蓝莹莹的天,在肥沃的土地中,家乡更像是一块温润的碧玉。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的是茶江河,河水清澈见底,清晰可见河底的石头和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当一抹翠绿染上金黄色,白雾般的轻纱笼罩着河面,沂河水朦朦胧胧一片,空气中飘移着草的清新、花的芬芳。茶江河水尤其是在旭日东升时最美,水倒映着的蓝天、白云、绿树、红日清晰可见,微风吹起那美丽的画面随波荡漾,迎着初升的太阳,一闪一闪的发出彩色的光,一到夏天,因为连绵的雨天,河水暴涨,鱼儿随着河水浮出了水面,爱打鱼的人们撑着竹排,撒下鱼网,捕鱼捉蟹。茶江鱼肥、虾鲜。我喜欢看人们捕获的神采,他们面带微笑,喜滋滋地充满希望地,撒下的鱼网跌入水面溅起的浪花,他们心情也曾一次一次叩击我的心房,引得我和小伙伴们跳入水中,有的用网兜,有的直接用手,虽然逮捕着肥美的茶江大鲤鱼,可小鱼小虾这些欢蹦乱跳的生灵还是被我们逮了不少,家里的餐桌上飘出了久久不散的鱼香。
山间小路上,回荡着我们劳动时的串串笑声。那时经济来源紧,常是地里种菜,放学回家割草结。几乎所有的伙伴,都是小小年纪,便能独立做事了。一根扁挑,一把镰刀,或一把柴刀,就是我们去岭上割草结的行装。不用上课或下午放学的时候,3人一伙,两人一队,一支颇具规模的“小部队”便出发了。一路上,伙伴们聊天打趣,露天电影的英雄形象,连环画的精彩情节……都是我们啧啧谈论、津津乐道的话题。纯真的笑声,连田野都被感染了,和着习习春风,林涛阵阵。我们踏着清晨的露水到了土岭、石山,顶着中午的暖阳回家,青草草结总把胳膊压的麻木,肩膀也酸疼,但那愉快的情景,却永远成了心中一道甜美的回忆。
物质贫乏的年代,除了画上的图片,真不知水果为何物,更别说又甜又脆的西瓜了。真羡慕离我老家住的不远的嘉会街表舅家,居然家里有两棵桃子树,引得我从桃花一开,就远远地守望,仿佛空气中都已酝酿着桃的美味,从冒出的小果儿直到通红的桃子,我都不知过了几回眼瘾,偷偷咽了肚子里的口水,表舅看见了,嘿嘿笑着,从树上摘下几个桃子,让我张开手:“外狗,记得削皮子哦,不然拉肚拐……。”还没等他说完,饿狼似的我早已经把桃子在衣服上搓了几下,狼吞虎咽般地把桃子放入口中,吃完,舔舔嘴角,仿佛还是回味无穷。而大队的果园,让这些“馋猫”们远远望着就禁不住“垂涎欲滴”。那黄黄的土名叫“新会橙”的大橘子,怎么能逃不出我们的“火眼金睛”,往往趁着看果子园的老头不注意,钻入扎的密密麻麻的园篱笆内,偷偷摘几个,迅速落入我们的挎包里,然后一路飞跑着找到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拨起就吃起来,肚子撑饱了,嘴也一股的柑子味和一手的黄渍,很难逃过家长的鼻子,小伙伴们常集体被罚跪。但是那原汁原味的“绿色食品”,带着秋天的芬芳气息,浸着儿时的欢乐,至今仍让人回味不已。
1991年的秋天,上了中专,到了南宁读书,毕业后留在了南宁工作。岁月恍惚间,已过去了二十多年,虽然年年也回老家一两次,但每次都来去匆匆,那些极细碎的家乡温馨场面,常常像无声电影一样,悄然在脑海中在夜晚的睡梦中悄然回放……
也许是故土情深吧,一家人对家乡格外眷恋。碰到以前的叔叔大娘、左邻右舍,总爱唠唠叨叨打听家乡的一些人和事。这些年,家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原先的土路早已改为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以前的冲墙屋已经变成了红砖楼房,路好了,桥宽了,不少村民买了轿车,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外出务工闯市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的以田为业,精耕细作,发展了特色农业,种月柿种沙田柚,特别是沙田柚,个大味足水分多,经济收益更为可观……还有那家乡的油茶,让我更是心驰神往。
今年十一长假,我的堂哥的女儿结婚,一家人受堂哥盛情邀请,专程驱车回到家乡住了两天。童年欢乐的歌又荡在记忆的天空。只是,那些熟悉的轮廓已显得陌生却又新鲜。忘不了那个曾经像巨大的磁场吸引我们眼球的供销社小食杂店,却已被几家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商品批发部、小超市所取代。许多年轻的叫我“叔叔、大伯”,让我涌起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更多的红砖瓦房,还有三层小楼,宛如家乡的名片。旧貌新颜,家乡梦似的变化让人满怀欣喜。
曾留下父辈们躬耕细作忙碌身影的菜地,泥肥水足,现在更派上用场,密密匝匝,整畦整块,成了生机盎然的果园,桃树、李树、柿子树、柚子树、桂花树,错落有致。呼吸着山林的清新空气,品尝着沙田柚的酸甜滋味,纯净的天空,清爽的微风,让我们体验到了农家生活的乐趣。想起自己过去的馋样,忍不住问一句:“这么好的果子,不怕孩子糟蹋么?”邻居大笑:“家家户户自家种的都吃不完,怕啥呢?
家乡之行,新鲜感受何止这些?触摸到的却是时代强劲的脉搏:汽车、摩托车、电脑、闭路电视、冰箱……“厨房革命”,已让孩童时砍柴的画面成为过去一帧美丽的剪影。家家户户的沼气灶正燃着蓝蓝的火苗,再也不需要儿时那种草结。流金岁月中,青山绿水,依旧迷人,村边那波光粼粼的茶江河,低吟浅唱,岸边怪石璘峋,依旧点缀着山村炊烟藐藐的美景。而我的父老乡亲们,依然保持着纯朴的笑脸,勤劳善良的秉性。
人生如白驹过隙,真真正正离开家乡20多年,往事已渐行渐远,但家乡恭城美丽的画面,那段格外充实的时光却永远成为心中的一轮明月,家乡的山水滋养了我的灵魂。每忆及这些,暖意便在心灵深处肆意挥洒,但纵有千言万语,又怎能道尽绵长的情思?面对扬着动听旋律、和着前进步伐的家乡,唯有情意依依,祝福声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