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辰 于 2013-4-29 13:45 编辑
想起了心里念叨着很久了的杨溪,于是在这个亦晴亦雨的午后,走进了她。
或许,我焦灼彷徨的内心正需要杨溪的从容安详来涤荡。
澄江
西岭乡杨溪屯地处海洋山边缘,澄江河畔。明初因一支由广东迁入的瑶族在此居住,取名瑶家洲,后来又改称为杨家洲和王家洲。1950年该村在双溪寨和杨家洲两屯名中各选一字,改称杨溪,沿用至今。
贞洁牌坊
贞节牌坊。它的两面分别刻有“一门双节”和“天清勋达”八个楷书大字,及由“两广总督李鸿宾、广西巡抚苏成额、平乐知府俞恒泽、恭城知县倪济远”等一干官员于道光八年(1828年)十二月十四日题奏皇上旌表“节妇太孺人王费氏、王周氏”等小字。
印象中,大凡古老且保存较好的村落,都会有古树若干。杨溪也如此。
这村前的一棵近三百年古樟树,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古樟林伸腰腾出的掩映,小池塘静卧给出的倒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村杨溪,便如映画一般地呈现出来。
岁月悠悠,人生几何?
这一墙爬满了思绪的绿,究竟要延伸到什么地方?
杨溪,杨溪!您是否介意,我没有带着一份好的心情来到您的身边?
去看望人,需要的是一份好心情,先调整好了再去看,免得传染不好的气氛;去看望物,则没有这个讲究了。古语说得好啊:独自莫凭栏。与物相处,最容易望物生情。带着情绪去看又何妨?
杨溪内敛依旧,管他来客焦灼否。
这一道门想必来过杨溪的人都会有印象吧——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王氏祖屋“贻谷堂”
“大夫第” ‘兄弟登科“ 等古牌匾,道出了这个家族曾经的显赫身世。
这一副字画,清雅别致。据“贻谷堂” 里面的阿婆说,这幅字画所处的位置是当年该大屋的私塾,大户人家的屋子嘛,子女都是在深墙大院里面读书的。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中《少年闰土》中描述所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大少爷们,能够在自己家里上学,在现在看来依然是一件美好奢侈的事情。然而童心无忌,谁不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呢?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围城”吧。
庭院深深深几许,楼前芳草自凝绿 。
站在这条穿堂而过的甬道里面,我似乎可以嗅到时光流淌的味道。
杨溪探幽,探幽杨溪。光是庭院前的这一堵墙,就不知隔住了多少光阴……
杨溪,我走了;
杨溪,我还会来。 |